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全身都發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人聽到乾癬,直覺聯想到皮膚疾病,事實上,乾癬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病徵除了皮膚外,隨著體內持續發炎,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影響。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監事暨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林揚志醫師指出,乾癬常見的共病除了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三高外,還包括乾癬性關節炎、虹彩炎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病症。研究發現,約三成乾癬患者可能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另也有少數會誘發虹彩炎症狀,甚至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
一般判斷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可從指甲上來評估,若乾癬患者指甲出現一些小坑洞的點狀凹陷,即有高風險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指甲變化是徵兆

林揚志醫師表示,乾癬是因體內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皮膚,導致皮膚出現紅色斑塊、脫屑,這些免疫細胞也可能攻擊關節、眼睛、腸道等器官,因而出現各種共病。乾癬性關節炎早期症狀如指甲凹陷、早上起床時下背痛、下床或走路腳跟有壓痛感、手指關節僵硬等,甚至指尖與指節的關節會腫痛,部分患者手指看起來像香腸一樣腫腫的;部分患者肌腱附著骨頭的地方也會開始疼痛。
有些患者是皮膚乾癬一段時間後才出現關節炎症狀;也有些人是先有關節炎才出現皮膚乾癬,兩者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若先出現皮膚乾癬才有關節炎,診斷上會較容易,因醫師可聯想到乾癬性關節炎。反之,若一開始先出現關節炎,皮膚尚無乾癬表現,醫師就需考慮各種關節炎的可能性,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且因乾癬性關節炎屬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需長期控制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關節變形。


及早治療,避免關節破壞變形


林揚志醫師解釋,目前皮膚乾癬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照光治療、外用藥,或口服藥、注射針劑等。乾癬性關節炎的第一線藥物為鎮痛消炎藥;第二線則是免疫調節劑,若皆無明顯成效,會建議患者選擇生物製劑。生物製劑除可改善皮膚乾癬症狀,避免關節變形,亦可同步預防關節、腸道相關共病。

免疫調節劑與生物製劑最大的差別,在於免疫調節劑可控制疼痛,但無法完全控制關節破壞,患者會感到症狀逐漸緩和,但其實關節的破壞仍在持續;生物製劑則是施打後可有效能阻止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會,治療乾癬同時保護關節。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若未及早治療,恐造成關節不可逆的永久性破壞,手指甚至連握東西都沒有辦法。
林揚志醫師回憶,曾有位職業駕駛的患者,因罹患乾癬性關節炎未積極治療,最終手部關節變形,連握住方向盤都很困難。建議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切勿輕忽症狀,應及早治療,降低日後失能的機會。屆時關節出現不可逆傷害,即使選用生物製劑,也無法讓受破壞的關節回復成原來的模樣。
生物製劑因費用昂貴,健保採有條件給付,乾癬性關節炎須經醫師評估病況後申請使用,若患者使用後症狀有改善百分之五十以上,仍可以繼續使用,不會因症狀改善就被停止使用。若僅皮膚乾癬,使用兩年後改善狀況良好,則無法繼續使用健保給付。 


冬季任意進補當心愈補愈糟糕

林揚志醫師提醒,國人愛進補,每每時序入冬,麻油雞及薑母鴨各類補品皆上桌,但上述補品皆含酒類,恐刺激免疫力,使病徵加劇,其他包含人蔘、靈芝、冬蟲夏草等藥膳,皆不適合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食用,不過偶爾補充綜合維他命及雞湯則不在此限。
最後,林揚志醫師鼓勵乾癬病友,乾癬雖無法治癒,但是透過遵循醫囑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搭配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並避免菸酒,仍可將病症控制得宜,維持生活品質。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全身都發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7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三十多歲的蕭先生,職業是一名駕駛,身為乾癬患者的他,由於病徵僅限額頭四周,平時以瀏海蓋住掩人耳目,倒也不以為意,直到近日正值籌備婚禮的倒數階段,他突然發指甲邊緣陸續出現紅疹,嚴重影響外觀及信心,蕭先生這才就醫檢查。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大腸癌手術是切除一段腸道與鄰近的血管淋巴等構造,然後將斷端接起來。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吻合處癒合不良、傷口、肺部感染或敗血症等,而這些都跟患者營養體力狀態有直接相關聯。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
「我最近運動時愈來愈喘。」林太太向先生抱怨。 林先生想了想,道:「心臟不太好時,容易覺得喘,運動耐受度也比較低,要不要到心臟科檢查看看?!」 林太太低頭看著自己的腳,道:「我這雙腳好像也有點腫,要看腎臟科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張金堅醫師表示,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當腫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自己摸到硬塊;部分患者會發現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若乳癌長在乳頭附近,乳頭可能會凹陷,導致雙側乳頭不對稱;若乳癌侵犯皮膚,皮膚可能發紅、像橘子皮。
今年三十多歲的蕭先生,職業是一名駕駛,身為乾癬患者的他,由於病徵僅限額頭四周,平時以瀏海蓋住掩人耳目,倒也不以為意,直到近日正值籌備婚禮的倒數階段,他突然發指甲邊緣陸續出現紅疹,嚴重影響外觀及信心,蕭先生這才就醫檢查。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大腸癌手術是切除一段腸道與鄰近的血管淋巴等構造,然後將斷端接起來。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吻合處癒合不良、傷口、肺部感染或敗血症等,而這些都跟患者營養體力狀態有直接相關聯。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
「我最近運動時愈來愈喘。」林太太向先生抱怨。 林先生想了想,道:「心臟不太好時,容易覺得喘,運動耐受度也比較低,要不要到心臟科檢查看看?!」 林太太低頭看著自己的腳,道:「我這雙腳好像也有點腫,要看腎臟科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張金堅醫師表示,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當腫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自己摸到硬塊;部分患者會發現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若乳癌長在乳頭附近,乳頭可能會凹陷,導致雙側乳頭不對稱;若乳癌侵犯皮膚,皮膚可能發紅、像橘子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髖關節炎的症狀包括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可能伴隨異常聲響。患者通常在早晨或久坐後會感到症狀加重,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所改善。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面臨肢體活動受限、行走困難、跛行,甚至出現雙腳長短不一的情況。髖關節疼痛的恢復時間視病情而定,可能從數週到數月不等。若為輕微疼痛,通過藥物治療及復健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中醫認為其成因與風邪、濕邪及血虛有關。本文探討中醫對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拔罐及中藥,並提供飲食療法與體質調理的建議,幫助患者瞭解如何預防及緩解癥狀。
疥瘡是由人疥蟎所引起,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會感染疥瘡 由於疥蟲夜行晝伏的特性,夜間活動增加,因此病人睡眠品質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因疥蟲在攝氏37度左右的環境
Thumbnail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圖/石孟潔醫師提供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特別是關節滑膜,導致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 鄭智文 醫師 “錐心刺骨的痛鑽過了層層的皮,像是火在燒“ 帶狀皰疹復發的原因,可能有:年紀因素、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力的藥物 初期症狀不明顯,疾病前兩、三天時,特色的”紅疹”及”滴狀水皰”尚未長出,病人有時會已感到觸電或燒灼的神經疼痛感。
【中醫治皮膚症,不只是皮膚】☝🧐 有位女患者與60多歲媽媽一起來看診。她媽媽由於好幾個月都😖全身過敏皮膚癢而來看診,服用中藥一個月左右,📝過敏指數IgG由原本📈居高不下的2000多❗(標準值100多),↘️降到大約400,皮膚癢也改善許多😌 這位40多歲女患者有癲癇病史,這幾年
1.     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最常見的成因,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很複雜,遺傳、免疫、環境都佔有重要角色。它是一種皮膚免疫反覆發炎的問題,並沒有傳染性。特定體質患者在受到內因或是外生性刺激下,會引發過於活躍的免疫反應,造成惡性循環。急性期的發炎會啟動第二型發炎反應(Type 2
皰疹性皮膚炎(eczema herpeticum)是我們在臨床很重要的皰疹病併發症。一般皰疹在臨床很常見,也不見得需要吃口服特效藥,但這個情形下建議儘速就醫完整治療
Thumbnail
最近的天氣實在讓人苦惱, 一來是服裝難搭配,二來是流感高峰期, 對於乾癬患者來說更是極其痛苦, 衣服頂多洋蔥式穿法, 但感冒卻也隨之而來... 光是最近... CC就感冒了將近2個月之久, 當然,我們乾癬怎麼可能會缺席呢? 感冒前腳一出,乾癬後腳立馬跟上啦! 真是一刻都不讓我好
Thumbnail
抓抓抓!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身高! 過敏性疾病如鼻過敏也會影響成長發育! 秋冬時節是過敏兒的好發時間!!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的一種,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一開始會失去光澤且乾燥,摸來有點粗粗的。如果乾燥部位持續變嚴重,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可能同時合併紅疹
髖關節炎的症狀包括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可能伴隨異常聲響。患者通常在早晨或久坐後會感到症狀加重,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所改善。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面臨肢體活動受限、行走困難、跛行,甚至出現雙腳長短不一的情況。髖關節疼痛的恢復時間視病情而定,可能從數週到數月不等。若為輕微疼痛,通過藥物治療及復健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中醫認為其成因與風邪、濕邪及血虛有關。本文探討中醫對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拔罐及中藥,並提供飲食療法與體質調理的建議,幫助患者瞭解如何預防及緩解癥狀。
疥瘡是由人疥蟎所引起,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會感染疥瘡 由於疥蟲夜行晝伏的特性,夜間活動增加,因此病人睡眠品質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因疥蟲在攝氏37度左右的環境
Thumbnail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圖/石孟潔醫師提供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特別是關節滑膜,導致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 鄭智文 醫師 “錐心刺骨的痛鑽過了層層的皮,像是火在燒“ 帶狀皰疹復發的原因,可能有:年紀因素、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力的藥物 初期症狀不明顯,疾病前兩、三天時,特色的”紅疹”及”滴狀水皰”尚未長出,病人有時會已感到觸電或燒灼的神經疼痛感。
【中醫治皮膚症,不只是皮膚】☝🧐 有位女患者與60多歲媽媽一起來看診。她媽媽由於好幾個月都😖全身過敏皮膚癢而來看診,服用中藥一個月左右,📝過敏指數IgG由原本📈居高不下的2000多❗(標準值100多),↘️降到大約400,皮膚癢也改善許多😌 這位40多歲女患者有癲癇病史,這幾年
1.     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最常見的成因,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很複雜,遺傳、免疫、環境都佔有重要角色。它是一種皮膚免疫反覆發炎的問題,並沒有傳染性。特定體質患者在受到內因或是外生性刺激下,會引發過於活躍的免疫反應,造成惡性循環。急性期的發炎會啟動第二型發炎反應(Type 2
皰疹性皮膚炎(eczema herpeticum)是我們在臨床很重要的皰疹病併發症。一般皰疹在臨床很常見,也不見得需要吃口服特效藥,但這個情形下建議儘速就醫完整治療
Thumbnail
最近的天氣實在讓人苦惱, 一來是服裝難搭配,二來是流感高峰期, 對於乾癬患者來說更是極其痛苦, 衣服頂多洋蔥式穿法, 但感冒卻也隨之而來... 光是最近... CC就感冒了將近2個月之久, 當然,我們乾癬怎麼可能會缺席呢? 感冒前腳一出,乾癬後腳立馬跟上啦! 真是一刻都不讓我好
Thumbnail
抓抓抓!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身高! 過敏性疾病如鼻過敏也會影響成長發育! 秋冬時節是過敏兒的好發時間!!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的一種,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一開始會失去光澤且乾燥,摸來有點粗粗的。如果乾燥部位持續變嚴重,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可能同時合併紅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