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90年代的一腔反叛熱血,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通常音樂類傳記電影都是以樂團或歌手本人視角展開,而《我們的英搖時光》(Creation Stories)以傳奇英國唱片廠牌 Creation Records 的創始人、身為老闆的艾倫麥吉(Alan McGee, Ewen Bremner飾)的自傳為底,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講述90年代英式搖滾(Britpop, Britsh Rock Music)樂壇的崢嶸。
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
細數從1960年代開始風靡世界樂壇的披頭四(The Beatles)和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1970年代的皇后樂團(Queen)和警察樂團(The Police)到1980年代的電台司令(Radiohead),英搖勢力席捲全球的魅力到了90年代初期崛起的綠洲合唱團(Oasis)和布勒合唱團(Blur)、到中後期的謬思(Muse)和酷玩樂團(Coldplay),90年代的英國搖滾樂壇式個怎樣的狀況?這部紀錄片體裁的電影將它所經歷的那段熱血叛逆的搖滾20年透過Alan McGee的第一手內幕講給你聽!
Alan McGee (1960 - )和由他一手發掘的綠洲合唱團(Oasis)
首先,這部電影的門檻實在的擺在那──英搖愛好者,或起碼得是個搖滾樂愛好者,否則以這部電影那可以說是"狂躁"的步調,很容易看得一臉茫然。同時期來說,我比較熟悉美國的搖滾樂團,英搖喜歡上的晚了些,因此樂團認識的實在不夠多,看電影時稍有吃力,撐到我終於認識的My Bloody Valentine(我的血腥情人節樂團)和綠洲合唱團時整個人在電影院忽然振奮XD 可惜沒多放些他們的演唱歌曲或是現場Live,果然,這是部以老闆視角描述的電影啊。
Creation Records Ltd (1983 - 1999)
談回老闆本人,艾倫麥吉是蘇格蘭人,年輕時代憑藉著一腔對搖滾樂的熱愛,即使口袋空空也與朋友兩人一起從格拉斯哥到倫敦為搖滾夢打拼。一起南下的朋友之後回了故鄉,他堅持著留了下來,認識了一群有著同樣搖滾信仰的新朋友,組成了樂團、更在1983年創立了獨立唱片公司Creation Records Ltd,挖掘出那個年代各類獨領風騷的搖滾樂團們,包括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Primal Scream, My Bloody Valentine, the Libertines 和其中最為知名、並把Creation Records聲勢推至頂峰的Oasis(綠洲合唱團)。雖然Creation Records隨著攀上頂峰後被世界級音樂唱片公司索尼音樂Sony Music(SME),但艾倫麥吉在英搖歷史上絕對擁有濃重的一筆,他也曾是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和英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UK)的音樂評論撰寫人。
Creation Records Ltd (1983 - 1999)
──好,輝煌的紀錄就寫到這裡為止,畢竟這部片更接近艾倫麥吉的人生自傳。一如現在許多搖滾樂相關的傳記片,璀璨時刻背後更多的是麻痺於藥物的時光,何況艾倫麥吉更主要的身份是一位老闆,比起擁有大把時間在舞台上嘶吼的樂團成員,他更多是跟金錢和各類人物打交道的經歷。
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劇照
電影一開始,帶著蘇格蘭口音的英文就直接了當的告訴觀眾:『傳記電影通常都會美化,而這部電影沒有,真實呈現。』──所以,接下來將近兩小時的時間,耳朵裡除了搖滾樂,就是各種髒話;這部電影完全沒遮掩地把艾倫麥吉藥物毒品濫用的情景和困於藥物作用後的各種副作用呈現出來,包括艾倫麥吉最終因為長期攝入過量藥物引發一系列恐慌崩潰的情形,以及後續的治療等等,都真實的還原給觀眾。
多虧了如此"誠實"的呈現,整部片給我的感覺真的就是各種稱得上狂躁的論述步調,整齣除了在觸及艾倫麥吉關於家庭的柔軟時才有緩和下來的趨勢,其他彷彿是泡在酒精、派對、藥物與音樂組成的迷幻池裡。
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劇照
在是一位"合格的搖滾反叛者"(a rebel, 是艾倫麥吉長掛在嘴邊的搖滾魂)的同時,艾倫麥吉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賭徒",從Creation Records創始之初就是以投入身家並且舉債的方式去經營,銀行借貸不了怎麼辦?沒關係,借高利貸繼續;終於挖到了熱門樂團開始有賺錢了,有大唱片公司來商談購買要答應嗎?不,那些大公司就沒安好心,即使賺得還是比不上投入的還是欠的,但我絕不允許搖滾樂變成商業公司的賺錢工具!即使到了2000年,還是將Creation Records給併入了SME,這之前的二十年"硬骨頭生涯"足以可見艾倫麥吉的叛逆精神。老天也在他豪賭了十年後次給了他一個"錯過末班火車"的契機,也是因為這個契機,讓他遇上了讓他徹底翻身的樂團,綠洲合唱團。
英國傳奇搖滾樂團, 綠洲合唱團(Oasis)
隨著在音樂界佔有了一席可被稱為傳奇的地位,艾倫麥吉也開始擴展向政治(聽著真有即視感)。他在1997年,被英國工黨(Labour Party)給相中,利用他和綠洲合唱團在當代青年文化中的影響力,在當時開展了一系列的做媒體宣傳,協助工黨順利拿下當年的壓倒性優勢,包括當時順利奪下首相之位的Tony Blair,這位首相年輕時也是個搖滾人,曾是搖滾樂團Ugly Rumours的主唱兼吉他手。電影中提到一段艾倫麥即受邀前往首相府邸謁見新任首相夫婦時,遇到了一位令他冷汗直流而且從此政治夢醒的可怕人物,電影中艾倫麥吉稱他為"英國最惡名昭彰的兒童強姦犯",然而原諒我已經不記得這位人物叫什麼了......而且查不到名字......因此這裡就不再過多敘述。(如果有誰查到了拜託跟我說一下)
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劇照
艾倫麥吉這部自述視角的劇情電影,在他緩步克服濫用藥物給他帶來的恐慌症,並在治療途中與從小不合的父親達成和解,解開多年心結的尾聲中結束。最後一幕,是艾倫麥吉回到格拉斯哥的家中,狂按門鈴也不見應該在家裡的父親來開門,終於獲得其門而入後看到的那一幕,是父親戴著耳機聽著艾倫麥吉年輕時創立的樂團的音樂,沉浸在音樂中的父親沒注意到兒子回家了,艾倫麥吉也無意打擾,只是微笑著偷偷放了張父親節賀卡在他手邊的小桌上。
其實我想,艾倫麥吉狂躁又叛逆的一生,也許是用來治癒和滿足他從小對於家庭父權下壓迫所產生的怒火,而等到艾倫麥吉步入了中年,父親也垂垂老矣,兩人終於卸下半生的針鋒相對,開始理解了彼此的世界,搭配綠洲合唱團的著名歌曲《 Wonderwall 》真的是再適合不過的ending。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I would like to say to you, but I don't know how

Because maybe
You're gonna be the one that saves me
And after all
You're my wonderwall"
── Oasis《 Wonderwall 》(1995)
( 圖片來源:IMDb與Google Images)

◆ 別忘了在下方的Liker拍5下手,支持一下這篇文章吧!
◆ 大多文章不會鎖付費,但要是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下方選擇【付費閱讀】,或【贊助】我、給我些鼓勵喔!
◇ 同步發表於 Matters 【衷零|觀劇觀影與原創】專欄
◇ 一些較短的觀影觀劇心得只會放在Instagram【@natvinger1989】,歡迎追蹤。
舞台劇、音樂劇、歌劇、舞台戲劇的觀後心得,主要目的是推劇推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lvis》(貓王艾維斯)在六月下旬登上大螢幕,然而上映僅一周過去場次就已銳減。這部屬於音樂歌舞類的傳記電影實在不會是觀眾的觀看首選,尤其上映在多部商業大片的夾縫中更是艱難......畢竟《Elvis》真的是一部十分值得到電影院看大螢幕去享受視覺和聽覺雙饗宴的好片。
《Elvis》(貓王艾維斯)在六月下旬登上大螢幕,然而上映僅一周過去場次就已銳減。這部屬於音樂歌舞類的傳記電影實在不會是觀眾的觀看首選,尤其上映在多部商業大片的夾縫中更是艱難......畢竟《Elvis》真的是一部十分值得到電影院看大螢幕去享受視覺和聽覺雙饗宴的好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藍調傳奇,The Bluesbreakers 樂團創始人以及搖滾名人堂成員—約翰·梅爾(John Mayall)於本週一離世,享耆壽 90 歲。
Thumbnail
Eagles,老鷹合唱團,美國洛杉磯的一支搖滾樂隊,成立於1970年代早期,至今共發行7張專輯與29支單曲。 老鷹合唱團是世界最暢銷專輯的美國樂團之一,已售出超過1.5億張唱片,包括銷售4200萬張的《Their Greatest Hits (1971–1975)》和3200萬張的《加州大飯店》。
Thumbnail
靈魂、放克、搖滾,這些標籤透露著70年代Disco的華麗,80年代的復古質感,但今天Turn專訪的主角不是什麼OG,他們是六位來自東京町田市的大學生團體—Billyrrom。
Thumbnail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倫敦藝術學院最具創意的團體肯定是Bonzo Dog Doo Dah Band,他們曾受邀在披頭四的電影《 Magical Mystery Tour 》中表演。1967年發行的《 Gorilla 》具有劃時代意義,樂團在前衛爵士樂的基礎上,加入了迷幻搖滾的元素,至今仍難以在音樂領域找到與其相似的作品。
Thumbnail
有些音樂能夠鼓舞人心,進而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從 1975 年到 1978 年,放克運動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在這四年高峰期間內,百樂門與放克瘋的眾多成員就像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來回交換靈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來彰顯黑人意識,他們承諾會用優質的歌曲 "好好對待你的耳朵"。
Thumbnail
本文介紹曾在80年代登上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前20名的25首重金屬神曲及其所屬的這十個樂團!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特色是強而高亢的嗓音、高度強化的破音電吉他solo、重拍及快速的貝斯與鼓點,是一種含有高爆發力、快速、重量感及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Thumbnail
介紹Kenny Loggins、Bruce Springsteen、Richard Marx、Bryan Adams、Huey Lewis、Rod Stewart、John Mellencamp、David Bowie、Corey Hart,這11位80年代知名的搖滾男歌手及其歌曲賞析。
Thumbnail
英國後龐克樂團 This Heat 的首張同名專輯,以其獨特的剪貼美學,成為建立後龐克、前衛搖滾和後搖滾流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表達了經濟危機、冷戰和環境危機的恐懼和壓抑。透過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將聽眾帶入樂團建構的末世景色,對另類音樂愛好者和考古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的聆聽體驗。
Thumbnail
藍調傳奇,The Bluesbreakers 樂團創始人以及搖滾名人堂成員—約翰·梅爾(John Mayall)於本週一離世,享耆壽 90 歲。
Thumbnail
Eagles,老鷹合唱團,美國洛杉磯的一支搖滾樂隊,成立於1970年代早期,至今共發行7張專輯與29支單曲。 老鷹合唱團是世界最暢銷專輯的美國樂團之一,已售出超過1.5億張唱片,包括銷售4200萬張的《Their Greatest Hits (1971–1975)》和3200萬張的《加州大飯店》。
Thumbnail
靈魂、放克、搖滾,這些標籤透露著70年代Disco的華麗,80年代的復古質感,但今天Turn專訪的主角不是什麼OG,他們是六位來自東京町田市的大學生團體—Billyrrom。
Thumbnail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倫敦藝術學院最具創意的團體肯定是Bonzo Dog Doo Dah Band,他們曾受邀在披頭四的電影《 Magical Mystery Tour 》中表演。1967年發行的《 Gorilla 》具有劃時代意義,樂團在前衛爵士樂的基礎上,加入了迷幻搖滾的元素,至今仍難以在音樂領域找到與其相似的作品。
Thumbnail
有些音樂能夠鼓舞人心,進而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從 1975 年到 1978 年,放克運動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在這四年高峰期間內,百樂門與放克瘋的眾多成員就像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來回交換靈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來彰顯黑人意識,他們承諾會用優質的歌曲 "好好對待你的耳朵"。
Thumbnail
本文介紹曾在80年代登上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前20名的25首重金屬神曲及其所屬的這十個樂團!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特色是強而高亢的嗓音、高度強化的破音電吉他solo、重拍及快速的貝斯與鼓點,是一種含有高爆發力、快速、重量感及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Thumbnail
介紹Kenny Loggins、Bruce Springsteen、Richard Marx、Bryan Adams、Huey Lewis、Rod Stewart、John Mellencamp、David Bowie、Corey Hart,這11位80年代知名的搖滾男歌手及其歌曲賞析。
Thumbnail
英國後龐克樂團 This Heat 的首張同名專輯,以其獨特的剪貼美學,成為建立後龐克、前衛搖滾和後搖滾流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表達了經濟危機、冷戰和環境危機的恐懼和壓抑。透過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將聽眾帶入樂團建構的末世景色,對另類音樂愛好者和考古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的聆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