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分手的決心 - 懸疑犯罪電影的中年危機

像是在後座的伴侶,又以手銬來提示「兩人關係並不單純」的隱喻。
像是在後座的伴侶,又以手銬來提示「兩人關係並不單純」的隱喻。
也許電影就只是如同海報,男主角海俊(朴海日飾)與女主角瑞萊(湯唯飾)像是戀人,又同時是警察與嫌犯關係,因為跟蹤蒐證成為一種戀情,於是證物又如同被記錄下來的「誓言」昭示著,戀愛與犯罪某種程度無可被證明「真正」存在,只能從線索推論下判定的一體兩面,於是《分手的決心》就如同《竊聽風暴》在蒐證與愛情這兩條線中相互曖昧、纏繞與辯證關係,並以「迷霧」的歌聲中貫穿全場。
又如同,不只一次聽導演講過,不在意電影的藝術性,只想讓人更多人感受故事本身。卻很奇怪的看到朴贊郁嘗試在這個已經不太新奇的故事類型中,盡可能展示不被框限的影音敘事,於是在攝影、剪接、特效與聲音(對白、音效、音樂)的互文中,嘗試以靈活,甚至炫目影音(A/V)感,內化成一種新的感受性,而非徒具空泛的「效果」。
隱藏在物理表面與想像力的特效無疑替《分手的決心》增添更新的觀影感受。
也許就必須從相對於其他三位韓國當代揚名國際影壇的導演(若加上金基德算 四個)風格的鮮明,相較之下明顯朴贊郁作品較難以歸類,硬要說的話,追求某種「異色詭情」,於是在影像上表現更加不受拘束(比起同樣題材難以歸類的奉俊昊比較會有更多的寫實感畫面)。
《分手的決心》前段在「可以更自由」的在音畫的節奏性當中,偶爾放慢腳步插入角色動作與性格甚至帶點喜感的氛圍,並在韓國電影擅長的犯罪懸疑劇本脈絡下,快速的交代案件處理步驟。同時又必須抱著電影只看一遍的新鮮感,面對突如其來的快速轉換的劇情(如男主角忽然面對其他案件),導演利用繁複的音畫組合展示不同時空的疊合、交錯,技術性的表現敘事上新的可能性,在前段「可以更自由」的含糊、曖昧,如迷霧般,而到了電影中後段主控權漸漸必須讓渡以內容為主,無法擺脫劇本上繁雜,與電影時間上積累,必須讓觀眾「看懂」,讓人入戲進入男女主角的情感糾葛(註)。
電影設定位於海邊核電廠城市-梨浦,霧都。片尾刻意打造在霧中的陽光感,暗示著男女主角的關係。
男主角因為辦案失眠,睡不著的夜晚乾脆去跟監辦案,從電影一開始某種科學、醫學的數字感敘述無非是透露出男主角的中年危機。懸疑犯罪電影框架中若失去了刑事案件,像是等同於告老還鄉,失去活力。而警察與嫌犯之愛,就如同導演作者對於創作的關係,除了像是男主角一樣陷入工作與愛情的中年危機。《分手的決心》或許藉由東亞歷史脈絡下,以來自中國女子的謎樣感,解構已經成為當代韓國電影傳統的懸疑犯罪電影類型,甚至像是宣告它的中年危機。
(註) 也許《失控救援》(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是一個比較好的對比,在強調音畫的感受性與點到為止的內容,成功地利用情節與情節之間強化了影像和聲音的感受性,以至於模糊了形式與內容的疆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小在工廠噪音和隨手亂丟垃圾的都市景觀中成長。陰錯陽差成為半生不熟的視覺設計師、短片導演、攝影師等多重業餘身份。後來進入藝術學院成為藝術家之後曾獲得一些獎項,藝術作品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台灣各地與新加坡、印尼展出,現為藝術家/自由影像工作者。喜歡看電影或在街頭閒晃,並在沒有身份時的空閒時刻寫些文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