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何紹基醉書蘇東坡詩
日前,得知甲州海南會館有個書法講座。喜歡書法的先生,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進一步瞭解前輩書法家,並欣賞其作品。

當日我們提前到場,講座還沒開始,正好從容欣賞作品。先生表示:「他一定臨過何紹基。」何紹基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詩人、學者,至今仍有一些書法愛好者學他的字。何紹基愛寫字出了名,連擔任科舉的主考官都忍不住要寫字,但主考官只有硃砂,何便以硃砂寫了一些作品,於是留下少見的紅色書法。或許對於何紹基來說,書法成就是一回事,但在書寫過程得到的樂趣,才是千金不換。

八十歲的劉振濤,笑容天真,慈祥和藹像個鄰家長輩。主持人介紹,劉老師曾右手受傷無法寫字,只好改用左手寫書法,左手寫了一年多,竟也練成左手書法。劉老師堅毅又熱愛書法,令人敬佩。左手寫著寫者,劉老師的右手狀況逐漸好轉,如今左右手都能寫書法,相當罕見。主持人提及何紹基為劉老師湖南同鄉先賢,劉老師確曾臨過何紹基的字。可惜劉老師一口湖南鄉音,我還真聽不懂,以致未能直接請益。

劉老師帶來十幅作品,多書寫杜甫、辛棄疾等人詩詞,內容陽剛,搭配同樣陽剛的書法風格,形式與內容非常合拍,相得益彰。惟以秀麗楷書書寫李白文采風流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可見劉老師既能書寫多種風格,又注重風格與內容搭配,非常用心。先生告訴我,劉老師雖臨過何紹基,不過卻沒學何紹基特色之一,筆劃末端的微鬚,俗稱老鼠尾。如此一來,劉老師反而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再只是很像何紹基而已。

以柔婉褚體,書寫「大風起兮雲飛揚(劉邦《大風歌》)」,或用狂放章草,書寫「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當然不是不可以,可是多少有點不協調。「大風起兮雲飛揚」著重豪邁灑脫,褚體失之偏軟。章草快意奔放,很難寫出「楊柳岸,曉風殘月」細膩溫婉的味道。個人欣賞書法作品,較偏好形式與內容密合之作。

私塾出身,熟悉古典詩文的劉老師,書寫「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頗有韻致。現代學子書寫周杰倫歌詞,很有時代氣息,同樣是自己熟悉、喜歡的詞句。無須厚古薄今,書法亦能與時俱進。

擁有一個正當興趣,終生追求,樂此不疲,想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3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普遍說來台灣人不大吃辣,儘管仍有少數以辣為特色的菜餚,但一般家常菜通常是不辣的。我曾聽說本地人去台灣旅遊,回來抱怨食物沒味道,還提醒其他人若去台灣記得帶参峇,免得餐餐沒胃口,吃的不開心。馬六甲住了幾年,偶爾我陪先生吃一點辣的菜餚,但終究算是不吃辣的。 某周末我們至馬六甲文化街走走,街尾有攤販售中國的
大馬人愛去台灣那裡玩?雅好藝文的先生,喜歡去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對故宮興致不大,然而帶路兼陪公子讀書,不到五年,我這個俗人竟然去了故宮兩次。 歷代書法家的真跡最吸引先生。他表示,坊間字帖往往放大或縮小,看不出碑帖的本來面目,若能親眼見到原件,才能看清楚整幅作品的筆法、結構等等,真跡的尺寸非常重
書友發佈視頻,談《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本書,網友討論各自喜歡的朝代等等,亦有人直言,她不能缺乏自來水和抽水馬桶。我也忍不住留言,自承俗氣,只要有錢,任何朝代都能過的很好。其實我最想當富貴閒人,少了貴倒還罷了,富和閒卻是萬萬缺不得的。富貴的好處眾所皆知,但必須同時擁有閒情逸致,才能好好享受富貴帶來的優
清代詞家輩出,然而至今仍有廣大讀者的,首推納蘭性德。納蘭詞坊間版本衆多,由於納蘭詞用語清新脫俗,相對用典較少,部份作品甚至只需中學程度的中文便能理解,未必需要精良注釋,所以納蘭詞版本不太重要,想讀的話,那一本都好。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當時只道是
很喜歡書法家張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這副對聯,摘自張本人詩作。既曾書寫多幅,想必張充和亦頗為喜愛自得。我對崑曲所知不多,無從領略「一曲微茫」的心境。然而人到中年,回首半生交遊,確實期待「十分冷淡存知己」如此淡而有味的往還。不過這是我個人的體會,未必契合張充和原意。 由於長年在家工作,
家人提及東漢蔡邕文采斐然,可惜後世聲名不顯。蔡邕擅長的賦早已沒落,連唐代文人都很少提及蔡邕的文學成就,何況如今。文體一如生命,有其發展脈絡,死了就死了,無可如何。喜歡某人不妨自己閱讀,行有餘力撰文推廣,或許讓更多人認識,也就這樣了。 我對蔡邕印象不深,只知道戲曲《琵琶記》,將蔡邕形塑成嫌貧愛富、拋棄
普遍說來台灣人不大吃辣,儘管仍有少數以辣為特色的菜餚,但一般家常菜通常是不辣的。我曾聽說本地人去台灣旅遊,回來抱怨食物沒味道,還提醒其他人若去台灣記得帶参峇,免得餐餐沒胃口,吃的不開心。馬六甲住了幾年,偶爾我陪先生吃一點辣的菜餚,但終究算是不吃辣的。 某周末我們至馬六甲文化街走走,街尾有攤販售中國的
大馬人愛去台灣那裡玩?雅好藝文的先生,喜歡去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對故宮興致不大,然而帶路兼陪公子讀書,不到五年,我這個俗人竟然去了故宮兩次。 歷代書法家的真跡最吸引先生。他表示,坊間字帖往往放大或縮小,看不出碑帖的本來面目,若能親眼見到原件,才能看清楚整幅作品的筆法、結構等等,真跡的尺寸非常重
書友發佈視頻,談《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本書,網友討論各自喜歡的朝代等等,亦有人直言,她不能缺乏自來水和抽水馬桶。我也忍不住留言,自承俗氣,只要有錢,任何朝代都能過的很好。其實我最想當富貴閒人,少了貴倒還罷了,富和閒卻是萬萬缺不得的。富貴的好處眾所皆知,但必須同時擁有閒情逸致,才能好好享受富貴帶來的優
清代詞家輩出,然而至今仍有廣大讀者的,首推納蘭性德。納蘭詞坊間版本衆多,由於納蘭詞用語清新脫俗,相對用典較少,部份作品甚至只需中學程度的中文便能理解,未必需要精良注釋,所以納蘭詞版本不太重要,想讀的話,那一本都好。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當時只道是
很喜歡書法家張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這副對聯,摘自張本人詩作。既曾書寫多幅,想必張充和亦頗為喜愛自得。我對崑曲所知不多,無從領略「一曲微茫」的心境。然而人到中年,回首半生交遊,確實期待「十分冷淡存知己」如此淡而有味的往還。不過這是我個人的體會,未必契合張充和原意。 由於長年在家工作,
家人提及東漢蔡邕文采斐然,可惜後世聲名不顯。蔡邕擅長的賦早已沒落,連唐代文人都很少提及蔡邕的文學成就,何況如今。文體一如生命,有其發展脈絡,死了就死了,無可如何。喜歡某人不妨自己閱讀,行有餘力撰文推廣,或許讓更多人認識,也就這樣了。 我對蔡邕印象不深,只知道戲曲《琵琶記》,將蔡邕形塑成嫌貧愛富、拋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老衲看「象形術的飛法」 作者:老衲 老衲常常以為,徐皓峰老師的文筆可說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講的古傳武藝極好,很多人東施效顰,想學徐老以文講武,卻沒有徐老的文字功力,與背後李仲軒老先生的境界與底氣,所以畫虎不成反類犬,想要用文筆幫內家拳增彩,卻是越描越黑,落得一個內家拳能說不能打的口實。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是小學還是國中?記得學校有書法課,一週兩節。那時期待上課,可以帶外面寫著「書道」的手提盒去上學,覺得很厲害。將書法用具收在一起,打開時會發出一種光芒似的(笑)。 作者對於書法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小時與其父親練字的時光。我就沒有這麼溫馨的回憶,只覺得帶著「書道」手提盒去上學很厲害(笑)。作者摹寫練字的過
Thumbnail
(回文詩~~這首詩可以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著讀,也能成詩): 春賞共伴相君取,寄思相念良緣得。 人中意穎聰心蕙,真意愛深情女蘇。 西元357年,蘇蕙出生於秦苻堅永興元年,今陝西武功縣人,父親是陳留縣令蘇道質,她是家中的三女兒,名蕙,字若蘭,自幼天資聰慧,容顏秀麗,擅長詩文。   但凡有才
Thumbnail
回台灣後,跑去彰化員林學書法。是朋友的老師,在員林教書法十幾年了。告訴老師想學趙孟頫的小行書,因此從前赤壁賦練起。帶了一枝狼毫,結果太粗,寫起來也不挺。老師走過來說:「我看看。」
Thumbnail
劉過論及讀書,認為就像農耕一般,是勤是惰只有自己知悉。書籍種類雖然繁多, 努力鑽研,終將可以熟知理解,正如農家歲未之豐收。劉過畢竟是個傳統文人,所讀的書不外儒家經典,詩詞歌賦,利於仕進的著作。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他的勸學金言仍然是有意義的,「勤奮」仍然是求知過程極必要的態度。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描繪了王維在輞川閒居時所看到的秋景,以及他閒居生活中的安逸與樂趣。一幅秋日山水的畫面:山色蒼翠,秋水潺潺,動靜結
Thumbnail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概是寫作者最想擁有的能力吧?尤其是已達到較高等此,發文篇數增多的好友,此時恨不得擁有三頭六臂,是吧?這一對金句,原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九載(750),,詩題的「韋左丞」是當時尚書省左丞相韋濟,韋濟對杜甫的才華非常欣賞,也長期照顧杜甫。
Thumbnail
我字寫得醜,以前學校每星期有一堂書法課, 老師規定嚴格,一定要用墨條在硯台磨出濃黑墨汁,毛筆沾墨寫字。 明明認真寫,但作業都是拿大丙,發回習字本時, 老師打從鼻孔重重那聲哼,讓人對書法課心生恐懼。 看看張才智老師字寫得多好。 介紹卡寫「多年臨池苦練,使隸書熔鑄多種碑帖的特色, 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老衲看「象形術的飛法」 作者:老衲 老衲常常以為,徐皓峰老師的文筆可說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講的古傳武藝極好,很多人東施效顰,想學徐老以文講武,卻沒有徐老的文字功力,與背後李仲軒老先生的境界與底氣,所以畫虎不成反類犬,想要用文筆幫內家拳增彩,卻是越描越黑,落得一個內家拳能說不能打的口實。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是小學還是國中?記得學校有書法課,一週兩節。那時期待上課,可以帶外面寫著「書道」的手提盒去上學,覺得很厲害。將書法用具收在一起,打開時會發出一種光芒似的(笑)。 作者對於書法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小時與其父親練字的時光。我就沒有這麼溫馨的回憶,只覺得帶著「書道」手提盒去上學很厲害(笑)。作者摹寫練字的過
Thumbnail
(回文詩~~這首詩可以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著讀,也能成詩): 春賞共伴相君取,寄思相念良緣得。 人中意穎聰心蕙,真意愛深情女蘇。 西元357年,蘇蕙出生於秦苻堅永興元年,今陝西武功縣人,父親是陳留縣令蘇道質,她是家中的三女兒,名蕙,字若蘭,自幼天資聰慧,容顏秀麗,擅長詩文。   但凡有才
Thumbnail
回台灣後,跑去彰化員林學書法。是朋友的老師,在員林教書法十幾年了。告訴老師想學趙孟頫的小行書,因此從前赤壁賦練起。帶了一枝狼毫,結果太粗,寫起來也不挺。老師走過來說:「我看看。」
Thumbnail
劉過論及讀書,認為就像農耕一般,是勤是惰只有自己知悉。書籍種類雖然繁多, 努力鑽研,終將可以熟知理解,正如農家歲未之豐收。劉過畢竟是個傳統文人,所讀的書不外儒家經典,詩詞歌賦,利於仕進的著作。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他的勸學金言仍然是有意義的,「勤奮」仍然是求知過程極必要的態度。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描繪了王維在輞川閒居時所看到的秋景,以及他閒居生活中的安逸與樂趣。一幅秋日山水的畫面:山色蒼翠,秋水潺潺,動靜結
Thumbnail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概是寫作者最想擁有的能力吧?尤其是已達到較高等此,發文篇數增多的好友,此時恨不得擁有三頭六臂,是吧?這一對金句,原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九載(750),,詩題的「韋左丞」是當時尚書省左丞相韋濟,韋濟對杜甫的才華非常欣賞,也長期照顧杜甫。
Thumbnail
我字寫得醜,以前學校每星期有一堂書法課, 老師規定嚴格,一定要用墨條在硯台磨出濃黑墨汁,毛筆沾墨寫字。 明明認真寫,但作業都是拿大丙,發回習字本時, 老師打從鼻孔重重那聲哼,讓人對書法課心生恐懼。 看看張才智老師字寫得多好。 介紹卡寫「多年臨池苦練,使隸書熔鑄多種碑帖的特色, 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