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六十多歲的男士,幾年前做健檢的時發現腹主動脈瘤,不過沒有持續追蹤。最近患者在上班的時候,突然腹部劇痛,而被送到急診室已經休克,檢查發現是主動脈瘤破裂。」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主動脈瘤是因為主動脈病變,而在承受血流壓力後逐漸膨大。膨大的主動脈瘤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出血,建議要盡快接受治療。」
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主動脈支架手術,由於病患的主動脈瘤結構較為複雜,術中也運用血管內固定錨釘,讓主動脈支架能與主動脈壁貼合得更緊密。術後患者順利恢復,目前在門診追蹤治療。
主動脈支架手術的技術與器械持續進步,協助醫師幫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患者化解危機,並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請陳紹緯教授談談關於主動脈支架手術的進展。
針對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主動脈支架手術已是相當常見的治療方式。陳紹緯教授說,由於每個患者的主動脈構造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放入主動脈支架後,可能出現位移或內漏的狀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師會於術中視狀況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
血管內固定錨釘類似螺絲釘,能將主動脈支架鎖在血管壁上。陳紹緯教授說,血管內固定錨釘可以讓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之間的固定更加緊密,幫助降低術後發生內漏或位移的機率。
血管內固定錨釘已納入健保給付,目前的給付規定如下。
一、適用於:
(一)無法單獨以現有給付之腹主動脈瘤支架治療,且為短頸部(介於4至15 mm)之腎動脈以下之腹主動脈瘤(Infrarenal AAA)者。
(二)腹主動脈支架(EVAR)術後出現la型内漏或位移修補手術。
二、事後逐案審查,每次限申報1組。
B型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創傷經常發生於遠端主動脈弓部位,因此在進行主動脈支架置放時,常需要覆蓋主動脈弓中通往腦部及上肢的重要血管。陳紹緯教授解釋,過去的處理方法包括使用人工血管進行外科繞道手術,或利用小血管支架進行血管內「煙囪手術」。然而,繞道手術存在傷口護理的問題,而煙囪手術則會增加主動脈支架滲漏的風險,可能導致手術失敗。
針對主動脈弓病變,新發展出一體成型的主動脈分支支架。陳紹緯教授說,此手術的進行方式類似於傳統煙囪手術,在主動脈支架置放後,於被支架覆蓋住的頸動脈或鎖骨下動脈部位,利用事先穿入的導絲引導小支架,以維持血流。由於採用一體成型設計的新技術,能夠降低滲漏和移位的風險,且不需額外手術刀口,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
此外針對臨床上常見的A型主動脈開胸修補手術後,殘留主動脈弓病變常需二次開胸手術,近期也可利用微創主動脈分支支架。採用一體成形的主動脈分支支架重建右頭頸動脈再輔助左鎖骨下動脈繞道手術,幫助降低滲漏和移位的風險,最重要也可避免二次開胸手術。
混合式主動脈支架手術(Hybrid Aortic Surgery, Frozen Elephant Trunk)是一種新型的主動脈疾病治療方法。陳紹緯教授指出,此手術特別針對台灣常見的主動脈剝離,因剝離範圍可能從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延伸至降主動脈,甚至到胸主動脈、腹主動脈。
若主動脈剝離範圍延伸至胸主動脈、腹主動脈,傳統手術方法需要從胸部側邊切開大傷口,直接切除病變的主動脈並以人工血管置換。雖然傳統手術成效顯著且長期結果可靠,但其侵入性較高、風險較大。
新型混合式主動脈支架手術,雖然仍需正中開胸,但結合了主動脈支架技術,可將主動脈支架在可視範圍下從升主動脈直接放置到病變的降主動脈,或透過影像系統導引放置主動脈支架。陳紹緯教授說,這樣的方式不需再打開側胸的大傷口,有助於縮短手術時間,並降低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的發生。
隨著科技創新,主動脈疾病的治療持續進步,不僅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硬體設備的提升也至關重要。陳紹緯教授說,目前主動脈疾病的治療大多在複合式混成手術房進行,手術房中配備清晰且先進的影像導引系統,可即時進行影像重組及精準的術中支架定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一站式進行計劃性或救援性外科手術,大幅提高治療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是攸關性命的重大手術,患者與家屬要和醫師詳細討論,依照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