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不盡善盡美,卻盡力還原:從《大俠胡金銓》認識武俠世界的「一代宗師」

《大俠胡金銓》以客觀角度看待的話,優點是明顯的,反面來說,缺點亦是。以單純二分法來假設,對於喜歡、熟悉胡金銓電影的觀眾來看此部紀錄片,絕對看得熱血沸騰,身歷其境,甚至會再次愛上胡金銓所悉心建構的武俠世界。透由電影工作人員、導演、朋友、影評人等人,以聚焦的角度解讀胡金銓的創作思維與脈絡,再將每部電影拆解談敘,探索其中美學,揭秘背後心路歷程。當回朔那些往事的同時,也無不帶領觀眾從「入門」到「驚嘆」到「著迷」的過程,如此,以這樣的觀賞方式走進胡金銓偉大的影像世界。
但對於某些不熟悉胡金銓的人來說,也許將紀錄片與上課類的教材視為本質上的相似,這樣的形式內容看多也感到審美疲勞,有些枯燥乏味。學者講解,仿似直面地逼人吞下所有東西,單方面接受人們傳遞胡金銓的「好」,我想這亦是《大俠胡金銓》被些許人詬病的問題。在紀錄片中,幾近大部分以訪談作為支撐,配合石隽走訪過往電影的拍攝地點,再不時穿插電影片段、照片、文獻資料,加上京劇演員們實地演練電影情節,這便是整部影片的概要內容。老實說,如果以這類訪談式的內容來說,比起紀錄片比較適合拍成迷你影集,要不然《大俠胡金銓》也不會分成上下集來發行。因片中幾乎把胡金銓的作品分年份,系統化的展開來談,導致有著大量素材卻無法有效剪輯,但也知道觀眾的耐心有限,只能盡量把握在類似名人講座與紀錄片之間取得平衡。
「他的血液裡藏著電影。」——吳宇森
不過,至我而言,無關紀錄片的技術面考量,光胡金三個字就足以使我在看電影時感到無比的真切,十分的過癮,然後深深地被感動吸引。譬如紀錄片裡胡金銓為了等蘆葦收成,不惜明年再重新開機拍攝、想讓鏡頭有美感,等待好幾天才盼到美麗的日出、從無到有親手搭建了一座客棧只為呈現電影的真實感和歷史感,諸如此類的事跡,不止感佩胡金銓精雕細琢的做事態度,也讓人感受到武俠真正從書中活過來並鮮活生動的走到現實世界,一了想像中的美夢。
在武俠片未被世人全面認識前,胡金銓就先顛覆了武俠的定義和精神。從前,武俠片總是粗制濫造,是他扭轉情勢,首創並發展出一套屬於武俠電影的完整架構。無論場景、服化、打鬥,每一幕鏡頭的形成都是用盡心思、精心設計。從紀錄片裡,我們得以看見胡金銓對歷史的考究,對自身作品的用心。從勘景、搭景、美術道具、分鏡、剪接、演員妝髮,大小項目都親力親為,為了最終成品所付出的心力、血汗絕不是旁人三言兩語能一言以蔽的——這是「完美主義者」不得不承受的責任之必要,但同是一場場驚心動魄又精彩絕倫的旅程。所以,當聽演員們說道胡金銓拍攝一部電影的時常動輒得一年以上不無道理,我想這是身為導演的職業道德卻也亦是超越導演所能的範疇太多又太多。這樣的「瘋魔」,也未必有多少人能親自做到。在有「造神」的嫌疑之說前,他早已用作品訴說、證明一切——當後人乘涼,已有先知前訪栽樹。
如果《大俠胡金銓》第一部曲是從電影的角度來認識胡金銓,那第二部曲則是試圖走進這位主角內心,從晚年生活裡重新檢視胡金銓本人以及那份未完的心繫。
幾年半載,胡金銓掀起的熱度逐漸淹沒在人群當中,觀眾對武俠片不再感到新鮮有趣。與此同時,也迎來武俠片的衰退、電影講求快速製作的「素食年代」,不再有製片方願意花錢投資耗時長時間拍攝的作品。是以,胡金銓的盛世狂潮悄然劃下句點是有跡可循。
胡金銓晚年移民美國,但美國的消費水準高,長年累月無疑是筆大支出,在日子拮据的情況下他只得靠四處演講、教書維生。不過,他非但不覺自憐自艾,甚至因想出拍「英文教學錄影帶」來賺錢這件事而開心不已。他是十足的樂觀,正因這樣的樂觀旁人才替他感到不值,國際級的殿堂大師如今卻走到這般田地。在時不我予的情況下,電影夢依舊在他的心中持續不斷燃燒著且越燒越旺,足以支撐到人生的最終點。然而,只差臨門一腳就能開拍他費時多年所準備的劇本——《華工血淚史》,卻遭逢病逝而未有機會完成了。假如這部電影能如期完成或許就能再次創造胡金銓的電影高峰,替臺灣電影史寫下輝煌的一筆紀錄。只能說,真的非常令人扼腕。
影片的後半部大多都在提及《華工血淚史》背後的創作脈絡,可見胡金銓力求突破的野心、重述歷史的決心,還有那份為人民發聲的勇氣皆不在話下。其實他後期的作品——《空山靈雨》、《山中傳奇》都不再只是圍繞於武俠的框架空間裡,還探討著情愛與人性之間的問題,著實多了幾分粉紅柔情與貼近生活的味道,也象徵著胡金銓蛻變的心境。
《大俠胡金銓》上下兩集歷時四年半的時間完成,十分不易,每人一瓢的灌溉,皆試圖拼湊出接近胡金銓電影的藝術,本真的原貌;只願讓他們記憶中所熟悉的胡金銓再離觀眾近一點。或許,這不是一部盡善盡美的紀錄片,但再某種程度上,它延續了胡導未盡的電影之路,亦同時象徵著傳承意味,胡金銓三個字將在在光影裡永遠閃爍耀眼。
鳴謝胡金銓導演將一生奉獻於電影之中,使我有機會觀賞到這部不可思議又令我感動落淚的紀錄片。相信喜愛電影的朋友都會被胡導的職人精神有所震撼。
「在此之後可能十幾年之內都不會有人再拍胡金銓了,如果不好好怕,不是很可惜嗎?」——監製塗翔文
兩部曲現正熱映中,請把握機會觀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IG帳號:myra.movie /用文字抒發對電影的愛,尤愛上世紀香港電影。活躍於IG,有意試片/合作請聯絡:s659061a14@gmail.com 謝謝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