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表示,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當腫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自己摸到硬塊;部分患者會發現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若乳癌長在乳頭附近,乳頭可能會凹陷,導致雙側乳頭不對稱;若乳癌侵犯皮膚,皮膚可能發紅、像橘子皮。假使乳癌已經轉移到淋巴結,患者可能在腋下摸到硬塊,但這些都是二期以上較晚期的乳癌。
張金堅醫師表示,愈早期的乳癌患者,預後愈好,所以乳房定期檢查很重要,患者有機會在連手都摸不到異常的時候就偵測到乳癌,及早接受治療。 「篩檢」和「診斷」不一樣,「篩檢」是在沒有症狀的時候接受檢查,「診斷」則是在已經出現症狀或摸到硬塊時才去找醫生。台灣的
乳癌 篩檢是從45歲開始,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如果有乳癌家族史就提前到40歲,由政府提供免費篩檢。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張金堅醫師指出,目前乳癌治療方式相當多元,有的會先開刀,有的會先用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再接受手術。術後再視狀況安排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等。 在20幾年前,患者的乳癌的病灶都較大,必須切除整個乳房,現在醫師會希望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患者才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
針對腋下的淋巴結的部分,在過去治療一律是做淋巴結廓清術,腋下淋巴結切除後,手臂淋巴液回流較不順暢,可能導致手臂淋巴水腫的併發症。另外,進行淋巴結廓清術亦會影響部分感覺神經,患者術後腋下會有麻木的感覺。
醫師會先在皮下注射同位素或染劑,這些藥物會順著淋巴管流到腋下淋巴結,協助我們找出淋巴回流的第一站「前哨淋巴結」,若「前哨淋巴結」化驗起來沒有癌細胞轉移,就無須進行淋巴結廓清術,以減少患者淋巴水腫的機會。 除了手術外,乳癌治療還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等。若癌細胞具有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若是癌細胞具有過度表現的
HER-2 ,可以使用標靶治療。隨著醫學進步,乳癌治療越來越精準,幫助患者達到更好的預後。
乳癌治療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張金堅醫師解釋說,手術的副作用與手術範圍有關,切除的範圍愈大,乳房愈容易變形、胸前疤痕較明顯、腋下淋巴結廓清可能導致手臂淋巴水腫,胸壁或腋下會有麻木的感覺。患者術後還可能遇到出血、傷口感染等併發症。 輔助性化學治療是患者最關心的部分,因為化學治療藥物是消滅體內殘存之癌細胞,以避免生長快速的癌細胞持續擴散,所以在治療的同時會對其他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例如毛囊、腸道黏膜、骨髓細胞等,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後可能會掉頭髮,對腸胃道、小腸刺激較厲害,可能噁心嘔吐,若大腸受到影響,可能會拉肚子等副作用。
接受化學治療的癌友要格外注意對骨髓細胞的影響,因為骨髓細胞負責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患者的白血球會降低,容易發燒、受到感染,若導致敗血症可能有生命危險。若紅血球減少,讓患者
貧血 、虛弱,血小板降得太低可能會有出血的狀況,癌友都須事先了解跟預防。 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肝臟功能,治療期間也要小心監測。患者末梢神經受影響、手腳發麻是常見的症狀。由於有些藥物會影響皮膚,有時還會出現皮疹、破皮。由於會產生許多不適的副作用,所以部分患者不願接受完整的療程,這是相當嚴肅且令醫師擔憂的問題。在治療期間,醫師會更關心癌友身心狀態、小心審視了解,即時治療處理。
營養補充從治療前就開始! 張金堅醫師指出,化療期間癌友會面臨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等營養流失狀況,所以在吃的方面更為重要。 特別提醒乳癌病患,因為治療期間食慾受到影響,往往吃得比平時少,在「治療前」就須開始補充足夠的營養,包含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 接受治療期間癌友營養支持很重要,醫師建議只要吃得下就要吃,盡量由口進食。若有上吐下瀉的症狀,醫師會使用藥物減緩不適,倘若真的吃不下,就需要靠點滴來補充營養素、水分、電解質等。必要時,醫師會透過血液檢查,如檢查血液中的白蛋白、球蛋白來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
營養狀況佳,治療過程較順利 為了提升照護品質,現在醫院都有乳癌多科團隊,成員包括腫瘤外科、腫瘤內科、病理科、放射科、藥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等。營養師會協助了解病患身體狀況,並依照需求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各種特殊營養品,像是選擇有人體臨床實驗的小分子褐藻醣膠、魚油、精胺酸、核甘酸、麩醯胺酸等。其中褐藻醣膠近期常被癌友討論,屬於海中多醣體,可做為營養輔助。台灣醫療團隊近年針對小分子褐藻醣膠有許多相關臨床實驗研究,可能有助調節生理機能[1],對於食慾及體力的也有所幫助。 醫師建議,在適當時機使用特殊營養品,對患者會有幫助,但皆屬輔助性質,重點還是正規治療,該開刀就要開刀,該化療就要化療。
癌症治療期間蛋白質流失快,因為蛋白質、氨基酸都是組織在修復時候的重要原料,患者的肌肉較容易萎縮,甚至出現所謂的肌少症。營養狀況佳的患者,治療過程會比較順利,除了身體恢復比較快,免疫力也比較好。我們都鼓勵患者要營養均衡,也要多多運動。
乳癌的治療過程不輕鬆,乳癌防治基金會是患者的避風港,能給予患者、家屬包括治療前後、生活調適等各方面的協助與輔導。 張金堅醫師更進一步解釋,我們在乳癌防治基金會看到許多正向、樂觀的生命鬥士,不向癌症低頭,勇敢抗癌,我相信當我們面對陽光的時候陰影就在背後看不到,我們會繼續陪伴他們,也替他們喝采! 參考文獻:
1. Wu S.Y. Brown Seaweed Fucoidan Inhibits Cancer Progression by Dual Regulation of mir-29c/ADAM12 and miR-17-5p/PTEN Axe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Cancer (U.S.A.),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