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抵制戰爭《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花森安治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看過兩本關於花森安治內容輕鬆的小書,介紹其作品風格...等,我對他的了解就僅限於作品有點可愛、風格自然中又有細膩,所以我想他私下應該也是一個夢幻大叔吧?!
這次看了這本人物傳記,才會知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我們能從他的雜誌《生活手帖》,看到花森堅決反戰的一面,但在中日戰爭期間,他也曾是衷心效忠日本帝國主義的一份子,甚至還曾為戰後惡名昭彰的大政翼贊會工作,雖是為了生計,但是如果他沒有類似信仰,應該也很難在那樣的機構待下去。
花森在戰時信奉日本帝國主義而不是自始至終的反戰主義,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大部分的人始終麻木、不願正視自我的核心價值,更不用說反體制而行。因此對於他在日本戰敗當下,玉音放送終戰詔書的反應覺得很值得紀錄。
當花森聽到廣播的當下,馬上衝出家門往皇居奔去,看到一堆人聚集,於是他又走到附近銀座被空襲炸爛的廢墟坐下來看起風景,當時他眼前的風景是一望無際的藍天與下方一整片的斷垣殘壁,但他當下覺得很輕鬆,並且真心覺得愉快。雖沒有寫出惆悵的心理,但是不難想像,當下惆悵與愉快同時並存的心理狀態。
之後他覺得自己像是未被判刑的戰犯,並且抱著一種贖罪的心情開始雜誌的工作。我們都知道,他在戰後的自我核心價值就是「生活」,但這並不是他在戰後才開始的轉變,其實他在戰前就有這樣的觀念,不如說是戰爭迫使他延後追尋真實的自我價值。
但生活與反戰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書中有些結論下的蠻好,也充分解釋了花森的信念。
「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抵制反抗戰爭。...為了不捲入『否定日常』的戰爭當中,必須『珍惜自己的日常生活』。...反戰口號是不足夠的,非常時期的英雄主義也不可取。『珍惜日常』才能對抗『否定日常』:唯有從這點出發,即使繞遠路也無妨,才是正道。」
如果以這個作為準則,那我想要說一說,現再的最強教召,是不是屬於「否定日常」的一種活動?
無論面對多大的敵人,在流血之前,應該有更多聰明的方法可以在逆境求存,這是政治人物的使命與責任,而不是拿平民的命擋在自己責任的前頭,因為無論最終勝敗,讓人民的血流出來,就是失敗的政治人物。
但就是這種男性期待、愛國心綁架的態度,最終會不知不覺演變成花森在戰時的心態。雖說這樣講也太小題大作,但任何極端情況,都不是一時半刻造成的,都是從這種幾乎無法注意的日常小事開始。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改變日本生活」這件事。
這句話乍聽很像一句虛幻口號,光是一本夢幻優美的雜誌,是能改變多少人生活?
其實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生活手帖》中一個很受歡迎的單元—產品評測試用單元,類似現在也很流行開箱文,但現在大部分的開箱評測都只是一次性、非全面性的使用,但花森的產品評測不一樣,他除了是開箱文的始祖之外,他的評測是完全全面的,也不像廠商的機器評測,花森利用人力(模擬日常使用的情形),直到比較的商品壞掉為止,真實呈現所有比較產品的性價比。他拒絕廠商贊助,以求評價公正,大受讀者好評。
這種把職人精神放入測試實驗中的結果,除了他的評測極具公信力之外,也改變了戰後日本的製造業風氣,我們現在常常覺得「日本製」品質保證,或許一方面是民族性使然,但花森嚴厲的評測單元,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花森在經歷過戰爭,最終回歸到自己的志業上,不再相信任何政治、且有排他性的「主義」,他只相信自己,跟少數自己訓練出來的人,不受任何外力影響,做他認為正確的事情。這很難,尤其在今天,全球化時代,更難!
********************************🌑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花森安治伝》(花森安治伝: 日本の暮しをかえた男)
作者: 津野海太郎
出版社:臉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3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in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好像在瀏覽維基百科的年度頁面,有時候我在理解一些事情時,會習慣去看看這一年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就像當我在理解中國朝代歷史時,也一定會看看西方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有時候會很驚訝,因為時常會看到超乎想像的事情。
康拉德在1907年出版的諜報類政治小說,也可說充滿寫實主義的色彩。故事環繞在格林威治天文臺發生的一次恐怖爆炸攻擊,不過恐怖份子沒有得逞,反而把自己炸得粉碎。 面對社會的不公平,感到憤怒異常,不是應該是人性正常的表現?但在現實中,擁有正常情感的人反而是異數... 出版社:商周出版
新年快樂!2022虎年行好運! 去年我看了50幾本書,一整年都在跟圖書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同時書架上還躺著一推安逸🛌的書,借書與買書的閱讀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吧...這是我第一次做這個計算,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覺得很有趣~
19世紀末隨工業革命、科技迅速發展,改變了生活,更撼動歐美國家社會階級,巨大變化,使當時的人對未來充滿不確定,進而超現實的故事在這個時代特別的多,這些故事除了恐怖元素之外,也能看到許多當代仍持續被關注的性別議題,也能隱隱看到描述心理疾病的影子。 萬聖節快樂!!!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好像在瀏覽維基百科的年度頁面,有時候我在理解一些事情時,會習慣去看看這一年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就像當我在理解中國朝代歷史時,也一定會看看西方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有時候會很驚訝,因為時常會看到超乎想像的事情。
康拉德在1907年出版的諜報類政治小說,也可說充滿寫實主義的色彩。故事環繞在格林威治天文臺發生的一次恐怖爆炸攻擊,不過恐怖份子沒有得逞,反而把自己炸得粉碎。 面對社會的不公平,感到憤怒異常,不是應該是人性正常的表現?但在現實中,擁有正常情感的人反而是異數... 出版社:商周出版
新年快樂!2022虎年行好運! 去年我看了50幾本書,一整年都在跟圖書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同時書架上還躺著一推安逸🛌的書,借書與買書的閱讀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吧...這是我第一次做這個計算,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覺得很有趣~
19世紀末隨工業革命、科技迅速發展,改變了生活,更撼動歐美國家社會階級,巨大變化,使當時的人對未來充滿不確定,進而超現實的故事在這個時代特別的多,這些故事除了恐怖元素之外,也能看到許多當代仍持續被關注的性別議題,也能隱隱看到描述心理疾病的影子。 萬聖節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師友三國大介真是個行動派,前幾天,他剛為我寄來了大批研究所需的圖書,讓我的心理壓力頓時升高不少,昨日,他又空運捎來一本雜誌:《ルネサンスVol.12  GHQが隠した「本当の日本」》(2022)。不過,表面上我雖然這樣喊累,其實是樂於接受這種壓力與刺激,毋寧說,我隨時準備接受這種耗費腦力的挑戰。
Thumbnail
「這個人生的過程本身,就像磨練靈魂的砂紙,人們在磨練中提升心性,涵養精神。」 《活法》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稻盛和夫的創作,身為日本戰后經濟的傳奇的企業家,他堅守亘古不變的原則,以純樸真誠的心⋯⋯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正因為你很美好,正因為是如此美好的你, 才能夠理解那些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微不足道卻觸動內心的事物。」—花森安治 自1969年起,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持續連載至今的專欄<致美好的你>, 由《生活手帖》創辦社長、日劇《大姐當家》人物原型大橋鎮子女士擔任編輯, 寫下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子中,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師友三國大介真是個行動派,前幾天,他剛為我寄來了大批研究所需的圖書,讓我的心理壓力頓時升高不少,昨日,他又空運捎來一本雜誌:《ルネサンスVol.12  GHQが隠した「本当の日本」》(2022)。不過,表面上我雖然這樣喊累,其實是樂於接受這種壓力與刺激,毋寧說,我隨時準備接受這種耗費腦力的挑戰。
Thumbnail
「這個人生的過程本身,就像磨練靈魂的砂紙,人們在磨練中提升心性,涵養精神。」 《活法》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稻盛和夫的創作,身為日本戰后經濟的傳奇的企業家,他堅守亘古不變的原則,以純樸真誠的心⋯⋯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正因為你很美好,正因為是如此美好的你, 才能夠理解那些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微不足道卻觸動內心的事物。」—花森安治 自1969年起,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持續連載至今的專欄<致美好的你>, 由《生活手帖》創辦社長、日劇《大姐當家》人物原型大橋鎮子女士擔任編輯, 寫下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子中,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