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從Python認識資料結構(五).堆疊

本章節介紹第二種資料結構 - 堆疊( Stack )
本章節介紹第二種資料結構 - 堆疊( Stack )
大家好,本章會介紹以Python語言來實作第二種資料結構 - 堆疊(Stack),堆疊的概念很簡單,就如同疊盤子,通常會依序一個一個往上疊高,如果要取出時,也會拿最上面的那個盤子,這樣的形態我們將它命名為後進先出(Last In First Out),最早被放置的盤子放在最底下,越晚被放置的盤子則越靠上,而且會被優先拿取。

5-1、堆疊的基本操作
在Python語言中,堆疊的實作會與陣列相同,分別可以以靜態結構-串列(List)和動態結構 - 鏈結串列(Linked List)來建構。首先我們先來介紹堆疊的幾個基本操作。
  1. 創建(create):顧名思義,建立一個新的空堆疊
  2. 新增(push):將資料放入堆疊中,該資料會成為最頂部的資料
  3. 拿取(pop):將最頂部的資料移出
  4. 是否為空堆疊(isEmpty):用來檢查某堆疊是否為空
  5. 是否為滿堆疊(isFull):用來檢查某堆疊是否為滿

5-2、以串列方式來建立堆疊
以串列來建立堆疊的方式十分簡單,首先設計一個變數用來判斷目前堆疊內的資料儲存高度,我們選用top這個變數來儲存,並在創建新堆疊時將top變數賦值0,代表目前沒有任何資料。如同我們在陣列實作時的情況,若所需儲存空間未知,透過串列方式所建立的堆疊會造成記憶體空間的浪費。為了讓讀者們更了解堆疊的內容,我們直接定義幾種不同的函數來實作堆疊。
  • 是否為滿堆疊(isFull):為了避免資料新增時超出堆疊上限,我們必須先判斷當前堆疊是否已為滿堆疊,做法為判斷top和max之間的關係,如果top大於max,代表堆疊已滿,此時便不可再加入任何資料。
  • 新增(push):新增資料前要先判斷完是否為滿堆疊,若否,則可將資料放入堆疊中。做法為list[top]=欲新增的元素,新增完成後要將頂端往上疊,所以還要再讓top=top+1
  • 是否為空堆疊(isEmpty):為了避免拿取資料時發生錯誤,我們也要避免在空堆疊中發生拿取的命令,故我們判斷當前的堆疊情況,此時我們同樣可以運用上面提到的top變數,當top等於0時,代表當前沒有任何資料,也就是堆疊為空。
  • 拿取(push):拿取資料前同樣要判斷堆疊是否為空,若否,則可取出資料。與新增做法雷同,拿取的話可用Python內建的語法pop,做法為list.pop(),最後再將top=top-1

5-3、以鏈結串列來建立堆疊
同樣的,若要以鏈結串列的方式來建立堆疊,我們一樣要和實作上述的功能,不同的是,因為我們採用動態結構,不用事先給定記憶體空間,所以無需設計isFull這個函數,因為鏈結串列中並不會有滿堆疊的情況發生。
我們同樣設計top變數來儲存堆疊狀況,預設None代表目前沒有任何資料節點,當有新資料進入時,將新資料的next屬性連接到top,完成新資料堆到頂部的設置,接著再把top改為新節點位置,如此一來便完成了push的功能。
pop同理,我們只須將top改為top的next屬性指向的節點位置,也就是將top下移一層,此時雖然我們沒有刪除最上層的節點,但也透過刻意丟失的技巧將最頂部節點移除,完成pop的功能。
以上部分就是Python中建立堆疊的方式介紹,因為堆疊的實作與陣列很像,部分細節就不再贅述,下一節我們會介紹堆疊的應用,有任何問題歡迎寄信至我的信箱或於底下留言和我討論。

參考書目
  1. 圖解資料結構 - 使用Python(第二版)
  2. 圖書演算法 - 使用Python
  3. Python3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第二版
  4. 精通Python (第二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