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迴廊》:對正義進行思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半年香港電影狀態大勇,不但有多齣電影大破票房紀錄,精彩的電影也一齣接一齣上映。《正義迴廊》上映後口碑載道,其實我在上映第一週便已經看了,先旨聲明,這是一齣重口味電影,戲中有許多殺人和裸露場面,所以是三級片啦。
電影取材自2013年在香港發生的弒雙親案,當年兇手殺死父母後,竟然在網上建立一個名為“失蹤的爸爸媽媽”專頁,除了網上尋親,又跟兄長一起到警署報案,後來更高調接受電視台採訪希望觀眾協助尋找離奇失蹤的父母。事件蘊釀數天後,行兇者在遊戲群組中自爆殺了父母,並迅速被警方拘捕。兇手宣稱父母是被他和一個朋友共同殺害的,而行兇地點正是朋友家中……
案件發生在9年前,所以我雖然對此案有印象,但細節都忘了,也不記得審判結果,所以看電影的時候還是會為審判緊張,對結果感到詫異。對於改編自真實案件的電影,許多時都帶有獵奇色彩,但是《正義迴廊》並不是想單純拍攝這宗兇案,而是想探討正義,所以不要抱著看獵奇電影的心態進場,準備好對正義進行一場又一場思辯。
電影裏的時空交錯,時間既非線性,空間也會跳躍。時間非線性容易理解,就是電影的時間線會不斷在案發前前後後移動,但因為拍攝手法出眾,所以觀眾並不會感覺混亂。至於空間跳躍,就是戲中的角色在同一個時間會在不同空間出現,在戲中最常見的場面是,當陪審團在會議室研究案情時,會在兇案現場“現身”,看著兇手的行兇場面,探討兇案的各種可能。
這種時間和空間的跳躍很考功夫,而顯然導演控制得宜,令觀眾猶如置身案發現場,跟著陪審團一起思考各個疑點。
在法庭戲中經常會出現一句“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就是說當案件出現疑點時,應該依有利於被告的原則判決,因為大原則是寧願放過有罪者,也不應冤枉無辜者。
電影中出現兩個被告,一對死者的兒子毫無疑問是行兇者,問題是他的朋友有參與嗎?兇手說他跟朋友一人殺一個,但他的朋友在法庭上堅持自己無辜,而當日他在警署中承認殺人是因為不管他說了多少次自己是無辜,警方依然不相信,並持續施以精神虐待直至他認罪為止。(之前看《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一書,有一個男人就是因為被警方施以長時間的精神虐待而認罪,因為他認為只要認罪就能擺脫眼前的困局,而他既然沒有殺人,上到法庭便可以還自己清白,可是他沒想到他一旦認罪,幾乎等同於沒有翻身之日)
電影沒有正面說明到底行兇者的殺人目的是什麼,也沒有正面說明兇手的朋友到底有沒有參與殺人,只是嘗試從多個角度帶出各個可能性,再由觀眾自行判斷。事實上,真相到底如何,大概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辯護律師的工作是替被告作出辯護,他們需要知道真相嗎?抑或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夠?不管對方有沒有殺人,不管對方殺人的理由如何,總之做好辯護工作就行?因為就算是殺人犯也有獲得辯護的權利。假如辯護工作做得好,令有罪的人無罪釋放,那應該為贏得官司而高興,抑或為放過有罪之人而難過?
死者的兒子是兇手無誤,但陪審團曾經嘗試探討他為什麼會殺人,是因為成長階段的不愉快?是因為覺得父母偏心兄長?是因為他有財困時不獲幫助?不管原因如何,在這宗案件中,殺人也不是迫於無奈的選擇,所以任何原因也不會構成可憐兇手的因素吧。
至於兇手朋友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戲中人未必分得清,而戲外的觀眾更加無法分辨,因此當觀眾離場時,可能帶著滿腦子疑問,如果你是陪審團,你會作出怎樣的判決?
戲中就是這樣充滿著不同的思辯。電影二個多小時,但一點也不覺得冗長,看到最後反而有一種“唔夠喉”(廣東話教學:意指不夠)的感覺,主要是覺得法庭戲的唇槍舌劍還不夠,陪審團的討論也不夠,像剛開始討論然後就裁決了,好想繼續看他們的爭辯呢。
戲中的演員都有出色表現,尤其是飾演被告的兩位演員楊偉倫和麥沛東更是精彩絕倫。
好戲都值得支持,希望《正義迴廊》取得理想成績,讓業界有信心繼續拍出有水準的電影。
avatar-img
105會員
758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初會將《20世紀少女》加入片單,純粹因為片名(明明知道這跟《20世紀少年》無關,還是莫名其妙地有著一種情意結),後來看到有人撰文介紹此電影時說明明沒有煽情灑狗血的場面,卻會讓人淚流不止,因為知道這不是單純賣慘的戲,於是便想挑戰看看我的淚點。 這是一齣青春愛情喜劇,其實一般來說我對青春愛情電影沒什麼
吉本芭娜娜的小說,幾乎都是套用同一公式,但是作為粉絲,卻又不介意她的小說不斷在重覆,有時甚至希望她不要作出太大的改變。因為,喜歡她的文字,就是喜歡那種淡,那種隱隱約約帶來的療癒力,改變了就不是那回事。 她近年的小說,看完了很快就會忘記內容,但是作為讀者,享受的是閱讀的過程,讀她的小說,心裏總是一陣澄
平日上班的日子,我通常是吃完晚飯才回家的,大概在晚上7:30回到家裏,當然有時早一點有時晚一點,大概啦。睡覺呢,也是有時早一點睡有時晚一點時,但早不會早過11:30,遲又不會遲過1:30,就平均12:30睡吧,所以由我回家到睡覺,大概有5個小時。 我在這5個小時會做什麼呢? 回家後第一件事是洗手,這
閱讀數量 2022年10月閱讀總數為41本,其中12本為文字書,但依然是漫畫佔最多,10月最後一個星期放假,所以才可以瘋狂閱讀。 小說:6本 散文:4本 漫畫:26本,共9套 兒童文學:2本 繪本:3本 主題閱讀 10月的主題是回到故鄉,所以看了《你不能再死一次》和《鬼地方》,事實上兩本都是文學性很
越是重視承諾的人,越不容易作出承諾。 因為每一個承諾都代表自己的人品,失信於人不但毀了別人對你的信任,更毀了自己的名聲,以後誰敢相信你?因此重視承諾的人如果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絕對不會輕易許諾,要麼不答應,一旦答應了無論如何也要做得到。 當然,有些人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聲,總是隨口作出承諾,只為了應付眼
一個媽媽,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媽媽,最缺乏的不是錢、不是愛,而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 懷胎二百八十天,最少有一半時間處於膽戰心驚狀態,擔心聽不到胎心、憂慮胎兒發育不正常、害怕胎兒被臍帶纏頸……又最少有一半時間身體承受著各種不適,孕初期的孕吐、暈眩,孕中期的胃脹、抽筋,孕後期的水腫、恥骨痛,還有沒完
最初會將《20世紀少女》加入片單,純粹因為片名(明明知道這跟《20世紀少年》無關,還是莫名其妙地有著一種情意結),後來看到有人撰文介紹此電影時說明明沒有煽情灑狗血的場面,卻會讓人淚流不止,因為知道這不是單純賣慘的戲,於是便想挑戰看看我的淚點。 這是一齣青春愛情喜劇,其實一般來說我對青春愛情電影沒什麼
吉本芭娜娜的小說,幾乎都是套用同一公式,但是作為粉絲,卻又不介意她的小說不斷在重覆,有時甚至希望她不要作出太大的改變。因為,喜歡她的文字,就是喜歡那種淡,那種隱隱約約帶來的療癒力,改變了就不是那回事。 她近年的小說,看完了很快就會忘記內容,但是作為讀者,享受的是閱讀的過程,讀她的小說,心裏總是一陣澄
平日上班的日子,我通常是吃完晚飯才回家的,大概在晚上7:30回到家裏,當然有時早一點有時晚一點,大概啦。睡覺呢,也是有時早一點睡有時晚一點時,但早不會早過11:30,遲又不會遲過1:30,就平均12:30睡吧,所以由我回家到睡覺,大概有5個小時。 我在這5個小時會做什麼呢? 回家後第一件事是洗手,這
閱讀數量 2022年10月閱讀總數為41本,其中12本為文字書,但依然是漫畫佔最多,10月最後一個星期放假,所以才可以瘋狂閱讀。 小說:6本 散文:4本 漫畫:26本,共9套 兒童文學:2本 繪本:3本 主題閱讀 10月的主題是回到故鄉,所以看了《你不能再死一次》和《鬼地方》,事實上兩本都是文學性很
越是重視承諾的人,越不容易作出承諾。 因為每一個承諾都代表自己的人品,失信於人不但毀了別人對你的信任,更毀了自己的名聲,以後誰敢相信你?因此重視承諾的人如果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絕對不會輕易許諾,要麼不答應,一旦答應了無論如何也要做得到。 當然,有些人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聲,總是隨口作出承諾,只為了應付眼
一個媽媽,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媽媽,最缺乏的不是錢、不是愛,而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 懷胎二百八十天,最少有一半時間處於膽戰心驚狀態,擔心聽不到胎心、憂慮胎兒發育不正常、害怕胎兒被臍帶纏頸……又最少有一半時間身體承受著各種不適,孕初期的孕吐、暈眩,孕中期的胃脹、抽筋,孕後期的水腫、恥骨痛,還有沒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Thumbnail
香港史上獨破1.142億港幣大作,黑色喜劇律政電影,劇情描述一場全城關注,親生母親虐兒案件,演變成誤判最終獲判無罪,真相是一場三角關係愛恨情仇,讓小女孩父親無良的,為保衛自身利益顧及失手傷人千金原配,加工使小女孩無辜喪命,劇中的大律師及律師前輩,與上流富貴的下流律師顧問團,一場諜對諜的精彩攻防對決。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有罪/無罪:無真相的一場墜樓案 從電影前半部,檢察官決定起訴Sandra時所宣讀的幾項證據,早已經宣判了最終的結果,畢竟基於無罪推定,那幾項證據根本無法證明Sandra確實殺了丈夫Samuel。然而,或許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具巧思的預設之一(房屋座落在荒蕪人煙的地方、兒子是一名視障者、沒有兇器等)。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Thumbnail
香港史上獨破1.142億港幣大作,黑色喜劇律政電影,劇情描述一場全城關注,親生母親虐兒案件,演變成誤判最終獲判無罪,真相是一場三角關係愛恨情仇,讓小女孩父親無良的,為保衛自身利益顧及失手傷人千金原配,加工使小女孩無辜喪命,劇中的大律師及律師前輩,與上流富貴的下流律師顧問團,一場諜對諜的精彩攻防對決。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有罪/無罪:無真相的一場墜樓案 從電影前半部,檢察官決定起訴Sandra時所宣讀的幾項證據,早已經宣判了最終的結果,畢竟基於無罪推定,那幾項證據根本無法證明Sandra確實殺了丈夫Samuel。然而,或許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具巧思的預設之一(房屋座落在荒蕪人煙的地方、兒子是一名視障者、沒有兇器等)。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