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Man』是啥意思?戰士篇(下)

最近有一個影片吸引了我的注意。
知名的直播主XQC與硬漢網紅Andre Tate在一次直播當中討論到了一個問題,讓網民們炸了鍋:如果你和女友在二樓,樓下有人闖進來了,誰會下去查看?
XQC認為最有智慧的方式就是不下樓,或是兩人一起下樓;如果一定要有一個人下去,那個人不會是他,他的責任在於保護自己而不是保護女友。而Andre無法接受,因為他認為無論如何男人就是該下去,不是讓自己的女友面對危險。
讓我驚訝的是,現在大多數年輕網友支持的是XQC的論點─現在是性別平等的時代了,如果女性比我更強,為什麼不是她下去?
這倒也沒錯,如果我的伴侶是非常優秀的軍警、或格鬥經驗者、或是身體能力遠在我之上,她在這種場合確實會比我可靠很多。但我心裡就是難以接受。
性別平等的世代,讓我們以能力分工而非傳統的性別印象分工;在我來看,就像回歸了亞當夏娃未曾吃禁果前的狀態─性別平等、無分上下。
在許多情況下,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任何一件事都有多種不同面向,也會有其後果和影響。其中之一的後果就是,男人再度廢棄了神給予的職份─廢棄了自己身為男人、身為丈夫與父親、身為戰士的職份。女人也能成為優秀的戰士的事實,為何能作為男人不當戰士的藉口?
耶和華是戰士;他的名是耶和華。(出15:13)
身為神的兒子、繼承了神的靈的男人,怎麼能捨棄自己戰士的身分?戰士是一種身分、更是一種責任。當男人不再理所當然地把自己視為戰士,那個影響是毀滅性的。
在聖經中,以色列人經歷曠野的漫漫長路考驗、打敗了高大強悍的原居住民,終於征服了應許之地。然而對於受到『必勞而活』詛咒的男人而言,生活在號稱奶和蜜到處流的迦南美地,就像挑食小孩每天都泡在麥當勞,結局可想而知。他們的後代遺忘了自己的祖宗當年與那些邪淫的民族爭戰的歷史,反倒學習了當年祖宗們對抗的文化,變得和迦南人一樣,最後反過來被這些民族挾制。
在士師記第三章後半記錄著,以色列人被摩押王伊磯倫統治了18年,直到以笏刺殺了摩押王,並率眾反攻為止。經上記著說:那時擊殺了摩押人約有一萬,都是強壯的勇士,沒有一人逃脫。(士3:29)
有人注意到了嗎?之前在民數記,以色列剛從鳥不生蛋的曠野進迦南地的時候,12支派的兵力加起來有60萬;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後,照理來說人口應該增加了不少,結果居然被僅僅1萬人的軍隊吃死死18年?
仔細看士師記的後半有算到人數的戰爭:基甸的三百壯士對上米甸的13萬5千大軍之前,他召集了四個支派的軍隊,大概有3萬2千人。四個支派加起來3萬2千人?以前隨便一個最小的支派都有2萬人以上的兵力,結果召集了四個支派,才來了3萬2千人,最後還有2萬2千人被嚇跑。這絕不是因為以色列人口變少了。在撒母耳記下記錄了,大衛王在數點人口時,全以色列約有130萬的兵力,也就是說比起在曠野的時候,他們人口至少成長了兩倍。
這代表一件事:在士師記,以色列人口增加了沒錯,但他們的『戰士』卻變少了。他們遺忘了自己是誰,在安逸淫樂中,失去了身為男人、身為戰士的自覺。
以前,在進入迦南地之前,只要是20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就是戰士。每個支派的每個男丁,沒有任何藉口和理由,只要是拿得起刀的,就是戰士,要為自己的家族而戰。但是進入迦南地後,過著美好優渥的生活後,這些『男人』就不再當自己是個戰士;所以當有外敵入侵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挺身而出,以致讓那些僅占自己人口1/10不到的外族人,奴役挾制了自己的民族。
士師記中,紀錄了女士師底波拉中興的事蹟。以色列被迦南王耶賓挾制的時期,底波拉以先知的身分呼召巴拉率一萬戰士與耶賓的將軍西西拉決戰。
她打發人從拿弗他利的基低斯將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召了來,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吩咐你說:你率領一萬拿弗他利和西布倫人上他泊山去。我必使耶賓的將軍西西拉率領他的車輛和全軍往基順河,到你那裡去;我必將他交在你手中。巴拉說:你若同我去,我就去;你若不同我去,我就不去。(士師記第四章6~8節)
即使女先知以耶和華之名給了得勝的保證,巴拉的反應也只比咱們現在的年輕人好上這麼一丁丁─你跟我去我才去。
因巴拉的退縮,上帝把擊殺敵將的關鍵榮耀給了一個當機立斷補刀的婦女雅億。女人再一次成為失職男人的補漏網,好樣的。
雖然如此,士師記的第五章是底波拉和巴拉紀念此役所作的歌。歌中除了讚揚神與女性在此役的貢獻之外,也不忘一一點出、讚美那些願意出戰的人民。
那時有餘剩的貴冑和百姓一同下來;耶和華降臨,為我攻擊勇士。有根本在亞瑪力人的地,從以法蓮下來的;便雅憫在民中跟隨你。有掌權的從瑪吉下來;有持杖檢點民數的從西布倫下來;以薩迦的首領與底波拉同來;以薩迦怎樣,巴拉也怎樣。眾人都跟隨巴拉衝下平原;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定大志的。你為何坐在羊圈內聽群中吹笛的聲音呢?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設大謀的。基列人安居在約但河外。但人為何等在船上?亞設人在海口靜坐,在港口安居。西布倫人是拚命敢死的;拿弗他利人在田野的高處也是如此。(士師記第五章13~18節)
從詩歌中可以看見女士師對於戰士的感謝,以及對那些拒絕參戰者的無奈。底波拉並不希望讓女性替代男性的戰士職分;身為以色列之母,她期待的是這些安居靜坐的孩子們覺醒成為男人、成為戰士,就如她對巴拉的呼喊:奮起吧!奮興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