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

含有「北美館」共 9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北美館地下一樓,一個冷門的展場,被孤零零的幾束光吸引,然後走進更黑暗的展間。 像走進村上春樹的《刺殺騎士團長》描述的異世界,眼睛拼命抓住蜉蝣的微光、屏住呼吸,深怕一不小心打擾了什麼。 繼續向前,穿越甬道,來到另一個展廳,中央的平台上隱約可以辨識幾個人或坐或倚,軀體的形狀隱約可見,彷彿自體發光
Thumbnail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2024/10/12 - 2025/02/02   這展覽已經結束了,我現在才寫是因為,太精彩又太難寫了,寫一點點好了。   打從展覽一開始,Threads上的網友大聲疾呼,一定要去看喔,又附上精采絕倫的說明和美圖,我老早就寫在行事曆,等考完試要去看,
Thumbnail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Thumbnail
5/5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這幾天,偶然跟朋友聊起北美館德國觀念藝術家/攝影師/雕塑家Thomas Demand「歷史的結舌The Stutter of History 」個展,才發現原來我們是少數超幸運搶到票,有機會親自聽他超詳盡2小時導覽的幸運兒。我簡單整理一些當天導覽時,本人親自補充、展場沒有說明的細節!
Thumbnail
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能想到用紙雕表現稍縱即逝的永恆,真的很讚😎
Thumbnail
上個月,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裡,欣賞了最近北美館展出的「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畫展,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膠彩畫」這個名詞。 北美館這次的主題色系,是藍、白、紅、綠的元素組成,也是種舒服的混搭色調。尤其館內的大片落地窗,倒映著館外紅色的裝置藝術影像,很喜歡這種美感。可能是因為地
Thumbnail
以前不知道膠彩畫是新名詞,欣賞時也不知道他們做工繁雜,我真是辜負那些創作者了,感謝氣泡水及時介紹。😄 喜歡聽藝術家的創作發想,謝謝氣泡水分享影片,筆記幾句嘍:從大自然找靈感;關懷我們自己的土地、風景、人文;創作的題材也回應到自己的生活。❤️
「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是一場探索電影與當代藝術交界的實驗性策展,在「美術館內的電影院」這個場域中,電影與當代藝術生成了新的意涵,觀眾也在此一交互關係中,選擇了自己與影像/空間的距離,於是電影與藝術的邊界,就在觀者不斷重新定位下得以重新建構,打開了影像與藝術之間更為寬廣的視野與詮釋。
Thumbnail
北美館目前展出膠彩畫展《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到2025.2.2為止。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一開館就到北美館,體驗膠彩畫大展的「膠彩自習室」中的公眾活動《第八節課-膠彩畫體驗活動》,沒想到大排長龍!體驗入場時就要選好想自習的作品,不同的畫作顏色也不一樣,我們選了看起來比較好入門的《睡蓮》,畫家是鄉原古統,領了畫筆跟色盤後就入場。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