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傳統意義上限於從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割採下來的樹脂,包括新鮮樹脂及其加工製成的塗料)的乾燥過程是由漆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使漆從流動狀凝固成固體,雖然叫做乾燥,但是漆酶的催化條件需要水分,所以髹好的漆器會放在蔭室裡控制空氣濕度和溫度來幫助漆的凝固。
髹,一個少見的字,意思就是將漆塗在物體上。[1]
蔭室,是專門用來乾燥漆器的房間,不管是髹漆、下地工序的貼布、刮漆灰;只要沾上了漆就是放進這裡乾燥。若沒有空房間作為蔭室也可以用蔭箱代替,其實就是個大箱子並在裡面裝上可活動的層架(方便調整擺放空間),通常會在底部放水盆,功能就是遮風並維持濕度也阻擋環境中的灰塵,尺寸大概有碗櫥、冰箱、衣櫃甚至壁櫥那麼大,小一點的也可以用整理箱,並在裡面掛上濕布[2]。另外也有聽過用窨房這個字,窨與蔭同音。[3]
我們來看看實際的蔭箱。這是在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裡的一間教室裡拍攝的。
下面來看《蒔繪.王清霜 漆藝大師的綺麗人生》書中介紹蔭箱的圖片,根本就一模一樣。這本書已經絕版,買不到了,有幸從漆藝資材行老闆那購得,想到中文的漆器資料一直都很少,在提到相關話題時,把內容從絕版書籍裡摘錄出來,才能讓資訊不被埋沒在私人藏書和圖書館裡。
要做漆當然要有蔭箱(不然也要有蔭室),左圖是我的第2座蔭箱,其實原本是自製的衣櫃,後來沒再用了,才被改造做成了蔭箱。
回到漆本身,乾燥的漆不可避免的會有變暗沉甚至變黑的情況,乾燥速度越快越嚴重,這也是限制漆器製程時間的重要因素。而漆在乾燥之後放置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會有回色的情況,會恢復些許明亮顏色或是恢復透明,這挺神奇的~
上圖這件手環半成品的外側和內側是用同樣的色漆塗裝,明顯看得出外側放得較久的顏色較綠,是接近原本色漆的顏色 ; 內側顏色發黃偏暗是,剛剛畫上的。
這塊木頭在製作漆器流程的第2個步驟,給木胎塗上生漆,乾燥的第一天整個黑掉,不過我覺得這種低調的光澤很有意思,然後我就去做其他事情了,在被我放了5個月後居然變得較為透明,呈現出了深褐色!
2023/8/16新增並更新一些內容和修改標題。
參考資料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十時启悅、工藤茂喜、西川荣明 著,吳珍珍 譯,化學工業出版社。
- 《漆器,是不是已经从我们日常生活里消失了?【中国漆器简史·漆器的发源与工艺变革】》,文化遗产搬运委员会,嗶哩嗶哩彈幕網。
- 《蒔繪.王清霜 漆藝大師的綺麗人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