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憶故宮鎮院之寶觀後感

2021年11月18日,趁展覽的最後一天帶媽媽去趕一下熱潮也看一下門道。范寬的《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十年才聯展一次,宋代巨碑式山水畫和寫實畫風的巔峰代表作。保存近千年(還好是絹畫。紙壽五百,絹壽一千,絹可以保存比較久),世界知名的藝術作品。但如果只是這樣就只看熱鬧而已!既然是喜歡的朝代中喜歡的畫家(范寬是我考博士班的研究計畫主角之一,我學書法時是從萬壑松風圖認識斧劈皴的,三幅圖我最喜歡早春圖),就帶我媽去就要讓她知道她讓我讀書的錢沒白花。
這時期的畫家沒有正式落款的習慣所以看他們的畫第一個樂趣就是在不起眼的地方找他們的名字和畫的名字。范寬的《谿山行旅圖》是被明代的董其昌收藏過,他在畫軸天的部分寫了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圖,我們才知道這幅畫叫谿山行旅圖。到1958年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牛性群先生與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在該畫右下處騾(或驢)隊後方樹葉中發現有「范寬」二字才確定作者是范寬。(雖然有人質疑是後世之人加上去的)。他的遠近層次和透視法(聽說叫移動式多點透視)的神韻和構圖,是此圖為人稱道聲名大噪的關鍵,他遠景、中景、近景是9:3:1,這給人的空間感和氣勢就大不一樣。妳若把他拿來跟郎世寧表現立體和構圖的方式來比較,就會發現兩者呈現立體的方式真的很不一樣。別有一番風味!在筆法上范寬用雨點皴表現出來的山體和李唐用斧劈皴表現的山體感覺也不一樣!
而《早春圖》的作品名稱在畫的左邊中間邊緣一根樹枝的下面,小小的字。又有郭熙筆的長印。這已經是這三幅畫的作者中最高調的一個人了!早春圖也是三幅畫中在圖裡面被蓋最多收藏印的作品。大部分是乾隆的傑作。嘉慶和宣統也有份。(別人好歹蓋在外面,他們一家是專門破壞文物的!)早春圖的另一個樂趣就是數看看有幾個人。其中共13人動作都不同(可以找找看)。他用彎區無葉的樹枝(被稱為蟹爪枝)來呈現雪剛融掉初春的景像。他畫岩石的的方式也跟其他兩人不一樣(被稱為雲捲皴),這都是郭熙的早春圖的特色。可以比較一下三幅圖對岩石的表現方式,各有不同,各具韻味。但相較之下郭熙的《早春圖》最讓我有置身山中的感覺。
而李唐的《萬壑松風圖》的署名和作畫的年代藏在主峰左邊第一個尖尖的山峰,斧劈皴展現出山石的崢嶸巍峨的感覺是他的主要特色。它的雲和流水讓這幅畫有了距離和層次感。也降低了巨山堂堂的壓迫感。他樹的呈現方式有西方光影效果的立體感。
三張圖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看點,對我來說,《谿山行旅圖》主要欣賞他的構圖和筆法,《萬壑松風圖》主要欣賞他的氣勢,,《早春圖》主要欣賞他的樹與岩石。將他們放在一起比較會有不同的樂趣和發現。雖然聯展結束了,下次要在等十年。但他們還有單獨展出的機會,可以去看看。這是我從以前到現在對這三幅畫的賞析,但這次我是展期最後一天去,人很多無法細看,而且或許因為年代久遠和燈光的關係,看起來比以前更模糊了一點。所以趁現在還可以看的時候趕快去看吧。
若我的文章你喜歡,你可以在下方按一個愛心❤
若喜歡我的文章也可以贊助我一下
若你對我的文章有疑問或有想說的,你可以在下方留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