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
含有「北美館」共 1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𝓐𝓻𝓽
2025/11/15
【展覽】整片天空都是他的畫布|北美館《懷德樂美—倪蔣懷紀念展》
因為當週還看了透納,深深有感吸引自己的從來不是技巧,而是和藝術家的共鳴。倪蔣懷描繪的場景貼近我在台灣的生活經驗,色調是那種有濕氣感但又有點浪漫的氛圍,讓我整個人看得心曠神怡。
#
倪蔣懷
#
台灣美術
#
北美館
8
留言
偶希都理
2025/11/05
【臺灣旅遊・展覽】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
【2025台北雙年展 地平線上的低吟】 彙集來自全球37個城市、72位藝術家的作品,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正式開展了! 其中,更包含台北雙年展委託創作與現地製作的全新之作,作品涵蓋繪畫、雕塑、錄像、攝影和表演等。
#
地平線上的低吟
#
2025台北雙年展
#
台北雙年展
8
留言
12
2025/10/31
奧拉弗 • 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謝謝埃利亞松,我有好好好奇!
#
北美館
#
展覽
#
藝文展覽
1
留言
12
2025/10/30
蔡咅璟《帝國的標本》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喜歡日本?」
#
展覽
#
藝文展覽
#
殖民歷史
3
留言
紀錄與收藏
2025/10/09
屢遊記:北美館
我一個理工宅男,會接觸藝術,主要是因為我的女王,也就是太座大人。 其實女王在大學念的是會計,說起來也是個相當一板一眼的學科。當年進入職場後,幾經輾轉,在好朋友推薦下,用業務的職缺進到了一間當時台北藝術圈頂級的畫廊裡面,除了接待貴賓還可以一邊協助做點會計的工作,這應該是當初她可以進入這個行業中頂流的
#
藝術
#
展覽
#
美術館
3
留言
Diane Yang的沙龍
2025/09/25
「懷德樂美」--是水彩畫高手、也是藝術活動推手的倪蔣懷
他,是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他,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將親身得來的所見所思化為畫。他是倪蔣懷(1894-1943),生於大日本帝國殖民下的臺灣台北市公館、逝於瑞芳街。短短近50載的人生,他勤學作畫,抱著終生未竟的留學夢、為顧及現實轉身投入礦業、卻難以忘情繪畫、抓緊工作餘暇以畫筆記錄他親身踏訪的一切...
#
倪蔣懷
#
水彩
#
北美館
9
留言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2025/09/22
延延聊電影|喜樂的藍是如此深不可測:從《藍》到《王洛埃,未竟之作》看1990年代男同志愛滋病族群|經典電影 X 金穗短片
筆者我特別挑選出這兩部作品,來談論1990年代愛滋病男同志的生命故事。首先是台北市立美術館「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選映了德瑞克賈曼導演的遺作長片《藍》,該片講述這位未曾隱瞞罹患愛滋身分的藝術家,「聽取」他如何面對愛滋的最後晚年。另一部作品則是來自金穗影展選映的加拿大紀錄短片《王洛埃,未竟之作
#
藍
#
德瑞克賈曼
#
王洛埃未竟之作
1
留言
Ilin的沙龍
2025/09/19
台北展覽推薦|《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觀展心得筆記|北美館
為什麼展覽題名是「你的好奇旅程」呢?因為是以觀眾為主體,所以主詞是「你」,因為「好奇」去參與所形成的這場「旅程」,不僅是讓觀者在作品間移動,而是讓你在每一件作品之間打開感官的過程。
#
展覽
#
北美館
#
你的好奇旅程
2
留言
文字避風港
2025/09/18
展覽|《你的好奇旅程》奧拉弗 · 埃利亞松
走進北美館的《你的好奇旅程》這場展覽,看著藝術家奧拉弗 · 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作品中放大了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宛如走進一座大型的顯微鏡,而觀展的人們也與展品一起產生互動,甚至有許多我們日常沒有想像到的作品表現,在每個作品之間,經常會給我不同的驚喜與體驗。
#
文字避風港
#
動態
#
展覽
4
留言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5/09/11
釀藝評|沉浸/沒於聲濤中的歷史記憶: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及《沉沒的聲音》演出
作為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的其中一個線下計畫,「沉默的聲音」不只運用混合實境、多人連線與混音控盤等技術,來將水下考古中知識生產中的美學原則放入前景。科學圖像作為引發科學實踐而非讓人停留玩味的媒介,呼應著「虛擬實境」介於操作執行與觀看之間的性質,叩問著傳統觀影習慣在數位科技的環伺下如何誕生出新的未來。
#
釀電影
#
釀藝評
#
藝術評論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