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老陳的平衡整復:客人的問題+他自己的回應(1/2)_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太極/氣功與核心/肌力鍛鍊的差異在那?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老陳經過三年的工作室"平衡整復"服務,已經在最近超過10,000人次的服務總量;同時,也發現許多的客人在面對身體健康問題時,伴隨許多的疑問?這些疑問不僅影響他們對是否身體生病了或只是身體轉好反應?+病症或病因的判斷?+調理或吃藥較好?⋯的認知/決策;也重大影響他們是否可以早早脫離病痛+持續長期可以守護健康的結果。
    舉例來說,最近一位30餘歲從事新聞專業的男士,體驗幾次的平衡整復後,提出以下的問題:"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太極/氣功與運動理論為基礎的核心/肌力鍛鍊,二者到底有何定位+次序的不同;可以讓客人作最佳化的選擇+導入?"
    老陳回應:
    1."不同的中西醫藥或運動肌力理論,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觀點,來看上帝"設計+創造"的"統一+一致"的人體;其間各家對疾病的定義+種類+處理+確認的方法都不同。雖然,過去在疾病受苦中的民眾,大多是懵懵懂懂+似知未知的;只是,如果從"購買醫療服務+應該三家比較"的角度,+網路平台對各項疾病的處理有許多的資訊來源+最近人工智能AI化的趨勢=民眾是可以透過學習成長,建立"久病成良醫+自己是自己最佳醫生"的努力方向,以致,達到"自助+助人"的果效喔!
    2."太極或氣功經過台大王唯工教授研發的脈診儀,已經科普化"千年把脈"的技術+前校長李嗣涔的特異功能+橈場實驗研究=理解他們的目的是希望改變"人體整體"經絡+穴道的氣血分佈,達到"致中和"的中醫治療最高理想。
    3."太極+氣功或核心+肌力訓練與平衡整復的調理,其背後與"人體是可以自癒"的精神是相通的;只是,若結合"平衡整復+科學脈診"在調理前後,將看到人體整體在調理後,氣血變化對總體"健康年齡+脈像型態"的影響:這是只有"科學脈診+平衡整復"唯一可以看到的影響;將對人體自己,進一步發展"改善健康"的對策+作為,例如情緒事件發生+飲食內容改變+生理作息調整+節氣環境變異+運動方式改變+,⋯=甚至,其加總對人體整體的總影響,都可以看到;如此,將可以隨之發展:純針對"個人最佳化"的"科技養生鑽石組合";從而,個人隨時可以達到"遠離疾病+守護健康"的最高人生目標喔!
    結語:根據老陳幾年下來的經驗,發現面對身體健康失衡或疾病的處理優先次序(依照身心靈交互影響的輪換次序)是:1.身體歸位平衡,2.核心肌力訓練,3.情緒事件梳理,4.生活作息調整,5.飲食營養改善。 所以,期待老陳的這位男士客人,透過學習+理解+消化+改變=開始走上"科技養生"之路,成為擁有健康最佳投資成本效益的人生智者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你有健康需要恢復的問題時),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同時,也歡迎追蹤我,一起走上"科技養生"之路喔!謝謝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67歲的老人,曾經照護90歲母親,安然到離世。最近,則照護剛65歲的帕症妻子,六年來,因此學習科學平衡+科學脈診+中式推拿+經絡調理,也有機會協助照護親朋好友或教會社區的長輩,約10000人次。疫情裡面也深刻感受青中老年人,在財務+關係上的辛苦,很想有機會,可協助在社會邊緣的弱勢族群!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