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涵泳玩索-台灣游泳史

    進入夏日炎炎的七月,總覺能泡在冰涼的水中是件幸福的事。今日的我們是如此,百年前沒有冷氣與電風扇的人們更是如此,因此自古以來有戲水消暑的習慣。但這樣的「玩水」是如何轉變成以競技為主的「游泳運動」呢?
    日治初期,游泳活動在台灣只有零星舉行。1907年體育俱樂部(台灣最早的體育推廣組織)成立水泳部,並在古亭一帶以天然河道設立川端水泳場,以推廣水上活動。這是台灣最早的常態游泳活動,但因為台人忌水的傳統觀念以及水泳場位在日人活動範圍等因素,主要以日本人參加為主。
    水泳場成立後,周邊不少學生也開始利用暑假期間參加游泳訓練。各學校也開始舉行游泳課程,例如國語學校從1909年開始,每年在基隆舉行暑假游泳講習會;總督府中學校則自1907年暑假起,在基隆的大沙灣進行為期三周的水泳場練習。
    進入191、20年代,游泳設施開始在台灣各地出現,台灣人與女性也漸漸參與游泳活動。1916年,前文提到的體育俱樂部水泳部出現了第一位台灣籍學員,1920年則出現了第一位女性學員。另外,因為川端水泳場1912年因洪水被毀,民眾開始有了興建游泳池的呼聲,但因為經費問題一直沒有施行。
    1920年代起,台灣的體育開始蓬勃發展,新成立的全島性體育組織-台灣體育協會積極推動包含游泳在內的多項體育活動。他們舉辦了多項賽事來吸引民眾認識游泳活動,其中規模最大的就屬1925年的全島水泳大會,共120餘位來自各地的選手參加,還有跳水等特殊項目。而各地的地方性團體也積極舉行游泳比賽或講習,游泳在此時已可說是社會團體為為流行的夏日活動之一。
    這樣的游泳熱潮自然也帶動硬體上的更新。1926年,台北市役所在旭小學校(今東門國小)附近興建「東門游泳池」。這是台灣第一座標準大型游泳池,設有一座50公尺標準游泳池以及一座兒童池,另外附有跳水台、沖洗間、茶水間等設施。游泳池一開幕便造成轟動,首日共1300餘人入場,該年度總計入場人次達3萬多,以當時台北市20餘萬的人口來計算,縱使計入重複人數,比例依舊相當可觀。
    除了一般民眾外,日本政府也積極的在各級學校推動游泳教育。例如1922年的《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便將游泳列為應教授項目。而各學校也陸續出現游泳課、游泳社團、校際游泳比賽以及臨海教授等相關活動,少數學校甚至在校內設游泳池供學生使用。雖然受到前述台灣人忌水的傳統習俗與場地的限制等因素,成效始終未如有志者所期望的普及,但一連串的政策已開啟日治時期台灣游泳運動的黃金時代。
    進入戰爭時期,游泳運動開始與戰爭國民總動員結合,從休閒、競技賽事的性質轉變為強調身強體健、求生技能的一面,並喊出「全民皆泳」的目標。日本政府做了不少的努力與改變,比如賽事增加著衣競泳、搬運競泳等強調求生的項目;鼓勵甚至半強迫各級機關舉行游泳賽事;將學校游泳教育改為教學必要科目等。這樣的大舉推行確實有收到一定的效果,然而受到戰爭時期物資缺乏、學校教育不穩定的影響,「全民皆泳」的實際效果應該依舊不如預期。
    戰後,統治者思維的不同、戰後百廢待舉以及始終不曾破除的水鬼迷信等因素下,社會與學校的游泳教育進入了一段漫長的沉寂期,「全民皆泳」與相關的口號,也成為一個被遺忘的單純口號。 參考資料:鄭人豪日治時期台灣游泳運動史之研究 台灣大學 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士林校史館 校園生活記憶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