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14] 用 GET 串起前後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端和後端溝通,最常用就是 getpost

後端

先在 django 專案這邊的 views.py 內建立一個讓前端以 get 方法呼叫的 api
function1 內的第一個參數是前端的 request,之後第二個參數第三個參數可以隨便你設,這倒是沒有限制
request.GET 這個方法獲得前端傳遞的參數GET['param1'] 代表前端傳遞了一個參數 key 是 param1
我們這邊回傳以回傳一筆 json 格式的資料做示範,response['msg']='hello world' 代表回傳資料的 key 值是 'msg',value 是 'hello world'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7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ue+Django+MongoDB+Nginx 從網頁全端開發到架站一次教給你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9會員
49內容數
比起詳細教學單一技能,網路上或者市面上整合多項技能的教學相對少很多,但要真的完成一項專案往往不是只靠一項技能便能做到。 而且教科書式的完整教學也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我想以自身的經驗為例,以全端開發各項技能中最常用到的部分進行講解,讓讀者能夠快速上手掌握全端技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哲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接下來要講前後端怎麼溝通,最常見應該都是用 axios, ajax 或 fetch 來 call api。先講結論,個人推薦使用 axios,那他們又有什麼優缺點呢?讓我簡單講解一下 ajax ajax 用法有點麻煩,要先引入 jQuery,用法如下 ajax 比起 axios 較為笨重也較不安全
Create app django 的架構是這樣的,在專案底下有 app,你的 api 會寫在 app 底下,這樣好處就是可以分門別類,不同功能寫在不同 app 內 建立 app 的指令如下 比方說我建立了一個 app 叫 app,那專案內就會多了個 app 路徑 settings.py 把這個 a
Create project 那來建立 django 專案吧 django 的專案結構長這個樣子 settings.py 是 django 專案的設定檔,之後會常常提到 urls.py 是設定路由 wsgi.py 和 asgi.py 是正式部署後端時相關的檔案 manage.py 是部署開發模式時或
Introduction 如果以 python 為後端,那最常見而且我覺得也比較穩定的框架是 django 和 flask 適合 flask 的使用場景是如果你只是簡單想要一個 py 檔可以做為一個 api 被前端呼叫使用,不想要太多其他設定,最好是兩三行 code 就建立一個後端,那就用 flas
狀態管理有點像是 cookie 或 localStorage,可是又多了更多操作可以用,讓你再切換頁面時可以使用相同的變數。 用來使用這個功能的套件叫做 vuex 以下不是狀態管理全部的功能,但是最常在用的其實就是這些 state 首先先來定義一個可以在各個網頁頁面取用的變數吧 所有的狀態管理設定
Basic config 最基本的寫法就是在 src/router/index.ts 的 routes 內設定像這樣 path 是設定路由,name 如果你沒有要用路由傳參,不寫也沒關係,component 是對應到哪個你寫的 vue 頁面 router-link 跟 <a></a> 很像,用法是像
接下來要講前後端怎麼溝通,最常見應該都是用 axios, ajax 或 fetch 來 call api。先講結論,個人推薦使用 axios,那他們又有什麼優缺點呢?讓我簡單講解一下 ajax ajax 用法有點麻煩,要先引入 jQuery,用法如下 ajax 比起 axios 較為笨重也較不安全
Create app django 的架構是這樣的,在專案底下有 app,你的 api 會寫在 app 底下,這樣好處就是可以分門別類,不同功能寫在不同 app 內 建立 app 的指令如下 比方說我建立了一個 app 叫 app,那專案內就會多了個 app 路徑 settings.py 把這個 a
Create project 那來建立 django 專案吧 django 的專案結構長這個樣子 settings.py 是 django 專案的設定檔,之後會常常提到 urls.py 是設定路由 wsgi.py 和 asgi.py 是正式部署後端時相關的檔案 manage.py 是部署開發模式時或
Introduction 如果以 python 為後端,那最常見而且我覺得也比較穩定的框架是 django 和 flask 適合 flask 的使用場景是如果你只是簡單想要一個 py 檔可以做為一個 api 被前端呼叫使用,不想要太多其他設定,最好是兩三行 code 就建立一個後端,那就用 flas
狀態管理有點像是 cookie 或 localStorage,可是又多了更多操作可以用,讓你再切換頁面時可以使用相同的變數。 用來使用這個功能的套件叫做 vuex 以下不是狀態管理全部的功能,但是最常在用的其實就是這些 state 首先先來定義一個可以在各個網頁頁面取用的變數吧 所有的狀態管理設定
Basic config 最基本的寫法就是在 src/router/index.ts 的 routes 內設定像這樣 path 是設定路由,name 如果你沒有要用路由傳參,不寫也沒關係,component 是對應到哪個你寫的 vue 頁面 router-link 跟 <a></a> 很像,用法是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段代碼示範了如何從 GitHub 的 API 抓取最新的 Vue.js 提交數據並顯示在網頁上。這是後端 API 串接的一個範例,展示了如何動態地獲取和顯示數據。
※ 設定首頁路由兩種寫法: ● res.send() // 設定首頁路由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說明: 功能:res.send() 用於發送 HTTP 回應消息。它可以發送字符串、Buffer、對
Thumbnail
※ 什麼是Web API API 就是後端開出來讓前端來用的介面,讓前端與後端可以溝通。 API流程: 終端使用者用任何一種裝置進入瀏覽器。 瀏覽器透過 API 向後端發出請求,請求查詢或修改資料。 後端透過 API 收到前端的請求後,取得資料並回應給前端。 前端渲染畫面,終端使用者
Thumbnail
※ 原本狀態:伺服器渲染 這是 MVC 架構下的 request / response 示意圖,在這張圖呈現的架構裡,畫面和資料都由同一個架構處理。 伺服器渲染流程: 瀏覽器針對特定網址送出請求。 路由器解析請求後,轉接給對應的 controller。 controller 按照要求,透過
Thumbnail
※ Params是什麼? 在網頁開發中,params代表的是參數(Parameters)。當你在路由(Route)中定義了一個或多個變數時,這些變數的值就會被存儲在 params 對象中。所以,params 就是用來存儲路由參數的地方,這些參數可以在處理請求時使用。 ※ Params的兩個功能:
xhr 在下面的例子裡,我們首先建立了一個 XMLHttpRequest 物件,並使用 .open() 開啟一個 URL,最後使用 .send() 發出 request。 具體來說步驟有四個: 建立XMLHttpReque 開啟一個請求。 送出請求。 拿到回應後去處理畫面要如何呈現。
※ 什麼是 RESTful API? 這種運用 HTTP 來表達語義的路由設計風格稱為 RESTful API,它描述了如何實現 Web API 的架構。所謂的 API 是應用程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網址也是一種應用程式的「介面」,故稱為
Thumbnail
在開發前後端分離架構時,使用兩個不同網域所遇到跨域請求問題。特別是在POST請求時行為差異大,揭示了「簡單請求」與「預檢請求」的關鍵差異。簡單請求不需預檢,但application/json會觸發預檢請求,需透過特定設定解決。分享這篇文章希望幫助開發者有效處理跨域問題。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 Django 專案中各個檔案的用途,包括 settings.py、tests.py、models.py 等。並且解釋了 MTV 架構的後端運作流程,以及相對應的範例介紹。閱讀本文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 Django 後端開發。
Thumbnail
先前幾篇筆記介紹了網路請求,瀏覽器儲存資料的方式,那麼實務上,前端最常需要發送網路請求的時候,就是透過呼叫 API,去向後端工程師發送/請求資料,所以今天來記錄什麼是 API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段代碼示範了如何從 GitHub 的 API 抓取最新的 Vue.js 提交數據並顯示在網頁上。這是後端 API 串接的一個範例,展示了如何動態地獲取和顯示數據。
※ 設定首頁路由兩種寫法: ● res.send() // 設定首頁路由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說明: 功能:res.send() 用於發送 HTTP 回應消息。它可以發送字符串、Buffer、對
Thumbnail
※ 什麼是Web API API 就是後端開出來讓前端來用的介面,讓前端與後端可以溝通。 API流程: 終端使用者用任何一種裝置進入瀏覽器。 瀏覽器透過 API 向後端發出請求,請求查詢或修改資料。 後端透過 API 收到前端的請求後,取得資料並回應給前端。 前端渲染畫面,終端使用者
Thumbnail
※ 原本狀態:伺服器渲染 這是 MVC 架構下的 request / response 示意圖,在這張圖呈現的架構裡,畫面和資料都由同一個架構處理。 伺服器渲染流程: 瀏覽器針對特定網址送出請求。 路由器解析請求後,轉接給對應的 controller。 controller 按照要求,透過
Thumbnail
※ Params是什麼? 在網頁開發中,params代表的是參數(Parameters)。當你在路由(Route)中定義了一個或多個變數時,這些變數的值就會被存儲在 params 對象中。所以,params 就是用來存儲路由參數的地方,這些參數可以在處理請求時使用。 ※ Params的兩個功能:
xhr 在下面的例子裡,我們首先建立了一個 XMLHttpRequest 物件,並使用 .open() 開啟一個 URL,最後使用 .send() 發出 request。 具體來說步驟有四個: 建立XMLHttpReque 開啟一個請求。 送出請求。 拿到回應後去處理畫面要如何呈現。
※ 什麼是 RESTful API? 這種運用 HTTP 來表達語義的路由設計風格稱為 RESTful API,它描述了如何實現 Web API 的架構。所謂的 API 是應用程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網址也是一種應用程式的「介面」,故稱為
Thumbnail
在開發前後端分離架構時,使用兩個不同網域所遇到跨域請求問題。特別是在POST請求時行為差異大,揭示了「簡單請求」與「預檢請求」的關鍵差異。簡單請求不需預檢,但application/json會觸發預檢請求,需透過特定設定解決。分享這篇文章希望幫助開發者有效處理跨域問題。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 Django 專案中各個檔案的用途,包括 settings.py、tests.py、models.py 等。並且解釋了 MTV 架構的後端運作流程,以及相對應的範例介紹。閱讀本文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 Django 後端開發。
Thumbnail
先前幾篇筆記介紹了網路請求,瀏覽器儲存資料的方式,那麼實務上,前端最常需要發送網路請求的時候,就是透過呼叫 API,去向後端工程師發送/請求資料,所以今天來記錄什麼是 API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