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朝空洞凝視,我們看見的是?《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死刑犯是什麼東西?對社會中的大多數人而言,死刑犯甚至都不是個東西,然而對導演李家驊而言,死刑犯首先是人,而且是有故事的人,為此,他希望用《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讓觀眾看到死刑犯們的故事,然而在訴說他們的故事時,他也意外觸碰到了那些有意無意存在的空洞,有的是存在而被拍攝到的,有的是拍攝過程製造出來的。



電影從犯人A的家屬開始,作為第一個字母的「A」既是電影裡的第一個案例,也是作為結尾的「Answer」,與大部分死刑犯家屬不同,犯人A的母親並沒有在其犯罪後不敢或者在時間一長後捨棄他,而是持續多年的對其探望,她一直希望兒子可以告訴她一個「Answer」,關於他擄人勒贖然後撕票的真相,因為如同許多犯人的家屬一樣,她想不透為什麼兒子會這樣做。


為什麼會殺人呢?對於這個問題的探查,帶來的是更多的問號,如同片中有數個死刑犯剛被逮捕時對自己的行為表現的毫無悔恨,並且認為自己相當正確,還要求法官給他們死刑,然而在獄中幾年過去後,他們紛紛反悔,將計畫殺人改稱為衝動行事,或許是因為在犯案的當下,他們認為如果自己的行為被看做計畫殺人,那麼他們就有執行自己的意志的證明,然而如果是衝動呢?那則不過是不成熟的表徵,而在獄中意外漫長的時間漸漸讓他們被迫轉變,被迫面對自己其實沒那麼考慮周詳。


電影裡有數個死刑犯的案例,除了A之外,還有砍殺父親百刀以上的陳昱安,以及當年構成台灣人夢魘,在捷運上隨機殺人的鄭捷,以及稍微提及的一些被判死刑後關到某天需要死刑而被處理掉的囚犯,和被關近二十幾年最終得到自由之身的冤案受害者蘇建和,蘇建和的存在在片中是異質性的,因為比起其他人,他是無罪的,他在片中的存在功能反而是作為被關押許久的過來人,講述那種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處死,風吹草動都可以嚇的人漏尿腿軟的獄中氛圍,這種氛圍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犯人就算被判刑,也時常不會馬上執行,而是要先被關一陣子,如同鄭捷當初殺人,是希望能夠「像美劇一樣」直接在捷運站被擊斃,然而他卻忘記台灣是個比美國更講究人權的地方,以致於他被逮捕後,比起那些因他直接斷氣的人們,冗長的審判還有辯護還等著他拿命去消磨,而他對此感到相當不耐煩:


「那你們想怎麼做就去做吧。」


我們當然在片中看不到鄭捷親口講這些話,這些內容是透過他的律師轉述的,如同片中許多死刑犯的資訊都隔了好幾層轉譯,透過他們的親友或辯護律師或者是廢死聯盟的成員,又或者是他們的自白書或書信來代替,一名廢死聯盟的成員將陳昱安的書信給我們看,看得出早已被家人斷絕關係的他一遇到有人對他有興趣,便滔滔不絕的講個不停,如同他對他的辯護律師滔滔不絕的講個不停,甚至希望他們能給他金錢援助,原因是死刑犯在現行法律體制下,在等待死亡到來前也不得去工廠以勞動換取金錢,於是他們雖還活著,卻只能等死,而政治人物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迅速給他們痛快,給會被罵,不給也會被罵,一直給會被罵,一直不給也會被罵。


所以陳昱安最後在獄中自殺,死亡讓他再也不用受苦於自己「雖輕微卻能讓他被開除,雖確診卻不能讓他被赦免」的精神疾病,不用再花錢吞任何藥丸,也不用再受對親人怨恨之苦。


電影裡有許多空景,那是監獄的牢房、走道、會客室,構成了一種空洞,這是人消失前最後佇留的地方,同樣消失的還有片中受害者家屬還有受害者的觀點,我們只看到鄭捷的父親在媒體的包圍下,用自己的肉身不斷的開出一個下跪的空間,向整個社會道歉,直到氣力放盡。


無論如何,《我的兒子是死刑犯》或許不夠前衛也不夠涉險,甚至可以說接近資料彙整。但作為少見題材的紀錄片,其提供了一種我們在日常較少見的視角,我們跟著A的媽媽在公車上,以沉默的獨白結束這一場各種獨白遊走的墓地之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zard的沙龍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Lizar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半年香港電影狀態大勇,不但有多齣電影大破票房紀錄,精彩的電影也一齣接一齣上映。《正義迴廊》上映後口碑載道,其實我在上映第一週便已經看了,先旨聲明,這是一齣重口味電影,戲中有許多殺人和裸露場面,所以是三級片啦。 電影取材自2013年在香港發生的弒雙親案,當年兇手殺死父母後,竟然在網上建立一個名為“失
Thumbnail
近半年香港電影狀態大勇,不但有多齣電影大破票房紀錄,精彩的電影也一齣接一齣上映。《正義迴廊》上映後口碑載道,其實我在上映第一週便已經看了,先旨聲明,這是一齣重口味電影,戲中有許多殺人和裸露場面,所以是三級片啦。 電影取材自2013年在香港發生的弒雙親案,當年兇手殺死父母後,竟然在網上建立一個名為“失
Thumbnail
與蚵子寮漁村紀事一樣,同樣是在Giloo這個平台觀看,也是南方影展的電影。 這部片是公共電視的一個系列其中之一,記錄臺灣司法史上發生過的眾多死刑冤案。這一集講述的是盧正的故事。
Thumbnail
與蚵子寮漁村紀事一樣,同樣是在Giloo這個平台觀看,也是南方影展的電影。 這部片是公共電視的一個系列其中之一,記錄臺灣司法史上發生過的眾多死刑冤案。這一集講述的是盧正的故事。
Thumbnail
《尋人啟弒》是值得一看的驚悚懸疑佳作,它借用真實事件,挑戰社會道德底線,也表現愛與死亡的衝突矛盾,使人深深著迷於電影氛圍。如果殺人者的犯案動機可以輕易得到合理化,並且成為慾望發洩管道,那麼捍衛人性與人權的正當性都將動搖,再也無法站得住腳。
Thumbnail
《尋人啟弒》是值得一看的驚悚懸疑佳作,它借用真實事件,挑戰社會道德底線,也表現愛與死亡的衝突矛盾,使人深深著迷於電影氛圍。如果殺人者的犯案動機可以輕易得到合理化,並且成為慾望發洩管道,那麼捍衛人性與人權的正當性都將動搖,再也無法站得住腳。
Thumbnail
《再審》是2017年初上映由真人真事2000年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發生的『藥村五岔路口殺人事件』改編而成的韓國電影,是目擊者變成殺人犯而震撼韓國的案件。由姜河那與鄭宇繼《初戀三重奏》後再度合作的電影。
Thumbnail
《再審》是2017年初上映由真人真事2000年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發生的『藥村五岔路口殺人事件』改編而成的韓國電影,是目擊者變成殺人犯而震撼韓國的案件。由姜河那與鄭宇繼《初戀三重奏》後再度合作的電影。
Thumbnail
2021/05/30 下午追劇完畢          第十五十六集主題是冤獄20年,有個真實事件...(新聞連結)編劇是以金司機發現真正的殺母兇手吳哲榮,因為吳哲榮被冤枉入獄的金先生來找模範計程車復仇.....我很欣賞這次的主題:冤獄以及關懷罪犯的無辜的家人
Thumbnail
2021/05/30 下午追劇完畢          第十五十六集主題是冤獄20年,有個真實事件...(新聞連結)編劇是以金司機發現真正的殺母兇手吳哲榮,因為吳哲榮被冤枉入獄的金先生來找模範計程車復仇.....我很欣賞這次的主題:冤獄以及關懷罪犯的無辜的家人
Thumbnail
李家驊導演的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講述的是台灣三位死刑犯案例,還在服刑的A,陳昱安和鄭捷。一直以來我並不太常思考死刑議題,近年卻因為《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大勢,提供了我更多的想法。​
Thumbnail
李家驊導演的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講述的是台灣三位死刑犯案例,還在服刑的A,陳昱安和鄭捷。一直以來我並不太常思考死刑議題,近年卻因為《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大勢,提供了我更多的想法。​
Thumbnail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已經不乏有不少人寫過相關的影評,但對我來說,我想寫的不是影評。影評是一個人看完一部作品後,綜合自己所見所思的主觀產物,但紀錄片不一樣,比其電影的故事,它更像在說故事,甚至於,它就是故事。因此,我想說的是反省,也想說感受。
Thumbnail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已經不乏有不少人寫過相關的影評,但對我來說,我想寫的不是影評。影評是一個人看完一部作品後,綜合自己所見所思的主觀產物,但紀錄片不一樣,比其電影的故事,它更像在說故事,甚至於,它就是故事。因此,我想說的是反省,也想說感受。
Thumbnail
死刑犯是什麼東西?對社會中的大多數人而言,死刑犯甚至都不是個東西,然而對導演李家驊而言,死刑犯首先是人,而且是有故事的人,為此,他希望用《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讓觀眾看到死刑犯們的故事,然而在訴說他們的故事時,他也意外觸碰到了那些有意無意存在的空洞,有的是存在而被拍攝到的,有的是拍攝過程製造出來
Thumbnail
死刑犯是什麼東西?對社會中的大多數人而言,死刑犯甚至都不是個東西,然而對導演李家驊而言,死刑犯首先是人,而且是有故事的人,為此,他希望用《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讓觀眾看到死刑犯們的故事,然而在訴說他們的故事時,他也意外觸碰到了那些有意無意存在的空洞,有的是存在而被拍攝到的,有的是拍攝過程製造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