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上革命者—瑪莉官(Mary Quant)

    「時尚的要義在於為每個人提供潮服。」—瑪莉官,1966年。
    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最近的展覽《瑪莉官:時尚革命者》,回顧英國時尚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的時尚風華;書店也剛好推出他的作品集與回憶錄,或許該藉由此次展覽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我也剛認識的設計大家。
    此次展覽橫跨英國時尚設計師瑪莉官從1955年至1975年二十年創作生涯中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品,並展出超過120件服飾、時尚玩偶、化妝品、照片及時尚雜誌等原件,完整呈現瑪莉官如何創造並定義往後數個世代的時尚風格。
    藉由此展覽,將回溯至1960年代,瑪麗官是如何透過服裝設計反映社會的型態。對他而言,時尚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權力去定義什麼是時尚。在展覽中,我們將回顧瑪莉官從實驗性質的服飾店「芭札爾Bazaar」,到同名品牌「瑪莉官」以鮮明的小雛菊商標席捲全球的過程,並可一睹其如何為戰後英國塑造出前瞻、創新的形象。
    同時亦可感受到她以代言大使之姿穿著自身設計,並趁勢運用當時消費與媒體的爆炸性增長,帶動了迷你裙、褲襪、背心裙等風潮,成為當時的創意領航者以及全球職業女性的楷模。最重要的是時尚如何介入社會跟文化,而不僅僅只是流行的代名詞。
    有別於其它國家巡迴展的展場設計,北美館在這次展覽中,首當其衝將瑪麗官在1955年開設的實驗性精品店做為展場入口,彷彿像是一個時空隧道,引領大眾一步步重返自由反叛的年代。
    回溯瑪莉官的童年,1930年出生於倫敦近郊的她,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家人被迫撤離到四十公里外的鄉村。她在自傳《Quant by Quant》中,曾描述在如此風雨飄搖的時局,她反倒覺得刺激,下課後與弟弟呼朋引伴到處玩耍,享受無比的自由;也提到她年幼時就愛上縫紉,喜歡簡單、有型的服飾,對當時公式化、華麗繁複的成人衣飾則感到抗拒。
    二戰結束後,1955年,瑪莉官、普倫凱特.格林與麥克奈爾三人承租了國王路街角一家店面,合夥開業精品服飾店「芭札爾Bazaar」。瑪莉官翻轉英式時尚和傳統,以服飾挑戰階級制度與性別常規,如將維多利亞時代的荷葉邊、立領、燈籠褲和印花重新運用;或是將紳士西裝或軍裝所使用的剪裁或面料,誇大演繹成輕鬆有趣的女裝,其中,她最著名的就是讓「迷你裙」成為女性解放的國際象徵。
    不只在英國爆紅,她也逐漸在美國找到客群。她為美國最大連鎖百貨之一「傑西潘尼百貨公司」(J.C. Penney),設計出以無袖連身裙和派對洋裝為主的「切爾西女孩」(Chelsea Girl)系列。瑪莉官並非只設計迷你裙,她也時常與不同品牌合作。比如說與關注PVC材質的「短吻鱷魚牌」(Alligator)合作的雨衣(1965-67),以色彩繽紛的斗篷、拉鍊、對比色的衣領與袖口,成為六零年代的經典設計。她也曾經與玩具產業攜手創造黛西娃娃及迷你版瑪莉官服飾、家居飾品設計,以及推出美妝產品系列,打造屬於她的時尚宇宙。
    如果看到這裡你還沒有對他產生興趣?那最好還是趕快在展期間去一探究竟,或是找個下雨的午後去書店裡翻一遍他的故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