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財源面臨地產塌方和金融塌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作者:方涵

今年的中共「20大」,誰當船長、誰當大副已非重點,重要的是中共這艘破船在大風大浪中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對任何政權來講,錢都是支撐其運作的核心,當下中共財源的兩大核心——地產和金融都處在塌方和塌縮中。

地產流量塌方

房地產業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大陸第一大產業、經濟增長的引擎。 2021年銷售額超過18萬億,帶動上下游眾多產業鏈,對GDP的影響近20%。進入2022年,無論中共官方如何美化數據「喜迎20大」,中國房地產業出現了塌方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截至2022年8月,中國商品房的累計銷售額比2021年減少了3.3萬億,下跌28%,這已絕非正常的市場波動,而是行業崩塌了。按此趨勢,全年地產銷售額將下降5~6萬億,相當於中國GDP的5%,將完全吞噬中共2022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在宏觀經濟中,如有哪個變量能影響GDP的0.1%都是極大的,5%簡直是天文數字。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何當下中共各級政府政策頻出,銀行住房貸款利率幾次下調,一定要忽悠老百姓繼續買房了。由於中共政權合法性和GDP增長有很大關聯性,因此當下的房地產業的塌方已遠不是經濟危機,而是政治危機了。

raw-image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從2019年7月到12月中共病毒爆發前,大陸商品房月度銷售面積(圖中藍色柱)和上年相比幾乎沒有變化,而月度銷售額(圖中桔黃色柱)增長在7%上下波動。到2020年2月中共封城防疫對經濟的影響顯現出來,商品房銷售面積直降40%,直到年底才恢復過來,但全年大陸的每平米房價還是一路上漲的。 2021年上半年由於基數效應和大陸實體經濟差,大量資金湧向地產業,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大漲,中共再加大力度打壓房地產業,2021年6月,中國第一大房企恆大集團的資金鍊斷裂,開始不斷爆雷,各地出現爛尾樓,民眾購房意願急劇消退。

2022年初,變種新冠病毒再次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傳播開,中共這次採用了更極端的、政治運動式的清零防疫政策,上海的各種花式清零做法和這一中國經濟火車頭的熄火,最終打爆了民眾的心態。 2~7月間大陸商品房成交面積從萎縮10%到28%,成交金額萎縮22%到34%,都呈現出猛烈下跌態勢。 2022年6月30日江西省景德鎮市恆大瓏庭樓盤的900多戶業主率先在網上曬出一份《強制停貸告知書》,聲明如果地產開發商不按期完成樓盤修建,將停止支付房屋貸款。此舉不但捅破了地產開發商挪用業主資金、令樓盤爛尾的膿瘡,也揭開了當地政府監管部門、開發商、銀行間相互配合的暗箱操作。數據估算顯示斷供涉及的銀行放貸金額超過9000億。截至9月底,全國已有涉及119個城市、343個樓盤的業主宣布將停止償還貸款。爛尾樓斷供事件,再次重創了大陸民眾買房的意願和對開發商、對政府的信任。中共依仗了20年的經濟增長的最大火車頭,在20大前戛然而止了。

地產存量塌方

中國地產業面臨的一個比今年銷售額下跌5萬億更可怕的問題是,當下大陸民眾的家庭資產中,70%被固定在擁有的房產中,有學者按市價估算,目前大陸居民房產總值在476萬億之巨,相當於中國央行發行的所有貨幣總和的14倍還多,如果這部分資產價值下跌7.5%,就將消滅中國家庭賬面資產35.5萬億元,這個數目相當於當前所有中國人家庭活期存款的總和!

決定房地產價格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人口。由於近年來的高房價、高生活成本、極端疫情防控,導致中國年輕人結婚、生育的意願急劇下降。 2019到2021年出生人口分別為1465、1200、1062萬人,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創下1949年以來新低。 2021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降至1.15,不僅低於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比嚴重少子老齡化的日本還低不少,比歐美低50%以上。 2022年上半年大陸出生人口523萬,死亡人口531萬,這是1959-1962年中共搞出的餓死幾千萬人的大饑荒後,中國人口再一次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死亡交叉」。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一旦人口出現下降,就幾乎無法使其恢復增長。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林采宜在2021年末表示,由於人口的減少,大陸地產行業已經進入黑鐵時代,已無復興的可能性。讓老百姓來承擔地產泡沫破裂的損失是難以避免的,但如果政府直接刺破房地產泡沫,會令動用了6個錢包才買上房子的民眾反應激烈,可以考慮讓房價10年下跌20%的緩慢方式,溫水煮青蛙,維持社會穩定。因為大多數人無法承受幾百萬剛買的房子,幾個月後就跌掉一百萬的心理壓力。

自2021年8月以來,中國商品房銷售的每平米均價已經從10425元跌到了9691元。和汽車、手機、食品等一般商品不同,這些商品價格跌的越多,進場買便宜貨的人就越多。而中國的房子由於具有很大的金融屬性,當它價格下跌時,抄底的人越少,接盤的人越少,價格下跌的越多,如此循環,直到跌無所跌。

所謂「十次危機九次地產」,存量房產價格的下跌,不但會引發經濟危機,還會對稅收和金融產生巨大和連續的打擊。

地方財政塌方

中國地方政府運行嚴重依賴賣地收入是個人所共知的頑疾。 1994年朱鎔基搞了分稅制改革後,地方政府要承擔很多行政事務,但稅收卻被中央政府大量收走,再用轉移支付返還地方,以此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缺錢的地方政府除了發各種數量不明的地方債外,最主要的補充財力的方式就是靠賣地。

2021年大陸地方財政收入11萬億,賣地收入就有8.7萬億,再加上和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2.1萬億,共計10.8萬億,佔了地方政府在中央轉移支付前收入的98%。當年杭州、佛山、南京、武漢、廣州、西安、貴陽、南寧、常州、珠海、溫州、昆明、長春等13個城市,賣地收入超過了政府稅收,比例最高達到140%,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已深入骨髓。

據財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1到8月份,全國賣地收入3.4萬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5%,少收了1.3萬億,是1987年以來最大的賣地收入跌幅。 8月15日,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稱,目前部份公務員和企事業職工收入下降要引起國家高度重視,有兩名公務員告知他,其收入減少近1/3。

6月29日《財新網》報導,中國東部沿海多地公務員陸續遇降薪潮,多地取消各類自設的獎勵性補貼,公務員工資下調幅度約兩至三成。深圳龍華區一位科級幹部估算,自己原來近37萬的年收入將減少20%以上;江蘇蘇南地區一名副科級幹部的降薪幅度大致為25%,到手薪酬減少約10萬;浙江寧波一鄉鎮基層科員此次被直接砍去佔其收入四成的獎金。

縱觀歷史,每到王朝末期,就會出現政府財政無法負擔龐大的官僚機構成本問題。當有權有勢的官員階層收入下降時,就會變著花樣地壓榨民間和商家來彌補損失,從而進一步打擊民間經濟和投資的信心,這樣使政府稅收更少,官員更壓榨,如此循環直至政權更迭。 8月27日中共央視報導,2021年10月,陝西省榆林市一家個體戶的芹菜在監管部門的抽查中被認定不合格,由於商家無法提供進貨單,被處以6.6萬元罰款,而這些芹菜的總銷售額只有20元。 2021年榆林市對小業主的50多起處罰中,罰款超過5萬元的就有21起,而這些罰款的案值只有幾十或幾百元。

當下不只是地方財政塌方,中央財政也入不敷出。 1~8月,全國稅收13.8萬億,比去年下降8%,全國財政支出16.5萬億,比去年增長6.3%,前8個月赤字2.7萬億。而政府彌補虧空的手段只有一個:印錢。 1~7月份,大陸地方和中央政府共增加政府債約4.5萬億,金融債1.6萬億,合計6.1萬億,平均每個中國人負擔近4400元。

金融塌縮

現在全球經濟發展都嚴重依賴借債,當下中國的政府、企業和個人借的錢超過343萬億,這才使2021年的GDP統計數據達到114萬億,只有中國債務總額的1/3。一旦社會上錢的總量或質量出現問題,就容易引發政府都無力解決的金融危機。

雖然中共痛恨房地產借款擠佔了流向開發高科技產品,反制西方卡脖子的資金,但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切切實實地幫中共撐大了社會上的融資總額。 2020年末,全國房地產企業當年新開工房屋面積22億平方米,正在施工的房屋面積近93億平方米,相當於全國城鎮常住人口平均每人10平方米。這一年全國房地產企業借錢的總額已經接近86萬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84%,房地產業相關銀行貸款相當於GDP的66%,全國居民的購房貸款餘額還有38萬億,可以說中國的社會融資規模主要是靠房地產一個行業撐起來的。

從2021年6月恆大爆雷,到2022年3月極端清零防疫政策在上海的實施,徹底打爆了大陸民眾對房地產投資的預期,中國的金融業突然發現,願意貸款建房和買房的人急劇減少,出現了日本野村證卷經濟學家辜朝明在其著名的《大衰退》一書中描述的,最終借款人消失的可怕局面。

從今年初開始,提前還貸就在中國流行了起來。大陸媒體報導,有位李女士在2019年以6.2%的利率,貸款186萬元買房,每月月供近1.2萬,其中利息佔8000多,考慮到當下投資基金和股票虧損不斷,存款利息不停下調,她決定提前還款80萬,這使她分期付款的總利息減少了111萬,比任何理財產品都值。

如果我們打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可以看到,中國央行的總資產從2022年2月以來下降了2萬多億,其中最主要的項目就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即央行借給大陸各商業銀行的錢。這說明央行雖然想方設法印錢給商業銀行,但商業銀行找不到那麼多申請貸款的人,從中央銀行拿的錢還得繳利息,不如直接把央行給商業銀行的錢退回去。這就是銀行業最不願意見到的通貨緊縮。

有人可能說中國的M2還在一直增加,錢沒少啊。對,這是因為中共政府在大力投資,令社會資金的流轉速度加快。算算中國排除流通現金後的貨幣乘數,已經從2019年初的8.7大幅提高到了12.4,說明中國央行正在用越來越少的真實資產,靠資金的快速周轉,吹起越來越大的貨幣泡沫,老百姓手上錢的含金量正在同比例下降。

raw-image

社會上錢變少了,也就是通縮,帶來的大問題是,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會下降,企業收入下滑,進而選擇裁員縮減成本,社會失業率上升,民眾購買力下降,企業收入更加下降,民眾收入進一步減少,如果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經濟將面臨大蕭條。

通縮對資本市場帶來的問題就是股票、地產、債券等各種資產價格的下跌,借錢的人還款壓力變大(上面介紹了,目前中國政府、企業、個人借了343萬億以上的錢),企業、個人出現大量破產。我們知道,銀行是靠放貸為生的,一旦企業、個人出現大量破產,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將受到衝擊,民眾去銀行取款的願望增加,經營激進的銀行面臨擠兌。

2022年4月下旬,河南4家村鎮銀行40萬存戶、400億人民幣的存款無法提領,引發存戶抗爭,當地政府採用讓黑社會毆打維權儲戶,把存戶健康碼改為紅碼阻止其出行等方式進行壓制,最後因輿論壓力過大,地方政府給每個存款賬戶最多償還了50萬,超過的部份就賴帳了。從央行公佈的數據中可以看到,2022年8月中國民眾從銀行取出的現金合計9.7萬億,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1.2萬億,這說明大陸儲戶對銀行系統的信任度在下降,對社會突發管控措施的恐懼在上升,所以多拿點現金放在手邊應急。而現金的流出,對銀行來講就是對未來放貸規模的壓縮,對已放出貸款回收壓力的增加,對銀行盈利的擠壓和擠兌風險的提升。

應對方案

作為老百姓,如何在大動盪的社會中自保呢?我下面所說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首先,在能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稍微多取點現金放在手邊,中國的電子支付雖然便捷,但也容易被政府突然調控,現金是最好的匿名的硬支付手段;

其次,如果條件允許,家庭中可以多儲備一些生活物資,不要把家人的安全交給政府志願者網絡和所謂便捷的外賣、快遞體系;

第三,除非剛需,千萬不要投資房地產,這是個家庭資產的吞金獸。如果一定要買房,也要買現房,不買期房,現在大陸頭部的房地產公司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第四,在現在全球經濟下行,央行加息,中國人口下降的大趨勢下,不要輕易投資、創業;中共現在不斷調低居民存款利率,也是在逼民間資金去消費、買房、投資從而拉動經濟,這種為中共接盤的事,可以讓國企先上;

第五,多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從思想和行為上同中共這艘破船斷絕關係,這樣就不會在紛亂中迷失、被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視中國的沙龍
3.2K會員
73內容數
「透視中國」團隊不受中共政權的影響,完全獨立。這對於我們提供中共精英政治的真實信息和分析至關重要。
透視中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4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2024/04/14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2024/03/17
2024年3月初,中國的橡皮圖章立法機構和政協機構的年度會議在中共的陰雲籠罩下拉開帷幕。兩會的前兩天有三項進展更加牢固地加強了黨凌駕國家政府之上的地位。除了「黨大於國」,兩會上的三個進展表明,習近平正在進一步架空集體領導制。
Thumbnail
2024/03/17
2024年3月初,中國的橡皮圖章立法機構和政協機構的年度會議在中共的陰雲籠罩下拉開帷幕。兩會的前兩天有三項進展更加牢固地加強了黨凌駕國家政府之上的地位。除了「黨大於國」,兩會上的三個進展表明,習近平正在進一步架空集體領導制。
Thumbnail
2024/01/10
統計局成了2023年中國最大的反賊。他們用官方數字證實了大陸2023年的GDP將會下降4%左右,同時揭露了2022年中國GDP至少多報了6萬億,也就是2022年的GDP增長也該是負值。
Thumbnail
2024/01/10
統計局成了2023年中國最大的反賊。他們用官方數字證實了大陸2023年的GDP將會下降4%左右,同時揭露了2022年中國GDP至少多報了6萬億,也就是2022年的GDP增長也該是負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面臨的不是行業恢復景氣的問題,而是巨大泡沫何時引爆金融危機的問題。
Thumbnail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面臨的不是行業恢復景氣的問題,而是巨大泡沫何時引爆金融危機的問題。
Thumbnail
今年的中共「20大」,誰當船長、誰當大副已非重點,重要的是中共這艘破船在大風大浪中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對任何政權來講,錢都是支撐其運作的核心,當下中共財源的兩大核心——地產和金融都處在塌方和塌縮中。
Thumbnail
今年的中共「20大」,誰當船長、誰當大副已非重點,重要的是中共這艘破船在大風大浪中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對任何政權來講,錢都是支撐其運作的核心,當下中共財源的兩大核心——地產和金融都處在塌方和塌縮中。
Thumbnail
中共的經濟已經呈現危機四伏的狀態 關鍵在於成長的火車頭-房地產部門的疲軟依然持續 中央和地方政府目前的對策並無法有效解決危機 那麼到底現在情況如何 如果持續惡化的話再來是那些部門會受到波及 本文綜合了經濟學人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兩篇詳盡的分析報導 來讓讀者了解中共接下來的最大挑戰為何
Thumbnail
中共的經濟已經呈現危機四伏的狀態 關鍵在於成長的火車頭-房地產部門的疲軟依然持續 中央和地方政府目前的對策並無法有效解決危機 那麼到底現在情況如何 如果持續惡化的話再來是那些部門會受到波及 本文綜合了經濟學人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兩篇詳盡的分析報導 來讓讀者了解中共接下來的最大挑戰為何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繼去年(2021年)中國大陸強力對房地產市場的強力監管重創後,中國政府開始逐步放寬房地產業政策的限制,希望可以穩定經濟。根據陸媒統計,2022年以來,中國各地發布對房地產支持性政策已接近40次,卻被各界分析認為提振效果有限,根據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的寒冬仍持續,百大房企2月的銷售額年減47.2%。
Thumbnail
繼去年(2021年)中國大陸強力對房地產市場的強力監管重創後,中國政府開始逐步放寬房地產業政策的限制,希望可以穩定經濟。根據陸媒統計,2022年以來,中國各地發布對房地產支持性政策已接近40次,卻被各界分析認為提振效果有限,根據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的寒冬仍持續,百大房企2月的銷售額年減47.2%。
Thumbnail
前言: 本篇綜合了金融時報專文探討恆大正式違約後對中共經濟的全面衝擊和彭博對於華爾街銀行家對中共市場的興致勃勃的介紹,把兩文中很多觀察中共政治經濟必要的細節都點出來,並在最後一段給了簡短的總結性意見;中共經濟的風險越來越大,華爾街當下恐怕是因為貪婪而表現得如此一廂情願。 一、中共經濟的病徵浮現
Thumbnail
前言: 本篇綜合了金融時報專文探討恆大正式違約後對中共經濟的全面衝擊和彭博對於華爾街銀行家對中共市場的興致勃勃的介紹,把兩文中很多觀察中共政治經濟必要的細節都點出來,並在最後一段給了簡短的總結性意見;中共經濟的風險越來越大,華爾街當下恐怕是因為貪婪而表現得如此一廂情願。 一、中共經濟的病徵浮現
Thumbnail
房地產業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該行業高負債擴張的運營方式,除了瀰漫債務風險外,也引發官商勾結導致中國房價持續飆漲、甚至建房買房投機謀取暴利的不良行為,造成買不起房、甚至也租不起房的普遍民怨。
Thumbnail
房地產業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該行業高負債擴張的運營方式,除了瀰漫債務風險外,也引發官商勾結導致中國房價持續飆漲、甚至建房買房投機謀取暴利的不良行為,造成買不起房、甚至也租不起房的普遍民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