2022-05-31|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庫爾蘭的海外殖民簡史

上一篇寫到了馬爾他騎士團在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史,這一篇則是另一個歐洲小國的殖民行動。與騎士團不同的是,不論是馬爾他或是騎士團,至今仍是依然存在的政治實體,而這篇的主角庫爾蘭公國(Duchy of Courland)早在18世紀末便宣告滅亡,雖然在一次大戰期間短暫復活,但僅存在了幾個月又再次度消失於歷史中,現在的庫爾蘭已是拉脫維亞的一部份。
庫爾蘭國旗與徽章,白底紅獅象徵庫爾蘭,藍底雄鹿代表瑟米加利亞。
庫爾蘭國旗與徽章,白底紅獅象徵庫爾蘭,藍底雄鹿代表瑟米加利亞。

從騎士團到公國
利沃尼亞騎士團(左)與其前身利沃尼亞劍之兄弟會(右)的徽章。
庫爾蘭公國的正式名稱是「庫爾蘭與瑟米加利亞公國」(Duchy of Courland and Semigallia)[1],建國於1561年,其前身為利沃尼亞騎士團(Order of Livonia),為條頓騎士團在波羅的海東岸的重要盟友,支配著現在的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庫爾蘭意指現在拉脫維亞的西部與南部,由波羅的海、里加灣、道加瓦河(Daugava)和立陶宛邊境構成的三角形地帶;由西到東又細分成庫爾蘭海岸、瑟米加利亞、瑟隆尼亞(Selonia)三個地理區。
拉脫維亞的傳統分區,分別使用英語、德語、拉脫維亞語的不同拼法。
條頓騎士團在15世紀淪為波蘭附庸,並於1525年宣布世俗化後,北方的利沃尼亞騎士團面臨周邊強權威脅以及內部的宗教、族群分歧,便與鄰近的幾個主教領地、自由城市結盟,稱「利沃尼亞聯邦」(Livonian Confederation)。聯邦的首領清一色是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原住民拉脫維亞人及愛沙尼亞人則是被統治者。
16世紀的利沃尼亞聯邦,白色部分為騎士團的土地。
1557年,利沃尼亞聯邦在波蘭立陶宛的威逼下選擇結盟,引起另一個垂涎波羅的海出海口的鄰國俄羅斯不滿,遂於1558年入侵利沃尼亞。病急亂投醫的利沃尼亞四處求援,波蘭、丹麥、瑞典雖然都願意伸出援手,但私底下卻各懷鬼胎。經過二十多年斷斷續續的戰鬥和複雜的外交折衝後,利沃尼亞戰爭於1583年落幕,俄羅斯勢力暫時被逐出波羅的海沿岸,瑞典支配了愛沙尼亞北部,丹麥取得厄塞爾島(Ösel / Saaremaa,今愛沙尼亞薩列馬島),其餘地區則被波蘭控制。
利沃尼亞騎士團末代大團長、第一代庫爾蘭公爵哥特哈德.凱特勒。
騎士團薄弱的戰力早在戰爭期間被俄軍殲滅,於1561年宣告解散,末代大團長哥特哈德.凱特勒(Gotthard Kettler, 1517 – 1587)投奔波蘭。戰後,波蘭將控制下的利沃尼亞土地重新整合,道加瓦河以北的利沃尼亞地區成立利沃尼亞公國(Duchy of Livonia),公爵由立陶宛大公[2]兼任;庫爾蘭地區則成立了庫爾蘭公國,前大團長凱特勒出任公爵,首都設於米陶(Mitau / Jelgava,今拉脫維亞葉爾加瓦)實際上作為波蘭的附庸國,統治著20萬人口。
在凱特勒家族的統治與波蘭的庇護之下,庫爾蘭公國度過了一段穩定發展時期,於1642年傳到了第三代公爵、哥特哈德的孫子雅各.凱特勒(Jakob Kettler, 1610 – 1682)手中。

雅各公爵的野望
雅各.凱特勒公爵,推動庫爾蘭殖民事業的核心人物。
雅各的父親威廉(Wilhelm Kettler, 1574 – 1640)早先因政爭失敗而流亡到布蘭登堡,與布蘭登堡──普魯士公主蘇菲(Sophie von Brandenburg, 1582 – 1610)結婚,生下獨子雅各。年輕的雅各在柏林的宮廷和萊比錫的大學接受教育,之後又去了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地遊歷,見識過西歐國家的航海技術與殖民成果。
由於布蘭登堡──普魯士公爵家族身兼荷蘭特許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 / Geoctrooieerde Westindische Compagnie, GWC)的股東,威廉和雅各父子也透過這層關係涉足海外殖民事業,將目標放在荷蘭人建立於多巴哥島(Tobago)的殖民地。
荷蘭特許西印度公司(GWC),創立於1621年,主持荷蘭在美洲的殖民事業,與大家熟知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互別苗頭。
1628年,荷蘭人在多巴哥島西南部建立了新瓦赫倫(Nieuw Walcheren)殖民地與新弗利辛恩堡壘(Nieuw Vlissingen),但這個殖民地不斷遭到原住民攻擊而難以發展,最終在1636年被西班牙人徹底摧毀。新瓦赫倫殖民地被毀後幾個月,一艘載有212名布蘭登堡與庫爾蘭殖民者的船隻抵達此地,他們的登陸點今名為大庫爾蘭灣(Great Courland Bay),但當地只剩下一片斷垣殘壁。
庫爾蘭在1637年的第一次殖民嘗試在原住民抵抗和西班牙人威脅之下草草落幕,這個消息傳回庫爾蘭本土後,威廉的兄長、膝下無子的弗里德里希公爵(Friedrich Kettler, 1569 – 1642)將雅各召還並立為繼承人,同時組織了第二次針對多巴哥島的殖民行動,但在原住民攻擊下又以失敗收場。
雅各在1642年即位,他透過自己在布蘭登堡的人脈與未婚妻露易絲公主(Luise Charlotte von Brandenburg, 1617 – 1676)牽線,入股荷蘭西印度公司,並從荷蘭聘請工匠來到庫爾蘭興築工廠、港口與造船廠,庫爾蘭的商船隊開始在波羅的海與北海活躍。
庫爾蘭海軍旗,以螃蟹為徽記。
同年,雅各公爵委派荷蘭船長卡隆(Cornelius Caroon)主持第三次多巴哥島的殖民計畫,300位殖民者航向加勒比海,在多巴哥島的大庫爾蘭灣重建殖民地。這一次殖民行動相對成功,雖然原住民攻擊和熱帶疾病的肆虐從未間斷,但卡隆依然率領殖民者苦撐到1650年才撤離。

跨越三大洲
在這段期間,庫爾蘭艦隊也航向其他海域,除了取得冰島的駐港許可與捕鯨權之外,另一支艦隊駛向西非海岸,於1649年抵達甘比亞河河口,在深入河口30公里遠的安德烈島(Isla de Andrea)[3]落腳,這是一座面積只有2公頃的小島。1651年,庫爾蘭殖民者在安德烈島上興建雅各堡(Fort Jakob),同時在甘比亞河北岸和河口分別建立了堡壘,並繼續向甘比亞河上游挺進。
甘比亞和河口的庫爾蘭殖民地,紅色為殖民者建立的三座堡壘。
雅各堡(當時已改名聖詹姆斯堡)的平面圖,繪於1755年。
由於缺乏經驗加上所託非人,庫爾蘭在甘比亞擴張地盤的計畫碰壁,為了避免惹惱附近的酋長,雅各任命庫爾蘭船長斯蒂爾(Otto Stiel)擔任殖民地總督,統籌雅各堡的防務和殖民地的營運,這個小殖民地出產的熱帶作物和珍禽異獸讓庫爾蘭宮廷嘗到了甜頭。

新庫爾蘭
此時,雅各公爵注意到歐洲外交局勢的變遷,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中經濟受創,一時尚未復原,而原先攜手對抗西班牙的荷蘭與英國關係破裂,點燃第一次英荷戰爭戰火。庫爾蘭遂決定押寶英國一邊,在英國的協助下展開第四次多巴哥島的殖民行動(英國在1630至1640年代也曾四次殖民多巴哥,全部失敗)。
1654年5月20日,莫倫斯(Willem Mollens)船長率領229名庫爾蘭殖民者與官兵登陸大庫爾蘭灣,宣布將該島重新命名為新庫爾蘭(Neu-Kurland),並在前三次殖民地的舊址上興建雅各堡(Fort Jakob),圍繞著堡壘的殖民地則稱為雅各城(Jakobstadt)[4],這個殖民地還擁有加勒比海第一座路德派教會。
多巴哥島的庫爾蘭殖民地(紅)與荷蘭殖民地(橘)。
但莫倫斯沒有料到,四個月後,他的荷蘭同鄉也在島嶼南岸建立了新弗利辛恩殖民地(Nieuw Vlissingen)[5]與三座堡壘,來自澤蘭(Zeeland)的富商亞德里安(Adrian Lampsins, 1598 – 1673)和康尼留斯.蘭普辛斯(Cornelius Lampsins, 1600 – 1664)兄弟擔任殖民地的首領。
康尼留斯.蘭普辛斯,荷蘭在多巴哥殖民地的領袖,後來獲法國封為多巴哥男爵。他們的老家就在荷蘭的弗利辛恩,後人在荷蘭與多巴哥都擁有影響力。
庫爾蘭一方搶先出手,試圖施壓荷蘭殖民地接受己方的管制,但雙方勢均力敵,一時僵持不下。隨著荷蘭吸收來自法國的于格諾派教徒(Huguenot)和從巴西荷蘭殖民地撤出的居民與奴隸後,兩邊差距逐漸拉開,新弗利辛恩的人口超過1,500人,反觀新庫爾蘭則在原住民襲擊和疾病摧殘下,從未超過500人。

洪水來襲
雪上加霜的是,庫爾蘭本土於1655年遭遇危機。這一年,第二次北方戰爭爆發,瑞典大軍渡海而來,趁著波蘭陷入「大洪水」時代(The Deluge)之際入侵了庫爾蘭。1658年,雅各公爵被瑞典軍隊俘虜,庫爾蘭全境也遭到佔領。
失去來自本土的指示後,庫爾蘭的兩個海外殖民地陷入孤立。在西非,荷蘭人包圍了雅各堡,守軍在威逼利誘下譁變,交出了斯蒂爾總督;鄰近的甘比亞酋長聞訊後前來斡旋,讓荷蘭方面放回斯蒂爾,但他只剩幾個忠心的手下和一座被劫掠一空的堡壘,根本無法支撐。斯蒂爾最終向荷蘭妥協,於1659年交出雅各堡;這座堡壘連同島嶼在1661年被英國接管。而在多巴哥,居於劣勢的新庫爾蘭在荷蘭人步步進逼下也被迫屈服,於1659年承認荷蘭總督貝弗倫(Hubert de Beveren)對該島的統治。
1660年第二次北方戰爭結束,雅各公爵獲釋並開始著手重建慘遭戰火蹂躪的庫爾蘭,他雖然試圖重建艦隊和殖民地,但殘破的財政已無法支持他的野心。甘比亞河的殖民地於1664年正式轉讓給英國,多巴哥島的殖民地雖然在1666年歸還庫爾蘭,但實際上仍由荷蘭人控制,新任總督根本無法登島就職,公爵也無可奈何。
1665年第二次英荷戰爭爆發,有英國撐腰的牙買加海盜洗劫了多巴哥島,英軍隨後登島佔領,荷蘭人在1667年又將英國人趕出島上。雅各公爵在1668年一度派遣船隻前往新庫爾蘭,打算趁亂重建殖民地,但被荷蘭守軍發現使得計畫告吹。荷蘭在多巴哥的殖民地一直維持到1673年第三次英荷戰爭,英軍與原住民盟友大舉進攻,摧毀了荷蘭殖民地與堡壘,總督亞德里安.蘭普辛斯戰死,荷蘭人往後幾度嘗試重建殖民地,但都功敗垂成。反而是規模小得多的新庫爾蘭一直默默存續著,雅各公爵在1680年派出一批殖民者重返多巴哥,也在千里達島(Trinidad)尋求機會,但仍無法重振往日的榮景。
1682年1月,雅各.凱特勒公爵逝世,繼任的弗里德里希.卡西米爾公爵(Friedrich Kasimir Kettler, 1650 – 1698)無力營運殖民地,於1687年宣告放棄新庫爾蘭,最後一位殖民者於1693年離開,為庫爾蘭的殖民史劃下句點。多巴哥島由英國接管,但一直要到70年後才有新的殖民者到來。

尾聲
1740年的庫爾蘭公國,此時凱特勒家族已不再是統治者,俄羅斯的勢力正不斷滲入庫爾蘭。
凱特勒家族本家於1737年絕嗣,失去了庫爾蘭公爵繼承權,由於波蘭日漸衰弱,公爵多半由俄羅斯屬意的人選出任,直到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時遭到俄羅斯吞併。至於凱特勒家族在德國本土的分支至今仍存在,其中一位後人曾在清末派駐中國,在義和團事件中遇難的的德國公使克林德(Clemens August von Ketteler, 1853 – 1900)便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在多巴哥島和甘比亞河上仍然找得到庫爾蘭殖民的遺跡,安德烈島的聖雅各堡在英國殖民期間改名為聖詹姆斯堡(St. James Fort)[6],沿用至19世紀末才廢棄,2003年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多巴哥島除了大庫爾蘭灣這個名字之外,雅各堡和殖民地舊址的建物皆已消失,只剩下紀念碑與公園憑弔著這個已不存在的國家和他的殖民史。
甘比亞河雅各堡(聖詹姆斯堡)遺址。

[1] 德語作Kurland und Semgallen,拉脫維亞語稱Kurzemes un Zemgales。
[2] 波蘭與立陶宛在1569年盧布林聯合(Union of Lublin)後合組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兩國擁有共同的君主,波蘭國王與立陶宛大公必為同一人。
[3] 這座島嶼在16世紀時便有葡萄牙人在此活動,但沒有殖民,島名來自一位安葬在島上的葡萄牙水手;這座島嶼在英國殖民期間改稱詹姆斯島(James Island),今名昆塔金特島(Kunta Kinteh Island),但在河水長年侵蝕下,這座島只剩當年的1/6大小。
[4] 今普利茅斯鎮(Plymouth, Tobago)。
[5] 位於今多巴哥首府斯卡博羅(Scarborough, Tobago),順帶一提弗利辛恩這個地名在英語譯為法拉盛(Flushing)。
[6] 詹姆斯(James)和雅各(Jacob)其實是同一個名字,源於希伯來語,拉丁文作Iakobus或Iakomus,後者傳入不列顛後轉變為James,在中世紀成為基督徒的名字,而Jacob則成為猶太人的常用名而出現分化。義大利的Giacomo和西班牙的Jaime也由Iakomus演化而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