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思裡尋詩:讀《風未曾預告——陽荷詩集》

在相思裡尋詩:讀《風未曾預告——陽荷詩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睽違十年,詩人陽荷終於出版新作《風未曾預告——陽荷詩集》。這是她第三本詩集,收錄其2004年到2014年十年間的作品,詩集之名取自詩作〈風未曾預告——給敬愛的父親〉,意味著陽荷對父親永恆的思念與情意。

在女兒眼中,父親是「大地的巨人」、是「守護妻兒的堡壘」,儘管父親已「隨風化成一縷輕煙」、「將生命睡成不醒的長夜」,陽荷仍然守在「夢的窗口」,追尋記憶裡父親的身影。詩作〈守候蒼白的夜〉,陽荷期盼辭世的父親能從「睡夢的邊陲」,為她打開一扇窗,讓她走進父親耕種半世紀的茶園,在「馨香的足印」中,找到父親一生的故事,詩人更希冀能把茶園旺盛的生命力傳遞給父親,延續父親的生命氣息。

踏訪南投故鄉老家,同樣喚起父女之間的牽繫,陽荷在屋內想起童年、想起「當年父親的慈愛 母親的溫柔」。〈老屋〉一詩喃喃說著:「一定有些什麼/是我不敢遺忘的/一定有些什麼/依舊藏在老屋裡」,這樣的信念,讓她在老家看見父親留下的大酒甕時,內在思緒不斷翻湧,於是她輕聲問道:「父親啊/是您把一生的愛與思念/偷偷的藏在甕裡嗎/是離別後/您要以一壺溫潤清涼的慈愛/慰我遙遙思念嗎」。〈一只老酒甕〉是陽荷想念父親的傾訴,也是父愛永存心中的表徵,正因為懷抱著父親一生的呵護,此刻方有睹物思人的悸動。

陽荷相信父親一定仍有許多想說的話、未說出口的愛,因此讓她在故鄉老家遇見那只陳年酒甕,懷念父親的她把老酒甕放在桌上,「不裝酒 不裝茶/只裝父親滿溢馨香的慈愛/與我日夕釀造的/思念」。木櫃裡每一罐與父親相關的茶葉,詩人也都捨不得拆封,詩作〈想念茶香〉末段寫道:「離別後/我把父親的愛/重新密封/讓它在歲月裡繼續發酵/在夢裡/回香甘甜……」對陽荷而言,每一片茶葉,都是「父親以一生的辛勤/親手烘焙的柔情」。與父親一生緊密連結的茶,是茶農父親留給女兒的最佳信物,「茶香的滋味」豈只是解渴的滋味,更是「思念的滋味」與「父愛的滋味」。

〈茶樹的心事〉與〈牽繫〉兩首作品將視角轉換到母親身上,「離別後/故鄉的茶園/成了父母情感綿密的牽繫」,每一棵茶樹都是母親「寄給父親最遠的相思」。母親並沒有因為父親過世的傷痛就荒蕪茶園,而是繼續「沿著父親的腳印/無怨悔地/向故鄉的茶園走去」,耕作夫妻一輩子扶持的記憶,把相思「重新翻耕成生命最深的印記」,讓茶園「重新擎起一片生命的翠綠」。陽荷堅信:「天上的父親/把愛化作溫柔的月光/照在故鄉的土地/照在母親每一根斑白的髮隙/也照進她溫柔堅韌的心瓣裡」。

面對父親遠行人世,母親「把傷痛埋在春天的泥土裡/把思念耘入耕種的土地」,陽荷則是「把疼痛與不捨/偷偷藏在心房」,在綿延的相思裡,寫下一首又一首的詩。思念之餘,陽荷的筆下總帶有一份對回憶的珍視與情感,詩人靈歌曾形容陽荷作品如「陽光下舒展的白荷」,展讀《風未曾預告——陽荷詩集》,你將發現,她的詩不只是沐浴在陽光下的花朵,更以相思為圓心,綻放出溫暖的光譜,吐露愛的重量。

——發表於《乾坤詩刊》第77期(2016年1月)

raw-image


avatar-img
李桂媚的沙龍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桂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