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堂漫想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都是因為林語堂先生。偶然看了《京華煙雲》電視劇,裡頭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竟是由甲骨文和《飲冰室文集》牽起的緣分。不曉得這是小說原就如此寫,抑或出自編劇的心思。只能說現今文藝青年比起他們的老祖父老祖母實在遠遠不及。用通俗的話說,少年仔把妹的手段,遜掉了,甲骨文才是王道。

​電視劇原著小說是用英文寫的。如果小說女主角姚木蘭真如電視劇裡那般,我不禁要猜想,林語堂先生在塑造人物的時候,多少理想化了點,而且這樣的傾向和創作語言或許不無關係。用英文給洋人介紹自己的母國,縱然惡的地方寫得婉曲些,善的地方多加筆墨寫得堂皇些,也無足深怪。

​該怪的是我這讀者有偏見,看不破文字迷障,總以為英文寫出來的中國必定不夠地道。是以老早知道林語堂先生這部大作,卻始終沒找來看。我愛的,是《啼笑因緣》的路數:「一個大平頭獨輪車,車板上堆了許多黑塊,都有飯碗來大小,成千成百的蒼蠅,只在那裏亂飛。黑塊中放了二把雪白的刀,車邊站著一個人,拿了黑塊,提刀在一塊木板上一頓亂切,切了許多紫色的薄片,將一小張汙爛舊報紙托著給人。大概是賣醬牛肉或熟驢肉的了。」書頁掩去了飛舞的蒼蠅,而牛肉的醬香與嚐所未嚐的驢肉滋味,不在舌尖、鼻頭,常在心頭。

​那天搜尋林語堂先生相關資料,中文注音打字卻輸出了個「淋雨堂」。這三字乍見惹笑,再看倒頗具錯有錯著的趣味,像是古人給居處、書室取的名字,比如「春在堂」什麼的。有陣子我胡亂讀前人筆記,讀過春在堂主人《九九消夏錄》。手邊中華書局版本將《消夏錄》同其他筆記三種並為一冊。〈點校說明〉提到:「這四種學術筆記,著眼點也都在正音讀、通訓詁、考制度、明古義上。」我翻來讀去,莫知所云,勉強有「消夏」之功的,是〈時於粽裏得楊梅〉一則,作者略事考證,點破一場誤會。蘇東坡等古代文人將意為「蜜漬瓜食」的「䊉」字誤作「粽」字,害我想成甜粽一類吃食,徒勞口舌多津。

​林語堂先生以英文溝通中西,於創作外還編纂辭典。我很好奇,當中可曾收錄「粽子」?這類蘊含一地風土的吃食,意譯後容易使外國人產生名實不符的錯誤期待,反不如音譯適切,讓他們從聽聞陌生聲響開始就有心理準備,帶著好奇和幾分疑懼嘗試異國吃食的色香味及質地,最終無論適口或難耐,都儲存成難以磨滅的記憶。

​我後來讀到〈八十自述〉一段特別有感受:「完成『當代漢英詞典』的工作不如降低血壓來得重要,甚至不如一張穩定的心電圖來得重要。想當年我曾為那部字典忙得廢寢忘食哩。」粽子本就並非天天享用;人至中年,為了「降低血壓」,鹹粽也好,有無楊梅也罷,更是念想比親嚐的時候多得多了。


民國一百○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初稿於府城,
一百一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修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2.1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2會員
187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南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於古人筆記注意到唐代有位富豪叫王元寶,其名直觀反映世俗想望,頗讓我懷疑是旁人所取渾名,本名反倒不傳。
Thumbnail
2024/09/03
於古人筆記注意到唐代有位富豪叫王元寶,其名直觀反映世俗想望,頗讓我懷疑是旁人所取渾名,本名反倒不傳。
Thumbnail
2024/08/11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2024/08/11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2024/07/05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2024/07/05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林傳甲所撰的京師大學堂講義對於「文學史」一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於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中國文學史由林傳甲所著,其第一本的地位在1930年代的文學史論述中有著基本共識。  
Thumbnail
林傳甲所撰的京師大學堂講義對於「文學史」一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於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中國文學史由林傳甲所著,其第一本的地位在1930年代的文學史論述中有著基本共識。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Thumbnail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