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舊年誰先知——土撥鼠日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楊道還 2/1/2023
唐人王灣有詩句,「海日升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詩家狀物,入骨而跳脫,其意難盡。比如說這個「入」,是個如何入法兒?春天是如何暖起來的?也是詩人的蘇軾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春江水暖鴨先知。」即,春暖舊年誰先知?這個問題要問鴨子。為什麼是鴨,不是鵝?大概鴨子比較平民化,到處都是吧。若在北美,當是加拿大雁先知了。
然而美國人認為,春暖的先知,是北美土撥鼠。每年的二月二日,是北美一年一度的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很多美國和加拿大的小城、村鎮,都會慶祝這個節日。節日的主角當然是土撥鼠。根據傳說,如果從冬眠的洞裏爬出來的土撥鼠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麼北美的冬天還有6個星期才會結束;看不到,春天很快就會來臨。
對於現代人來說,春天在哪裏?春天在日歷裏。像土撥鼠日這樣的慶典,只是一個噱頭、荒誕的傳說。那麼「春暖舊年誰先知」的問題,日歷能夠解答嗎 ?恐怕還不能。說土撥鼠日是噱頭,不是很能站住腳。
古希臘人說:「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句話聽起來像詭辯,但如定義的角度去看,就未必。一條河流是瞬息萬變、永無兩個時刻是完全相同的,其定義從何而來。黃河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河道、河床、和河水都不同,還叫黃河,憑什麼?大概只憑人的所指。
春天也是如此。「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宋吳濤《絕句》)——春天的氣候是變幻莫測的,從那一天算起?某年桃花盛開的日子,在另一年卻可能仍在飄雪。雖然有了現代的超級計算機,但有混沌原理的天花板在,天氣的預測就總只能是短程的近似,不能完全確定。公歷按照太陽的運行,離天氣就更遙遠,更做不得準。
實際上,現代人仍然不知道,春天的起點在哪裏?春天有起點嗎?據說,地球因為人類的活動變暖,導致了近幾十年常發的極端氣候,這使得這些問題更增爭議。如果某地的春天到來有個溫度上的定義,極端氣候顯然不是對這類的定義有所幫助的,一次極端氣候就可以改變這個定義。何況,極端氣候是氣候的極端,還是只是正常,而只是在人類有記錄以來的記錄裏,顯得離經畔道?
日歷上的春天,就像天文學家的望遠鏡腔裏那樣空洞。天氣預報現在加上了體感溫度,春天大概也需如此。
知道何時春回大地,比讀天文上的日歷更接近現實。從溫度上講,比起空氣和河流,土壤不那麼易變。所以冬眠的土撥鼠雖然比鴨、雁知暖要晚些,但大概更靠譜些。
對於農業社區和古代的農業社會,準確得知何時春暖大地是有關生計以至於生存的問題,現代如此,古代也如此,所以中國上古時代,大概在農業初起的時代,有了「律管候氣」的方法。這個方法大概是用來測量春天地氣如何回暖的。後世以為這種方法可以「每月所候」,這很可能是以訛傳訛的誤解——能夠觀星、測日影而輕易得知的,何必另有一套極為復雜的方法。
律管候氣中,律管是用竹管製成的定音器具。這就將音律與侯氣聯系起來了:「截管為律,吹以考聲,引以侯氣,道之本也。」(《律呂新書卷二·律呂證辨》)但這很可能是一種附會。
據記載,律管候氣是用十二根竹管,最長的九寸,最短的約四點五寸,按黃鐘、大呂等十二音律排列。在風吹不進的密室內,將律管埋入土內,上端與地面平,管端或充以葭莩灰,或蒙上絹再置輕灰於其上。在定音律的傳說中,又有對密室所在的描述,或在山凹,或在山陰。
如果假定「律管候氣」是為了測量春天地氣回暖的時間,這套方法就很容易理解。雖然每天地表的溫度變化劇烈,但地面下泥土的溫度變化要緩慢得多。溫度變化要達到九寸下的泥土,大概需要多日的平均氣溫上升或下降才行。春天裏,一兩天短暫的溫暖天氣,大概不足以傳到那麼深的土中。當溫暖的天氣慢慢變長時,溫熱才漸次使短竹管所在的淺土層變熱,然後使長竹管所在的深土層變熱。
侯氣所侯的很可能是氣,即,竹管所測量的是地氣,溫度只是次要的。飛灰不是溫度高低決定的,而是在竹管所在土層的溫度變化決定的。當此土層的溫度開始變化時,溫度不是一直向一個方向變化,而是冷暖有波動和轉換,管中空氣有膨脹和收縮,就像在呼吸,於是有灰飛起來。這就像有來自於大地的氣,在吹動灰一樣,所以叫地氣是很恰切的。這種呼吸作用是極微的,但不是不可探測的。這大概是古人將侯氣與音律關聯起來的原因,「吹萬不同」,但原理類似。
可以想見,在春天到來時,淺土中的最短的那根管,最先開始有大呼吸,即足以吹動灰的呼吸,然後是長一點兒的,一個個按照次序飛灰,一直到九寸管。之所以要埋那麼多管子,是因為天氣冷暖有反復和異常,測量十二個時間點,更容易互相間校正。不然的話,只要一根管子就夠了。
這樣的地氣呼吸和吹拂,植物的根是可以感覺到的。這就猶如植物也在呼吸地氣,然後從冬眠中被喚醒一樣。九寸這個長度的選擇,其根據大概是古人對植物根深度的估計。選擇山凹和山陰,是因為當這些地方都已經有了地氣的波動,那麼向陽和平地處,只會更為溫暖。所以,古人根據經驗,當某根管開始吹灰時,就可以開始耕種了,這根管子不一定非要是九寸那根。古人也可以根據其它管子插值預測,為耕種作準備。管子的長度,因此也未必是按照音律,而是按照度量衡的刻度而來,這樣計算起來更為直觀。當然,也有可能,按照音律所置的管子,反而使數據更直觀,若真的如此,那麼我們對音律起源的認識,也會有個大的進步。
如上所講的假設如果是對的話,春暖舊年,古人大概比現代人要先知些。土撥鼠也的確比人先知些。
春暖舊年誰先知,也還需能賞的人。有人將春天比為少女,是非常恰切的:姍姍來遲,是她的懶梳妝,變幻莫測又如她的性情。林姑娘是敏感的,因而是愛耍小性的,前一句還是春暖,後一句就成春寒。為什麼?自己想去。春天總是啟人感與想。少女都是像林姑娘才對,時序原本如此;嬌憨無邪、熱情如火、端莊嚴肅、嚴詞峻色,盡可以讓別人、別的季節去作。少女能夠克化人的麻木和冷漠,春天也如是,莫謂只是桃紅櫻落又一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3內容數
對現代科技、科技文明、哲學、和未來的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ohuan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2019冬開始的這場瘟疫,2022似乎到了尾聲,希望如此,為文以記之。 《易》有,「寒暑相推而歲成。」歲月如天行步,人是無可奈何的。年卻不同,「年,谷熟也。」瘟年,人徒增歲而不成其為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瘟年尤其如此,令人不堪。希望來年是個好年。
從2019冬開始的這場瘟疫,2022似乎到了尾聲,希望如此,為文以記之。 《易》有,「寒暑相推而歲成。」歲月如天行步,人是無可奈何的。年卻不同,「年,谷熟也。」瘟年,人徒增歲而不成其為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瘟年尤其如此,令人不堪。希望來年是個好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唯一將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一個節氣。文章講述了穀雨節氣的意義及轉變,並分享了作者沿著烏嘴潭的工程道路騎行的旅程,關注河流生態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同時還提到了臺灣特有的原生淡水魚巴氏銀鮈及其生存危機,以及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Thumbnail
驚 蟄 ㄓˊ 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 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這時天氣轉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 這時農地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開始犁田準備播種。
Thumbnail
驚蟄,春回大地的標誌,萬物復甦的信號。在這一天,冰雪融化,柳綠桃紅,生機勃勃。傳說中,驚蟄能驚醒冬眠的蟲子,也象徵著新生活的開始,新希望的萌芽。這自然界的變化,不僅是對大地的喚醒,也是對人心的觸動。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忘記停下腳步,感受自然的韻律,聆聽心靈的聲音。驚蟄的到來,就像是一聲春
Thumbnail
一月份是新年的開始,在嚴冬之末嘆息,但實際上只是十二月後的下一個月。然而,這個月份也代表著春天即將來臨,人們不應忘記這個重要的轉折。文章描述了一月份的獨特之處,以及對於春天即將到來的期盼。
Thumbnail
這本圖畫書的作者是洋洋兔,畫圖的也是洋洋兔。本書副標題是”畫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變化”,主要是介紹二十四節氣。 看過這本書後,對於二十四節氣,就會比較了解了。書上的畫,也很有趣。我對於下面幾點,特別有興趣,分別敘述如下;   一、2月雨水:一候獺祭魚。雨水前後河冰融化,水獺也要開始捕魚了。有
Thumbnail
雨水,是入春後的第二個節氣。 通常是國曆2月18或19或20日。 2024年則是在2月19日。 為什麼廿四節氣都是用國曆呢? 因為它是根據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來劃分。 繞行一圈為 360°,以春分為 0°(太陽直射赤道), 清明為 15°,每隔 15° 為一個節氣,依序排列。 正因為廿四節
Thumbnail
在雨水節氣的前後期間,時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整個春節活動最後的重要節日。華人傳統習俗會在元宵節這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有祝賀、祈禱平安圓滿之意。 進入雨水節氣,是大地回春的重要節點,自此之後「一場春雨一場暖」,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頻繁,所以還是要注意早晚溫
Thumbnail
節氣: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 古人把立春當做一年之始,有揭開春天序幕的意思,表示萬物復甦,大地回春。 不過立春時節的天氣多變化,要特別小心不要著涼了。有句俗話「春天後母面」, 就是形容早春天氣陰晴不定、冷暖無常,就像繼母的臉色喜怒無常。
Thumbnail
農曆年的由來,大家熟悉的都是 中國民間傳說 那來自深海名為「年」的怪獸作亂;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本土的過年傳說:「台灣沉地」。 ###「年獸傳說」### 中國民間傳說每逢新舊歲之交,有種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名為「年」的怪獸,喜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從黑夜吃到雞鳴破曉,從磕頭蟲一直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唯一將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一個節氣。文章講述了穀雨節氣的意義及轉變,並分享了作者沿著烏嘴潭的工程道路騎行的旅程,關注河流生態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同時還提到了臺灣特有的原生淡水魚巴氏銀鮈及其生存危機,以及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Thumbnail
驚 蟄 ㄓˊ 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 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這時天氣轉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 這時農地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開始犁田準備播種。
Thumbnail
驚蟄,春回大地的標誌,萬物復甦的信號。在這一天,冰雪融化,柳綠桃紅,生機勃勃。傳說中,驚蟄能驚醒冬眠的蟲子,也象徵著新生活的開始,新希望的萌芽。這自然界的變化,不僅是對大地的喚醒,也是對人心的觸動。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忘記停下腳步,感受自然的韻律,聆聽心靈的聲音。驚蟄的到來,就像是一聲春
Thumbnail
一月份是新年的開始,在嚴冬之末嘆息,但實際上只是十二月後的下一個月。然而,這個月份也代表著春天即將來臨,人們不應忘記這個重要的轉折。文章描述了一月份的獨特之處,以及對於春天即將到來的期盼。
Thumbnail
這本圖畫書的作者是洋洋兔,畫圖的也是洋洋兔。本書副標題是”畫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變化”,主要是介紹二十四節氣。 看過這本書後,對於二十四節氣,就會比較了解了。書上的畫,也很有趣。我對於下面幾點,特別有興趣,分別敘述如下;   一、2月雨水:一候獺祭魚。雨水前後河冰融化,水獺也要開始捕魚了。有
Thumbnail
雨水,是入春後的第二個節氣。 通常是國曆2月18或19或20日。 2024年則是在2月19日。 為什麼廿四節氣都是用國曆呢? 因為它是根據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來劃分。 繞行一圈為 360°,以春分為 0°(太陽直射赤道), 清明為 15°,每隔 15° 為一個節氣,依序排列。 正因為廿四節
Thumbnail
在雨水節氣的前後期間,時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整個春節活動最後的重要節日。華人傳統習俗會在元宵節這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有祝賀、祈禱平安圓滿之意。 進入雨水節氣,是大地回春的重要節點,自此之後「一場春雨一場暖」,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頻繁,所以還是要注意早晚溫
Thumbnail
節氣: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 古人把立春當做一年之始,有揭開春天序幕的意思,表示萬物復甦,大地回春。 不過立春時節的天氣多變化,要特別小心不要著涼了。有句俗話「春天後母面」, 就是形容早春天氣陰晴不定、冷暖無常,就像繼母的臉色喜怒無常。
Thumbnail
農曆年的由來,大家熟悉的都是 中國民間傳說 那來自深海名為「年」的怪獸作亂;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本土的過年傳說:「台灣沉地」。 ###「年獸傳說」### 中國民間傳說每逢新舊歲之交,有種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名為「年」的怪獸,喜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從黑夜吃到雞鳴破曉,從磕頭蟲一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