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義

含有「殖民主義」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9月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兩種敘事的博弈也積極上演。
Thumbnail
現實主義 Aleksandr Dugin杜金:我既不樂觀,也不悲觀,更多地是現實主義。全球化和單極世界的終結是一件好事,它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在這個秩序中不同文明都可以保持各自的獨立,不用受制於西方的世界霸權。因此單極世界的終結即是殖民主義的終結,這是一個好消息。
Thumbnail
極佳政論及終末論!!讚!!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在貧窮盛行的地方,窮人沒有錢 如果人們都把他們餓肚子的原因全都用一個「窮」字、或是無可避免的天災來敷衍過去,這種單一故事的思考是非常恐怖的。這會讓人們忽略掉這些難民為何而窮的原因,而擅自把他們當作天生可憐的、沒有未來的,比我們低階好讓我們來發揮愛心去同情的一群人。 不生活在貧窮中應該是全人類的
Thumbnail
黑甲山是新疆烏魯木齊西北部一處穆斯林社區,中國官媒體曾報導該地「地處郊區,流動人口多,社會治安混亂。」這塊四周圍繞著高樓大廈的不尋常之地,居住著曾對城市榮景有所盼頭的20萬維吾爾移民,往表面看,這地方破壞了經濟起飛的都市文明景觀—「落後」又「貧困」;往深層看,它是恐怖主義與極端分子滋養的溫床。
Thumbnail
製作人/作者不是以百科全書獵奇式的一網打盡藝術流派,而是顯而易見地從被殖民史觀出發,排比15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藝術與社會發展全球化的潮流。製作人/作者本身是英國籍奈及利亞裔的歷史學家,採取這種近卅年來學界甚囂塵上的論述遊刃有餘。但是對一般大眾來說,依然需要這種震盪式的教育衝擊,才能從藝術觀出發
Thumbnail
1 去「歐洲中心化」、重視女性、少數族裔、LGBT藝術、對歐美「正典」重新審視檢討,確實是歐美大美術館,特別是公立美術館的趨勢。有些館甚至訂下必須增加多少百分比的這類藝術的典藏的KPI。而大美術館博物館的人事任用也相應調整族裔性別比例,也已經在發生了。我不清楚您看展時沒有察覺是在哪些地方哪些館,但以上趨勢在國際藝術傳媒上是很容易找到相關報導的。所謂多元文化相關書籍,以及典藏品是否足夠?我必須說:離理想狀況還有差距,但是不算太難找到。實際上,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論述在各國都是顯學,而策展以這些學說做為指導方針,也幾乎是多數當代藝術雙年展與美術館特展的常見現象。我提出這本,不是因為稀罕,而是因為易讀但不膚淺,有專業但不會太炫學。這點請您參考。
當越多人願意多想一點、改變言行態度一點點,別膝反射否定不同的聲音,花一些時間與注意力去消化那些異議,或許就能擴張人類集體智慧的維度,從既有的壓迫中獲得解放。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思密
覺察似乎是需要無止盡努力的過程,看不到終點。看來只能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