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等,例如〈日頭〉:
日頭出 天著光
阮離開 眠床
走去 樹仔跤耍
第一行的場景在天空,早晨剛升起的太陽,第二行轉為臥房內起床的我,第三行跟著我的移動,場景來到戶外的樹蔭下,彷彿詩中我就是被陽光叫醒,開啟一天的行動。
又如〈胡蠅〉:
一陣一陣胡蠅 颺颺飛
飛入碗底
白米飯 開烏花
第一行的畫面是一群又一群蒼蠅到處飛來飛去,屬於比較大範圍的描摹,第二行指出蒼蠅往碗的方向飛去,飛進碗的裡面,畫面聚焦在蒼蠅移動的路線上,第三行將鏡頭再往前推進,特寫飯碗,潔白的米飯上方多了蒼蠅,乍看之下像是黑色的花,此處用「花」來形容蒼蠅,而未使用灰塵、髒汙等負面意象,也展現了想像的美化。
〈山〉一詩則進一步銜接起外在景物與內在想像:
彼粒 懸懸的山
坐踮 濁水溪邊看
親像 叫阮佮伊做伴
第一行點出主角是一座山,第二行描述山的地理位置在濁水溪旁,並將山擬人化,形容山正在「看」,第三行轉入內心的想像世界,娓娓道出高山就像在呼朋引伴,尋求人的陪伴一樣,山當然不會講話,這樣的刻畫來自詩人的想像,發揮想像力來觀察週遭的事物,自然能開展出不一樣的想法。
康原認為:「囡仔的教學愛多元,而且先生愛用有創意的教學方法,啟示囡仔去自由思考佮創造」,寫給幼兒的《逗陣來唱囡仔歌》6、7兩冊正呼應著他的觀點,延續前幾集文字、圖畫、音樂相互搭配之特色,透過視覺、聽覺的饗宴,營造多元化的母語學習情境,不只是讓朗朗上口的囡仔歌融入生活,詩人更以文字為導引,帶領孩子藉由視角的移動,拓展視野,發現新天地。
——發表於《小鹿兒童文學雜誌》第12期(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