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在贖罪中,讓曾經被傷害的人重生。最終,自己才能《復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認為你會得到幸福。」
「問題並不在於我的幸福。」
「這當然,但他如果有良心,他也不會幸福,他甚至不喜歡這樣。」
「他就是不希望這樣。」
「我理解,可是生活...」
「生活怎麼了?」
「生活還有其他需求。」
「生活要求我們做我們該做的事,此外它再無任何需求。」
「我不明白。」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
故事中探討的人情世故,太多,我沒有辦法表達,甚至擔心會忘記,所以我用上面書中的人物對話作為幫助個人記憶的濃縮~

導論說,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
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一直在想為何稱為「復活」,而不是贖罪?
或許他希望自己在贖罪的過程,讓曾經被他傷害的人重生,
最終,他自己才能復活。

raw-image

********************************🌑

《復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譯者:劉文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in C.的沙龍
16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Gin 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4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Thumbnail
2022/08/04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Thumbnail
2022/08/02
之前看過兩本關於花森安治內容輕鬆的小書,介紹其作品風格...等,我對他的了解就僅限於作品有點可愛、風格自然中又有細膩,所以我想他私下應該也是一個夢幻大叔吧?! 這次看了這本人物傳記,才會知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但生活與反戰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書中有些結論下的蠻好,也充分解釋了花森的信念。
Thumbnail
2022/08/02
之前看過兩本關於花森安治內容輕鬆的小書,介紹其作品風格...等,我對他的了解就僅限於作品有點可愛、風格自然中又有細膩,所以我想他私下應該也是一個夢幻大叔吧?! 這次看了這本人物傳記,才會知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但生活與反戰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書中有些結論下的蠻好,也充分解釋了花森的信念。
Thumbnail
2022/06/15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Thumbnail
2022/06/15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Thumbnail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Thumbnail
「怎麼做才能從根本上殺掉一個人?」 如果說托爾斯泰代表俄國文學的高度,那杜斯妥也夫斯基代表的便是俄國文學的深度。 命題涉及 : 無神論者自白、理性感性思維抉擇、宗教與反宗教、善惡非二元、社會使命及生命意義。 學術範疇:跨越社會﹑政治﹑哲學﹑倫理﹑人類、心裡學等諸方面爭論。
Thumbnail
「怎麼做才能從根本上殺掉一個人?」 如果說托爾斯泰代表俄國文學的高度,那杜斯妥也夫斯基代表的便是俄國文學的深度。 命題涉及 : 無神論者自白、理性感性思維抉擇、宗教與反宗教、善惡非二元、社會使命及生命意義。 學術範疇:跨越社會﹑政治﹑哲學﹑倫理﹑人類、心裡學等諸方面爭論。
Thumbnail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Thumbnail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Thumbnail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Thumbnail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Thumbnail
關於抑鬱,關於不幸,關於失望,關於絕望, 關於無盡的孤獨和寂寥。 關於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Thumbnail
關於抑鬱,關於不幸,關於失望,關於絕望, 關於無盡的孤獨和寂寥。 關於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Thumbnail
「《啟示錄》是關於命運的故事。它指出,人作為個體,是無法離開社會而生存的。當自然拯救了某個物種,使其免於滅絕時,被拯救者並不會知道存在背後的故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三名護理師被一名確診老人持水果刀砍傷,一人韌帶斷裂、一人腹部受傷,還有一人右手4條韌帶、2條神經被砍斷。
Thumbnail
「《啟示錄》是關於命運的故事。它指出,人作為個體,是無法離開社會而生存的。當自然拯救了某個物種,使其免於滅絕時,被拯救者並不會知道存在背後的故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三名護理師被一名確診老人持水果刀砍傷,一人韌帶斷裂、一人腹部受傷,還有一人右手4條韌帶、2條神經被砍斷。
Thumbnail
看到這裡,不禁思考起來,個人真的可以改變歷史嗎?還是當時有太多推波助瀾的因素,才造就其他國家的轉型成功?那麼,把責任推在單一人物身上,又有意思嗎?但即使改革真的發生過,現實不就在退潮嗎?轉過頭看,獨裁者也是用個人之力推翻民主與自由啊… 我好像把自己當成詰問的對象,到底該怎麼看待這個人物、歷史和現實,
Thumbnail
看到這裡,不禁思考起來,個人真的可以改變歷史嗎?還是當時有太多推波助瀾的因素,才造就其他國家的轉型成功?那麼,把責任推在單一人物身上,又有意思嗎?但即使改革真的發生過,現實不就在退潮嗎?轉過頭看,獨裁者也是用個人之力推翻民主與自由啊… 我好像把自己當成詰問的對象,到底該怎麼看待這個人物、歷史和現實,
Thumbnail
「他人的眼光就是自己的地獄」——沙特 幸福,或許可以讓人自在地生活,去追求自己嚮往的人生。但是,「幸福」的形象,某種角度來說,使人無法成為自己。
Thumbnail
「他人的眼光就是自己的地獄」——沙特 幸福,或許可以讓人自在地生活,去追求自己嚮往的人生。但是,「幸福」的形象,某種角度來說,使人無法成為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