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付困難腹主動脈瘤,血管內固定錨釘很關鍵,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圖解說明

「醫師,我父親最近經常抱怨肚子痛,食慾越來越差。」王先生指著自己的父親說。
坐在椅子上,高齡80歲的王老伯伯顯得有點瘦弱,精神不太好。
理學檢查發現老伯伯的腹部有顆隨著心跳搏動的腫塊,台南市立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方副吉主任指出,正常的主動脈位於脊椎前方,從腹部不容易摸到,倘若從腹部摸到會搏動的腫塊,便要懷疑有腹主動脈瘤的可能。
進一步檢查發現,老伯伯肚子裡有顆直徑高達9公分的腹主動脈瘤,方副吉主任說明,人體的主動脈會持續承受血流的衝擊,9公分如此巨大的腹主動脈瘤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必須儘快處理。
在術式的選擇上,考量患者年紀較大,較難承受傳統的開腹主動脈置換手術,所以方副吉主任建議選擇使用微創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然而,老伯伯的腹主動脈瘤的型態特徵屬於困難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上端血管與腎動脈之間的距離極短,只有4 mm,且瘤腔非常巨大,所以在主動脈支架手術中處理的難度算相當高,影響腎臟功能的風險極大。所幸在血管內固定錨釘的輔助下,完成困難腹主動脈支架手術。」
由於手術傷口很小,王老伯伯術後恢復很順利,腎臟功能亦沒有受到影響,目前按時回門診追蹤,狀況相當穩定。
因為彈性疲乏而逐漸膨大的主動脈瘤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長時間承受血流的衝擊,方副吉主任解釋,主動脈由三層結締組織組成,當主動脈管壁中的肌肉層退化造成彈性疲乏時,可能像氣球一樣逐漸膨大,當腹主動脈直徑擴大到正常主動脈的1.5倍時,就稱為腹主動脈瘤。若膨大的部分位在胸主動脈,則稱為胸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通常是幾乎沒有症狀!」方副吉主任指出,「很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感到下背部鈍痛,而在BMI(身體質量指數)比較低的患者有機會看到腹部有個像心臟一樣在跳動的腫塊。」
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的腹主動脈瘤,在長期承受血流衝擊後,破裂的風險會越來越高,方副吉主任說,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將導致大出血,患者會突然感到劇痛,並於短時間內休克、死亡,即使馬上送到醫院接受緊急手術,死亡率仍高達五成。
方副吉主任特別提醒:高血壓的民眾出現主動脈瘤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抽菸者更是非抽菸者的七倍!
定期健康檢查,及時治療才能化解危機
由於腹主動脈瘤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所以病患經常是因為其他原因進行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時,才意外發現腹主動脈瘤的存在,方副吉主任解釋,建議腹主動脈瘤之高風險族群,如60歲以上、男性、家族病史、抽菸、高血壓等,要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篩檢腹主動脈瘤。
當發現腹主動脈瘤後,醫師們會依照病人的腹主動脈瘤的大小、形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若腹主動脈瘤直徑超過5.5公分,或是一年增大超過1公分,會建議盡快手術治療,避免腹主動脈瘤破裂
腹主動脈瘤的治療方式分為傳統的開腹手術,以及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方副吉主任說,過去傳統開腹手術是將病變的腹主動脈切除,再使用人工血管修補。傳統開腹手術的術後復發率較低,但由於傷口較大、必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間與恢復期較長。接受這樣的大手術,病人術後需要住進加護病房,等狀況穩定之後才轉到普通病房。
現在的治療方式會以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為主,方副吉主任解釋,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 醫師們會先從股動脈穿刺一個小傷口,利用導管將覆膜支架送至腹主動脈瘤的位置,然後展開支架。如此一來,便能讓主動脈的血液在主動脈支架裡流動,不會繼續對主動脈瘤造成衝擊,可避免主動脈瘤繼續擴大、降低破裂的風險。
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的傷口較小、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時間與恢復期較短。方副吉主任叮嚀,放完主動脈支架後,患者要定期回診檢查,以確認主動脈支架的狀況。
血管內鎖螺絲釘,幫助處理困難的主動脈瘤
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是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方副吉主任分析,臨床上有些腹主動脈瘤的瘤頸特別短、寬或彎曲,使手術的困難度大幅增加,或是當患者比較年輕,主動脈支架陪伴患者的時間很長時,於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後發生內漏或位移的風險會增加。
為了克服可能發生的問題,術中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
像鎖螺絲一般將主動脈支架鎖在血管壁上,可幫助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有更加緊密的結合,有助於降低術後發生內漏或位移的機率。最新的臨床研究也指出, 超過六成在術中有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的患者, 五年內血管瘤直徑降5mm以上。
貼心小提醒
腹主動脈瘤形成時,患者大多不知不覺,往往會等到腹主動脈瘤破裂時才驚覺。在大量內出血的狀況下,死亡率非常高。
方副吉主任提醒,美國血管外科學會建議:所有65歲以上、曾經抽菸或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及女性,應該至少要做過一次腹部超音波篩檢腹主動脈瘤。
當發現腹主動脈瘤時,務必密切追蹤、積極治療,以避免腹主動脈瘤破裂對您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