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國立中山大學藝術大樓 219 實驗劇場
時間:2022-12-04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5039067678)
什麼是假?什麼是真?記憶與報導,經過層層檢選與編輯,還算不算真實?或許只有忘記才是純粹的真實。
關於本劇
讓我們走進男主角破碎受損的大腦裡,欣賞記憶完全流失前的迴光返照。
甫開場,「男子」與「女子」即打破第四面牆,向觀眾說明:看似廢墟、牆面播映混亂影像畫面的空間,是男主角阿史的腦子。阿史的腦子破了一個洞、記憶正在流失。
「男子」與「女子」並非人類男性與人類女性,只是由一位生理男演員與一位生理女演員既共同也分別飾演男主角大腦中左右對稱的海馬體。別忘了「這裡」是「男主角阿史的腦子」,腦子裡只有腦子該有的結構與阿史的想像和記憶。偏偏「阿史的腦子破了一個洞、記憶在流失」,阿史是否真為男主角的名字?舞臺上呈現的每個片段,是記憶或是想像?全都無法確認。
出生前拼命求生、自殺前最後幾眼、從不拒絕工作使命必達、妻女離去、單親童年、母親死亡、尋覓生父、海馬體時不時參與評論......「阿史」的生命片段不按時序一一閃現。乍看是心理劇或記憶劇,其實是一齣推理劇--觀眾必須透過時序混亂、虛實相間的片段,慢慢釐清哪些可能是真,哪些出於想像,排列可能的先後順序,推理出「阿史」到底是誰。
「女子」與「男子」海馬體,縫綴男主角「阿史」破碎片段真假難辨的記憶。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5039067678)
妙的是,當觀眾終於對「阿史」有了較明確的輪廓與概念,也同時失去阿史--遺失所有可以用來定義阿史的一切。現場每段呈現,都是「阿史」正在流失的記憶,當觀眾看到與知道,阿史同時失去與忘記。
妙的是,阿史在完全失憶前最後一句是「我不想被忘掉」,但他之所以會頭破一個洞、記憶泊泊流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重要、沒必要被記住,可以去死,辛苦爬上爛尾樓頂樓向下跳,卻意外卡在爛尾大樓3樓長出的雀榕上,沒死成只把頭撞破了一個洞。自始,他在乎的人不是不在乎他,就是死了,沒有人記得他是誰,除了自己,至終,他把自己也給忘了。
全劇節奏明快,情節緊湊,雖然快速推進的劇情不小心凸顯演員發音咬字不清、口條功力尚待加強的缺失,尤其是女子與男子,但瑕不掩瑜。雖然舞臺布景中窗與門的結構顯然太脆弱,幾乎要在臺上支解,然而越來越矮的圍牆象徵隨時間消逝的記憶仍是有趣的設計。
什麼是假?什麼是真?工作與收入是真?須臾消逝且帶來傷害的人際關係是真?肉體是真?人格是真?記憶與報導,經過層層檢選與編輯,還算不算真實?或許只有忘記才是純粹的真實。
關於劇本
劇作家胡錦筵的作品《目前想不到》曾獲103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戲劇劇本學生組特優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的資料庫保留了當年投稿並獲獎的劇本。
「陌生人」是獲獎版本的劇本中沒有的謎樣角色。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5039067678)
然而,本次演出的劇本多處與得獎版本不同,其中最顯著的差異,得獎版本中男主角遭「隕石擊中」頭骨及大腦受損,而演出版本則為男主角「自殺失敗」導致腦傷,以及因受傷原因不同而附隨的增修,比如演出版本多了「男子」、「女子」與男主角「阿史」共同描述登上爛尾樓樓頂至墜樓、卡在大樹上的所見所聞,並刪去得獎版本中「阿史」前往隕石墜落現場採訪的橋段。
另外,獲獎版本開場即為「阿史」與妻子口角、妻女移民澳洲的段落,但本場演出,先由「男子」與「女子」提醒「我們在男主角阿史的腦內」開場,才接演妻女移民橋段,且增加陌生人一位。
個人較偏愛本場演出版本,阿史在辭職後,失去人際關係又失去工作,人生失去目標與重心,惶惶然隨便找一楝爛尾樓跳樓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比遞了辭呈,竟又反射性隨手機工作指示前往採訪現場,並且被天外飛來一塊隕石打破頭合理多了。
不知是演出版本是編劇胡錦筵自行增修的版本?或是導演劉俊宏微調以符合演出效果的版本?
----------
指導老師:陳尚盈、黃資絜、李怡賡、杜思慧
劇作家:胡錦筵
導演:劉俊宏
舞台監督:吳辰軒
執行製作:蔡昀臻
舞台設計:薛淳方
燈光設計:陳巧容
髮妝設計:趙開雲
平面設計:鍾筱婷
音樂設計:蔡鈞宸
影像設計:鄭勻禎
公關:郭信亨、姜卉嫻、李昀
宣傳:許芝萁、黃莉芸
文案:翁寧憶
票務:蕭如晴
演員:郝慈安、唐英哲、陳穎玄、黃政全、黃愉惠、傅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