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水/海的關係:從害怕開放水域到自在游泳|我的消暑小撇步☀️🌊夏日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


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從小只有在墾丁沙灘泡過海水的我,五年前和朋友一起去菲律賓玩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做,鯨鯊近在眼前,我卻被困在救生衣裡,當其他人徜徉在沙丁魚風暴中,我只能浮在水面把頭埋進水裡看,簡直太難過了。



於是我立志想成為一個能夠在廣大水域裡感到自在的人。自知沒什麼運動細胞,沒辦法像那些厲害的人說的「矮呀,你多去海邊游幾次就會了啦!」我跑去松山運動中心鯨魚池,像寶寶學步一樣從平靜的深水環境開始練習。

第一次到鯨魚池我抓著池邊梯子,看看水裡看看教練,教練說:「你就抓著泳池邊緣下去,習慣一下水底的感覺,如果覺得害怕,腳一瞪扶著牆邊就會回到水面了。」鯨魚池牆邊有凹槽,我定了定神,大口呼吸,把頭沒入水中,抓著凹槽讓身體往下沉到了池底。

抬頭看,水面已經離我好遠好遠,教練的臉和泳池上方的彩色旗子模糊不清;回頭看,看不見池子的另一端,過了鯨魚池中間的斷崖,深度從3米進階到5米,顏色也從淺藍色變成深藍色,像海的顏色。



身在巨大的水體中,除了偶爾有殘存的氣泡竄出發出滋滋聲,我只聽到震動的低鳴在耳邊悶悶作響,那大概就是 「ॐ(Om)」吧?瑜珈當中宇宙起始時的震動,萬物的基本頻率,不只耳朵,我的骨頭、我的心臟也能感受到水體的震動。時間感覺變慢了,在水中我的一舉一動都像慢動作播放,我的恐懼開始消失,好奇心取而代之,經過溫和漸進的開放式水域訓練,我確定自己是喜歡水的。

習慣了大概知道水就是這樣,所謂「深不見底」是一種抗拒心態,我們本來就不能用陸地的思維看待海洋,尤其接觸了自由潛水,憑著一口氣踢著蛙鞋來到16米深的海中,抬頭看巨大的水體在我之上,就會明白越急躁越掙扎就越辛苦,唯有臣服才能安住在此刻。



雖然不能呼吸,但是在水下反而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一旦沒入水中就像進入真空,當下也做不了別的,就是專注於自己當下的狀態,不會像在陸地上那樣頭腦團團轉,一直妄想走在時間前頭,擔心明天、下週、下個月甚至三年五年後的問題。

其實對比大海的廣袤無邊,我生活上的各種煩惱都小得不得了,大海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渺小的人類是控制不了的。每一次下水都在練習放棄控制,安然地隨波逐流,順應而為,我和水的關係就是這樣若即若離,卻又安穩確定。



水肺&自潛的差別是什麼🤿


身邊想嘗試玩海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總會好奇「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不同?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理解:

水肺潛水要背氣瓶、穿浮力控制裝置,可以在水裡待比較久。我覺得水肺像開車,需要熟悉設備來因應外在環境的狀況,如果技術夠好,它可以帶你到更深更遠的地方。

自由潛水不背氣瓶,用一口氣的時間潛入海中。我覺得自潛像騎腳踏車,雖然有蛙鞋幫忙加速,最終還是回歸到體能、水性等身體條件。怕水的人我建議先學開放水域游泳,等到對水更熟悉之後,再來挑戰自潛吧!





原文來自我的部落格:我和水/海的關係

我是 Donna 多拿王,歡迎追蹤我 👉🏼 https://linktr.ee/donnawangtw

請給我一個愛心,我會覺得很溫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nna Wang 多拿王的沙龍
45會員
34內容數
台北出生台北長大,難以滿足的溫室小孩。 19歲在紐約探險,23歲在歐洲流浪,27歲在上海見世面, 現在醉心於台灣的山林與海洋,努力實踐數位遊牧的生活型態。 熱衷於各種表達方式:寫作、旅行、跳舞、說故事。我不知道要表達多少才會滿足,可能永遠不會滿足吧?
2024/10/27
如果小時候有 mentor 引導,不曉得現在的我會不會很不一樣?有時我會想像平行世界是否存在一個不平庸的自己。
Thumbnail
2024/10/27
如果小時候有 mentor 引導,不曉得現在的我會不會很不一樣?有時我會想像平行世界是否存在一個不平庸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9/22
我以自身的測驗結果為例,分享 INFJ 如何在內向與外向間尋找平衡,以及情感與理性之間的掙扎。透過不同的篇章,爬梳 INFJ 的獨處能量、對細節與大局的看法、感性思考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的規律對這個性格的影響,引發對自我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2024/09/22
我以自身的測驗結果為例,分享 INFJ 如何在內向與外向間尋找平衡,以及情感與理性之間的掙扎。透過不同的篇章,爬梳 INFJ 的獨處能量、對細節與大局的看法、感性思考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的規律對這個性格的影響,引發對自我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2024/08/13
夏日戀愛(Summer Fling)總讓人難以忘懷,談不了夏日戀愛的話,看看 Netflix 過過乾癮也不錯,順便測驗看看自己的戀愛觀!Netflix 上的夏日戀愛實境秀,從互動方式到參賽者的獨特魅力,每部作品都展現出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戀愛觀。
Thumbnail
2024/08/13
夏日戀愛(Summer Fling)總讓人難以忘懷,談不了夏日戀愛的話,看看 Netflix 過過乾癮也不錯,順便測驗看看自己的戀愛觀!Netflix 上的夏日戀愛實境秀,從互動方式到參賽者的獨特魅力,每部作品都展現出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戀愛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Thumbnail
女兒明明已經學會蛙式,卻不想跟我一起到慢泳道去游。每次都要揪很久,才願意跟我去遊個50公尺。一次意外的邀約,卻讓女兒展開了超乎預期的游泳之旅。
Thumbnail
女兒明明已經學會蛙式,卻不想跟我一起到慢泳道去游。每次都要揪很久,才願意跟我去遊個50公尺。一次意外的邀約,卻讓女兒展開了超乎預期的游泳之旅。
Thumbnail
由於我在中學唸書時代就學會游泳,成長的過程也一直沒有離開過游泳這項運動。不論是公眾泳池,或是週末呼朋喚友去海邊玩水,甚至潛泳,游泳、戲水一直是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很自然的,我也把這樣的習慣傳給了家人。 定居紐西蘭時,買房竟然也把游泳池當成住家選擇的條件之一,後來也真的入手了。因此,兩個小孩也先後學會
Thumbnail
由於我在中學唸書時代就學會游泳,成長的過程也一直沒有離開過游泳這項運動。不論是公眾泳池,或是週末呼朋喚友去海邊玩水,甚至潛泳,游泳、戲水一直是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很自然的,我也把這樣的習慣傳給了家人。 定居紐西蘭時,買房竟然也把游泳池當成住家選擇的條件之一,後來也真的入手了。因此,兩個小孩也先後學會
Thumbnail
和平島地質公園內的海泳池讓人驚艷,只需120元門票,就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玩浮潛。水底世界豐富多彩,適合不熟悉大海的大人小孩們。救生員眾多,讓遊客放心。這個夏天,不妨來感受和平島海泳池的魅力。
Thumbnail
和平島地質公園內的海泳池讓人驚艷,只需120元門票,就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玩浮潛。水底世界豐富多彩,適合不熟悉大海的大人小孩們。救生員眾多,讓遊客放心。這個夏天,不妨來感受和平島海泳池的魅力。
Thumbnail
中搜教練的專業,讓我敢做「違反生物本能」的動作。
Thumbnail
中搜教練的專業,讓我敢做「違反生物本能」的動作。
Thumbnail
小時候心中就有一個念想,可以在海上自由游泳,身邊鯨魚、海豚、海龜伴游,在小琉球居然被我實現了。 雖然知道小琉球是充滿海龜的地方,但過去看到的時候都是在不太容易靠近,完全沒想過還能共游一段。
Thumbnail
小時候心中就有一個念想,可以在海上自由游泳,身邊鯨魚、海豚、海龜伴游,在小琉球居然被我實現了。 雖然知道小琉球是充滿海龜的地方,但過去看到的時候都是在不太容易靠近,完全沒想過還能共游一段。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會游泳的人,但害怕開放水域及踩不到底的地方。」這句話在宿霧幾乎成為我在認識朋友時的固定介紹詞。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會游泳的人,但害怕開放水域及踩不到底的地方。」這句話在宿霧幾乎成為我在認識朋友時的固定介紹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