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中共財源面臨地產塌方和金融塌縮

作者:方涵
今年的中共「20大」,誰當船長、誰當大副已非重點,重要的是中共這艘破船在大風大浪中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對任何政權來講,錢都是支撐其運作的核心,當下中共財源的兩大核心——地產和金融都處在塌方和塌縮中。

地產流量塌方
房地產業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大陸第一大產業、經濟增長的引擎。 2021年銷售額超過18萬億,帶動上下游眾多產業鏈,對GDP的影響近20%。進入2022年,無論中共官方如何美化數據「喜迎20大」,中國房地產業出現了塌方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截至2022年8月,中國商品房的累計銷售額比2021年減少了3.3萬億,下跌28%,這已絕非正常的市場波動,而是行業崩塌了。按此趨勢,全年地產銷售額將下降5~6萬億,相當於中國GDP的5%,將完全吞噬中共2022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在宏觀經濟中,如有哪個變量能影響GDP的0.1%都是極大的,5%簡直是天文數字。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何當下中共各級政府政策頻出,銀行住房貸款利率幾次下調,一定要忽悠老百姓繼續買房了。由於中共政權合法性和GDP增長有很大關聯性,因此當下的房地產業的塌方已遠不是經濟危機,而是政治危機了。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從2019年7月到12月中共病毒爆發前,大陸商品房月度銷售面積(圖中藍色柱)和上年相比幾乎沒有變化,而月度銷售額(圖中桔黃色柱)增長在7%上下波動。到2020年2月中共封城防疫對經濟的影響顯現出來,商品房銷售面積直降40%,直到年底才恢復過來,但全年大陸的每平米房價還是一路上漲的。 2021年上半年由於基數效應和大陸實體經濟差,大量資金湧向地產業,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大漲,中共再加大力度打壓房地產業,2021年6月,中國第一大房企恆大集團的資金鍊斷裂,開始不斷爆雷,各地出現爛尾樓,民眾購房意願急劇消退。
2022年初,變種新冠病毒再次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傳播開,中共這次採用了更極端的、政治運動式的清零防疫政策,上海的各種花式清零做法和這一中國經濟火車頭的熄火,最終打爆了民眾的心態。 2~7月間大陸商品房成交面積從萎縮10%到28%,成交金額萎縮22%到34%,都呈現出猛烈下跌態勢。 2022年6月30日江西省景德鎮市恆大瓏庭樓盤的900多戶業主率先在網上曬出一份《強制停貸告知書》,聲明如果地產開發商不按期完成樓盤修建,將停止支付房屋貸款。此舉不但捅破了地產開發商挪用業主資金、令樓盤爛尾的膿瘡,也揭開了當地政府監管部門、開發商、銀行間相互配合的暗箱操作。數據估算顯示斷供涉及的銀行放貸金額超過9000億。截至9月底,全國已有涉及119個城市、343個樓盤的業主宣布將停止償還貸款。爛尾樓斷供事件,再次重創了大陸民眾買房的意願和對開發商、對政府的信任。中共依仗了20年的經濟增長的最大火車頭,在20大前戛然而止了。

地產存量塌方
中國地產業面臨的一個比今年銷售額下跌5萬億更可怕的問題是,當下大陸民眾的家庭資產中,70%被固定在擁有的房產中,有學者按市價估算,目前大陸居民房產總值在476萬億之巨,相當於中國央行發行的所有貨幣總和的14倍還多,如果這部分資產價值下跌7.5%,就將消滅中國家庭賬面資產35.5萬億元,這個數目相當於當前所有中國人家庭活期存款的總和!
決定房地產價格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人口。由於近年來的高房價、高生活成本、極端疫情防控,導致中國年輕人結婚、生育的意願急劇下降。 2019到2021年出生人口分別為1465、1200、1062萬人,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創下1949年以來新低。 2021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降至1.15,不僅低於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比嚴重少子老齡化的日本還低不少,比歐美低50%以上。 2022年上半年大陸出生人口523萬,死亡人口531萬,這是1959-1962年中共搞出的餓死幾千萬人的大饑荒後,中國人口再一次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死亡交叉」。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一旦人口出現下降,就幾乎無法使其恢復增長。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林采宜在2021年末表示,由於人口的減少,大陸地產行業已經進入黑鐵時代,已無復興的可能性。讓老百姓來承擔地產泡沫破裂的損失是難以避免的,但如果政府直接刺破房地產泡沫,會令動用了6個錢包才買上房子的民眾反應激烈,可以考慮讓房價10年下跌20%的緩慢方式,溫水煮青蛙,維持社會穩定。因為大多數人無法承受幾百萬剛買的房子,幾個月後就跌掉一百萬的心理壓力。
自2021年8月以來,中國商品房銷售的每平米均價已經從10425元跌到了9691元。和汽車、手機、食品等一般商品不同,這些商品價格跌的越多,進場買便宜貨的人就越多。而中國的房子由於具有很大的金融屬性,當它價格下跌時,抄底的人越少,接盤的人越少,價格下跌的越多,如此循環,直到跌無所跌。
所謂「十次危機九次地產」,存量房產價格的下跌,不但會引發經濟危機,還會對稅收和金融產生巨大和連續的打擊。

地方財政塌方
中國地方政府運行嚴重依賴賣地收入是個人所共知的頑疾。 1994年朱鎔基搞了分稅制改革後,地方政府要承擔很多行政事務,但稅收卻被中央政府大量收走,再用轉移支付返還地方,以此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缺錢的地方政府除了發各種數量不明的地方債外,最主要的補充財力的方式就是靠賣地。
2021年大陸地方財政收入11萬億,賣地收入就有8.7萬億,再加上和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2.1萬億,共計10.8萬億,佔了地方政府在中央轉移支付前收入的98%。當年杭州、佛山、南京、武漢、廣州、西安、貴陽、南寧、常州、珠海、溫州、昆明、長春等13個城市,賣地收入超過了政府稅收,比例最高達到140%,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已深入骨髓。
據財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1到8月份,全國賣地收入3.4萬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5%,少收了1.3萬億,是1987年以來最大的賣地收入跌幅。 8月15日,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稱,目前部份公務員和企事業職工收入下降要引起國家高度重視,有兩名公務員告知他,其收入減少近1/3。
6月29日《財新網》報導,中國東部沿海多地公務員陸續遇降薪潮,多地取消各類自設的獎勵性補貼,公務員工資下調幅度約兩至三成。深圳龍華區一位科級幹部估算,自己原來近37萬的年收入將減少20%以上;江蘇蘇南地區一名副科級幹部的降薪幅度大致為25%,到手薪酬減少約10萬;浙江寧波一鄉鎮基層科員此次被直接砍去佔其收入四成的獎金。
縱觀歷史,每到王朝末期,就會出現政府財政無法負擔龐大的官僚機構成本問題。當有權有勢的官員階層收入下降時,就會變著花樣地壓榨民間和商家來彌補損失,從而進一步打擊民間經濟和投資的信心,這樣使政府稅收更少,官員更壓榨,如此循環直至政權更迭。 8月27日中共央視報導,2021年10月,陝西省榆林市一家個體戶的芹菜在監管部門的抽查中被認定不合格,由於商家無法提供進貨單,被處以6.6萬元罰款,而這些芹菜的總銷售額只有20元。 2021年榆林市對小業主的50多起處罰中,罰款超過5萬元的就有21起,而這些罰款的案值只有幾十或幾百元。
當下不只是地方財政塌方,中央財政也入不敷出。 1~8月,全國稅收13.8萬億,比去年下降8%,全國財政支出16.5萬億,比去年增長6.3%,前8個月赤字2.7萬億。而政府彌補虧空的手段只有一個:印錢。 1~7月份,大陸地方和中央政府共增加政府債約4.5萬億,金融債1.6萬億,合計6.1萬億,平均每個中國人負擔近4400元。

金融塌縮
現在全球經濟發展都嚴重依賴借債,當下中國的政府、企業和個人借的錢超過343萬億,這才使2021年的GDP統計數據達到114萬億,只有中國債務總額的1/3。一旦社會上錢的總量或質量出現問題,就容易引發政府都無力解決的金融危機。
雖然中共痛恨房地產借款擠佔了流向開發高科技產品,反制西方卡脖子的資金,但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切切實實地幫中共撐大了社會上的融資總額。 2020年末,全國房地產企業當年新開工房屋面積22億平方米,正在施工的房屋面積近93億平方米,相當於全國城鎮常住人口平均每人10平方米。這一年全國房地產企業借錢的總額已經接近86萬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84%,房地產業相關銀行貸款相當於GDP的66%,全國居民的購房貸款餘額還有38萬億,可以說中國的社會融資規模主要是靠房地產一個行業撐起來的。
從2021年6月恆大爆雷,到2022年3月極端清零防疫政策在上海的實施,徹底打爆了大陸民眾對房地產投資的預期,中國的金融業突然發現,願意貸款建房和買房的人急劇減少,出現了日本野村證卷經濟學家辜朝明在其著名的《大衰退》一書中描述的,最終借款人消失的可怕局面。
從今年初開始,提前還貸就在中國流行了起來。大陸媒體報導,有位李女士在2019年以6.2%的利率,貸款186萬元買房,每月月供近1.2萬,其中利息佔8000多,考慮到當下投資基金和股票虧損不斷,存款利息不停下調,她決定提前還款80萬,這使她分期付款的總利息減少了111萬,比任何理財產品都值。
如果我們打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可以看到,中國央行的總資產從2022年2月以來下降了2萬多億,其中最主要的項目就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即央行借給大陸各商業銀行的錢。這說明央行雖然想方設法印錢給商業銀行,但商業銀行找不到那麼多申請貸款的人,從中央銀行拿的錢還得繳利息,不如直接把央行給商業銀行的錢退回去。這就是銀行業最不願意見到的通貨緊縮。
有人可能說中國的M2還在一直增加,錢沒少啊。對,這是因為中共政府在大力投資,令社會資金的流轉速度加快。算算中國排除流通現金後的貨幣乘數,已經從2019年初的8.7大幅提高到了12.4,說明中國央行正在用越來越少的真實資產,靠資金的快速周轉,吹起越來越大的貨幣泡沫,老百姓手上錢的含金量正在同比例下降。
社會上錢變少了,也就是通縮,帶來的大問題是,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會下降,企業收入下滑,進而選擇裁員縮減成本,社會失業率上升,民眾購買力下降,企業收入更加下降,民眾收入進一步減少,如果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經濟將面臨大蕭條。
通縮對資本市場帶來的問題就是股票、地產、債券等各種資產價格的下跌,借錢的人還款壓力變大(上面介紹了,目前中國政府、企業、個人借了343萬億以上的錢),企業、個人出現大量破產。我們知道,銀行是靠放貸為生的,一旦企業、個人出現大量破產,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將受到衝擊,民眾去銀行取款的願望增加,經營激進的銀行面臨擠兌。
2022年4月下旬,河南4家村鎮銀行40萬存戶、400億人民幣的存款無法提領,引發存戶抗爭,當地政府採用讓黑社會毆打維權儲戶,把存戶健康碼改為紅碼阻止其出行等方式進行壓制,最後因輿論壓力過大,地方政府給每個存款賬戶最多償還了50萬,超過的部份就賴帳了。從央行公佈的數據中可以看到,2022年8月中國民眾從銀行取出的現金合計9.7萬億,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1.2萬億,這說明大陸儲戶對銀行系統的信任度在下降,對社會突發管控措施的恐懼在上升,所以多拿點現金放在手邊應急。而現金的流出,對銀行來講就是對未來放貸規模的壓縮,對已放出貸款回收壓力的增加,對銀行盈利的擠壓和擠兌風險的提升。

應對方案
作為老百姓,如何在大動盪的社會中自保呢?我下面所說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首先,在能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稍微多取點現金放在手邊,中國的電子支付雖然便捷,但也容易被政府突然調控,現金是最好的匿名的硬支付手段;
其次,如果條件允許,家庭中可以多儲備一些生活物資,不要把家人的安全交給政府志願者網絡和所謂便捷的外賣、快遞體系;
第三,除非剛需,千萬不要投資房地產,這是個家庭資產的吞金獸。如果一定要買房,也要買現房,不買期房,現在大陸頭部的房地產公司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第四,在現在全球經濟下行,央行加息,中國人口下降的大趨勢下,不要輕易投資、創業;中共現在不斷調低居民存款利率,也是在逼民間資金去消費、買房、投資從而拉動經濟,這種為中共接盤的事,可以讓國企先上;
第五,多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從思想和行為上同中共這艘破船斷絕關係,這樣就不會在紛亂中迷失、被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