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寫作範圍寬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舉凡科學、哲學、歷史、遊記、新聞紀實、人物專訪、寵物飼養、園藝栽培、個人回憶錄,都算。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有一個共同交集——基於事實。
這麼說,難道純文學寫作就脫離事實嗎?文學企圖捕捉的,不正是層層外衣下最真實的人情與人性?而非虛構寫作中就完全沒有虛構成分嗎?要在兩者之間嚴格划下一刀非但不可能,也無必要。
分類的目的在於輔助我們認知事物,非虛構寫作的主體是具體知識或事件,寫者對於該知識與事件需具備堅實而深入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採用文學技巧展開敘述、琢磨文字、安排結構,並且創造風格,以求內容主體能清楚而深刻地被更多人所理解。其文學性介於實用寫作 (商業書信、學術論文) 與純文學創作之間。
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非虛構文體自有其傳承的源流。
西方文學中有一脈講求知性的文類稱為Essay (類似隨筆,中文無準確譯詞),可視為十六世紀知識大爆炸時期的一種社會對應形式,人們對知識充滿熱情與好奇,就連處理個人情感也以求知的態度探索其來由,字裡行間散發出人文光澤,理性而優雅,其中以《蒙田隨筆》為代表之作。
這種以知識探索與分享為主體的文章,發展到今天已成為西方文壇最重要的領地,例如:《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自私的基因》等重量級著作,對社會與當代人的認知影響甚巨。
非虛構的另一座山頭——報導文學,崛起於60年代的新聞媒體,當時美國社會思潮風起雲湧,傳統文學作家來不及捕捉這種變動,而記者也苦於簡略的報導形式無從發揮,因而帶動了就真實事件或議題進行深入寫作的潮流。代表作有《寂靜的春天》、《冷血》、《夜幕下的大軍》。
近幾年華語世界對非虛構文類投注大量熱情,看似追在西方潮流之後,其實中文非虛構寫作由來已久,先不論史傳文學的悠久傳統,時評寫作至少可以追朔到上個世紀初,魯迅等人以短小犀利的雜文針貶社會時事,並寫下《小品文的危機》專文討論此類寫作之重要性。戰爭中的30年代,報告文學在抗日期間也曾經風行一時,然而曇花一現之後,隨即消散於接踵而來的政治動蕩中,與雜文一同淪為宣傳工具。
在台灣,直到70年代才有學者陸續引進美國新聞思潮,促使報紙媒體嘗試新型態專欄,開設報導文學獎項,在經濟轉型與環保運動歷程中,留下《大地反撲》、《黑色的部落》等多部重要作品。一代又一代精力充沛的作家投入,以嚴謹而認真的態度寫下台灣社會變遷中的真實面貌。
2010年,中國《人民文學》開闢非虛構欄目,將非虛構文學正式帶入主流媒體,向大眾推薦優秀作品,並提供高額獎金資助寫作計劃。於是我們讀到了梁鴻的《中國在梁莊》、慕容雪村的《中國,少了一味藥》、李娟的《冬牧場》、阿來的《瞻對》。其後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何偉的紀實中國三部曲——《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尋路中國》,亦獲得巨大回響,將非虛構寫作推向另一波高潮。
回顧非虛構寫作的發展軌跡,可以從中標記出兩項最重要的功能——回應知識傳播的需求,以及解讀社會現象的需求。我們生逢其時,站在又一次知識爆炸的現場,參與又一次社會劇變的過程,因應而生的挑戰——正是非虛構寫作企圖跨越的新里程:一種更廣博精深、更理性冷靜、更貼近人文精神的寫作。
開始寫吧!
探究非虛構寫作方法,「創意非虛構」 (Creative Nonfiction) 是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美國作家李・葛金 (Lee Gutkind)為此下了貼切的定義:「好好說出真實故事」 (true stories well told)。點明兩個重點,一為敘事對象的真實性,絕不捏造或誇大事實;其二強調文學技巧,讓內容得以被好好呈現,清晰而不冗贅,真摯卻不濫情。
對於非虛構寫作而言,材料的「取得」和「處理」至關重要。材料取得途徑主要有「人物訪談」 、 「現場考察」 、 「資料調研」等三種。
訪談前要先做足功課,臨場才能好好發揮,引導被訪者說出最真切的敘述。如果提出的問題都是可以事先得到答案的,不僅顯得沒有誠意,還會令人惱火。
切入談話主題前,不妨花點時間聊聊,讓被訪者卸下心防。如果要錄音,得徵求同意,錄音時同步做筆記,因為後續龐大的錄音資料還需要你親手寫下的重點作為導引。關上錄音機之後的閒聊,經常有意外收穫,被訪者最後的補充或不經意幾句話,往往真情流露,成為整篇訪談畫龍點睛的一筆。
非虛構寫作經常以「專案(Project)的形式展開,不論是接受委託、資助或自費,都涉及時間和金錢成本的限制。以現場考察為例,如果路途遙遠,就會產生較高的交通和食宿費用,時間的安排也得仔細規劃,才能在項目預算和期限之內完成取材。有些場地甚至只有一次機會,因此做好行前準備,不但有助於現場快速抓重點,避免遺漏,還可確保之後留有足夠時間整理及寫作。
自媒體寫作者最常用的取材方法就是網路調研,搜索引擎功能強大,輕易就能翻出海量資料,但難就難在如何篩選、找出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如何下精准的關鍵字,如何縮小搜尋範圍,如何辨別資料來源的可信度,這些都已經成為現代非虛構寫作者必備的能力。此外,有些需要申請或付費的資料,則要考慮時間是否來得及,費用是否在預算之內。
處理龐大的調研資料,不能生吞活剝,需要採取「檢視閱讀」技巧 (方法請參閱《如何閱讀一本書》)初步篩選,針對選出來的內容再進行深入研讀,以求正確理解,然後才能正確轉述。如果寫作主題屬於某項專業學科,最好可以請該領域中值得信任的專家協助,既省時,又能雙重確認內容合理性。
材料準備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要好好把它們寫出來。
如果說虛構寫作是一幅原創圖畫,非虛構寫作就是裱畫技術。
別小看裱畫這門活,可不比畫畫容易。首先你得掌握住作品的特質,才能選出適合的邊框顏色、材質、粗細、風格。你不僅要有良好的品味,還需要專業知識和技巧。裱畫的目的在於烘托原作,不能搶去風頭,因此簡約勝於繁復、內斂勝於張揚。筆鋒要穩健、流暢、含蓄、幽默 (請注意,不是誇張搞笑)。
在此前提下寫作,很容易陷入套話連篇,以不變應萬變是最糟糕的表達方式。什麼是套話呢?每天朝會上主任講得讓人昏昏欲睡的長篇大論,就是套話,讓人膩到已經沒有任何感覺的語言。有些報導文章看似洋洋灑灑,如果把套語虛話刪一刪,可能也就剩下兩句。追求清晰、新鮮的語言,應該是所有非虛構寫作者不斷磨練的技藝。
非虛構寫作的另一個陷阱,就是把材料大段大段照搬進來,這些材料在原來的文本中也許很棒,但是你現在是進行再創造,是寫一篇新的文章,就算已經被很多人寫過,可是既然已經決定再寫一篇,就要有所不同。根據你所寫的架構把內容組織進來,盡量蒸餾出本質的東西,發現隱藏在原石中的光芒,把它挖掘出來。
有時候需要一點技巧,才能呈現最真實的內容。以訪談為例,受訪者所說的是未經修飾的口語,前後也許反覆多次,如果全部引用不僅太冗長,也可能模糊其本意,這時就需要調整實際的情況,以忠於受訪者真正的意圖為原則,修改引文:挑選、去除、調換位置。但是不要變換詞語,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從未用過的詞語以自己的口吻被印出來。如果原話真的不適合作為引語放入文章中,就捨棄那段話,而改以旁述的方式說明。
對於剛剛開始寫作的人而言,非虛構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寫你最熟悉的材料,寫你想探索的領域,唯有從寫作中獲得樂趣,才能一直寫下去。
延伸學習:
以下是我在寫作本文過程中反覆參考,獲益良多的資料來源。其中《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已經成為我常備案頭書的一員。
- Creative Nonfiction (創意非虛構雜誌網站)
- 《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 《故事技巧:敘事性非虛構文學寫作指南》
- 《寫心靈深處的故事:非虛構創作指南》
- 《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
-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
本文作於2017年12月3日,刊登於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