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以智慧行動裝置到入於醫療場域應用之淺談

    台灣醫療水準堪稱世界的翹楚,近年來也因應老年化人口的增加,機電施工安全及性能要求的演進,以及大量引進資訊設備至醫療院所,造成醫院機電設備更具多樣性,內容涵蓋電力、弱電、空調、環控、醫療氣體、醫療、資訊設備等,在當前政府推動智慧綠建築,我們來看看目前是如何推行。
    首先IoT(物聯網)這個名詞越來越頻繁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但IoT其實是個概念,利用網際網路或是無線網路、4G等聯通硬體設備的一種方式。 目前政府所推行綠建築政策中IoT將實際應用於建築自動化和中央監控系統。IoT簡單的說是指硬體配置有感測器,利用傳感器讓人與硬體設備人對話。然而目前網路連接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其模式也相當普遍。因此透過IoT的技術連接硬體與硬體設備間,在移行動裝置進行控制來提升生活上操控的便利性。
    然而醫療場域亦可導入IOT相關應用,例如透過穿戴式載具在附加傳輸功能,用於病人身上之生理監測,即為以目前常見的智慧型手錶或感應手環,也因如此可以加以延伸應用。許多人僅用於運動相關的記錄,包含心跳、目前還有血壓等數值,若紀錄可上傳至終端設備,如此一來可至終端截取出項目數值進行統計分析使用者目前健康狀態,也因智慧手環可設定專屬唯一的獨特性,此一獨特形若能應用至醫療院所中,讓住院、急診需留意的病人,透過智慧手環所回傳的數值,再藉由電腦設定出所預設的限值,於收到回傳數值時協助即時診斷目前狀態,若超過預設上、下限值時以鳴叫或由電腦顯示出當下數值,協助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即時監測與當下狀態的處置,然而終端數值可再加以應用。於智慧建築中的健康舒適指標即針對室內空間、健康舒適健康管理系統與生活服務系統,其中以健康舒適健康管理中利用具傳輸功能之生理監測裝置。(如血壓偵測、心跳偵測、血糖偵測等)提供數值,與醫療院所所需要的即時大類監測均有雷同之處。
    此外對於醫療院所中的節能管理,包含照明、空調、智慧外層與智慧電梯,以照明為例,照明部份用電需量管理與能源管理具整合連動,照明設備智慧化節能如:採用晝光利用、時程控制、人員感知控制、遠端調控、App或ICT雲端應用管理等智慧照明技術,建築外層智慧化節能如:建築外殼、屋頂、樓梯間、通風管道等設置具有可感知室內外環境,可以自動調整之遮陽、窗戶使用低耗能玻璃、通風管道等降低室內耗能,動力設備智慧化節能如:泵、排風扇、電梯及熱泵等動力設備具有自動控制技術之節能效益,設定尖峰時電梯如採跳停式輸送,可降低對於鋼纜的磨損,提生電梯運輸效能,即減低等待時間,延長電梯設備的使用年限。
    未來智慧醫院的推行,也將包含BIM(建築資訊模型)系統的導入,並與IOT架構結合,可減少藉由人控方式,提升整體建築的智慧化,另透過IoT的系統整合將成為一個下一個世代智慧建築系統的另一項趨勢與主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一個喜歡將當下所觸發想法寫下的人,就如同我再鑽研某個研究時會將研究過程紀錄下來的理工男,對我來說反正文字的紀錄也是一種舒壓。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