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視界——讀康原《逗陣來唱囡仔歌》6、7

發現新視界——讀康原《逗陣來唱囡仔歌》6、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等,例如〈日頭〉:


日頭出 天著光

阮離開 眠床

走去 樹仔跤耍


第一行的場景在天空,早晨剛升起的太陽,第二行轉為臥房內起床的我,第三行跟著我的移動,場景來到戶外的樹蔭下,彷彿詩中我就是被陽光叫醒,開啟一天的行動。

又如〈胡蠅〉:


一陣一陣胡蠅 颺颺飛

飛入碗底

白米飯 開烏花


第一行的畫面是一群又一群蒼蠅到處飛來飛去,屬於比較大範圍的描摹,第二行指出蒼蠅往碗的方向飛去,飛進碗的裡面,畫面聚焦在蒼蠅移動的路線上,第三行將鏡頭再往前推進,特寫飯碗,潔白的米飯上方多了蒼蠅,乍看之下像是黑色的花,此處用「花」來形容蒼蠅,而未使用灰塵、髒汙等負面意象,也展現了想像的美化。

〈山〉一詩則進一步銜接起外在景物與內在想像:


彼粒 懸懸的山

坐踮 濁水溪邊看

親像 叫阮佮伊做伴


第一行點出主角是一座山,第二行描述山的地理位置在濁水溪旁,並將山擬人化,形容山正在「看」,第三行轉入內心的想像世界,娓娓道出高山就像在呼朋引伴,尋求人的陪伴一樣,山當然不會講話,這樣的刻畫來自詩人的想像,發揮想像力來觀察週遭的事物,自然能開展出不一樣的想法。

康原認為:「囡仔的教學愛多元,而且先生愛用有創意的教學方法,啟示囡仔去自由思考佮創造」,寫給幼兒的《逗陣來唱囡仔歌》6、7兩冊正呼應著他的觀點,延續前幾集文字、圖畫、音樂相互搭配之特色,透過視覺、聽覺的饗宴,營造多元化的母語學習情境,不只是讓朗朗上口的囡仔歌融入生活,詩人更以文字為導引,帶領孩子藉由視角的移動,拓展視野,發現新天地。

——發表於《小鹿兒童文學雜誌》第12期(2020年12月)

raw-image


avatar-img
李桂媚的沙龍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桂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翻開吳晟詩集《他還年輕》,卷一前三首詩作〈一座大山〉、〈他還年輕〉、〈大鐵杉〉均以玉山為描摹對象,可見玉山之於詩人有其特殊性,本文嘗試透過三首詩作之析論,一探玉山作為自然景觀,結合了詩人的想像與情感,產生了哪些書寫的可能。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翻開吳晟詩集《他還年輕》,卷一前三首詩作〈一座大山〉、〈他還年輕〉、〈大鐵杉〉均以玉山為描摹對象,可見玉山之於詩人有其特殊性,本文嘗試透過三首詩作之析論,一探玉山作為自然景觀,結合了詩人的想像與情感,產生了哪些書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