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健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投資健檢
最近在幫同學檢視調整投資組合
從中看到幾個證劵投資的誤區
-只操作有把握掌握度高的標的
在追逐題材股之前,至少瞭解企業的財報產業,瞭解自身是否有時間持續追蹤分析指標,一開始就訂好投資策略,是進行短期或長期。
-槓桿使用原則要確實
留意自身的負債比,每月是否有穩定金流cover貸款利率,瞭解槓桿工具的種類、特性、利率、、。
槓桿是一項金融工具,中性看待,但自己對於風險控管要先規劃,並確實執行,瞭解它的功能也要瞭解風險所在。
-投資應該是去蕪存菁
留下企業獲利持續成長,股價趨勢往上的標的,而非賺錢的賣,賠錢的抱著,這樣長期下來不就滿手虧損的標的🫠
-投資標的的數量控制
瞭解自身分析能力及時間,如果沒有時間看數據,對其進行分析,那風險一樣很高。即便是長期投資,還是需要每週留意經濟數據狀況、每月留意產業趨勢的脈動、每季企業季報的變化。
#並不是套牢了才說在存股🥹
#開融資存股倒第一次見🫠🫠
#景氣下行循環快結束 預備備😎
#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存股#風險管理#投資組合#慢慢變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投資策略 股市投資要先清楚自己的操作策略,短線、長線、存股。 不同的策略就需要搭配不同的投資組合,並評估自己是否有管理投資組合的能力及追蹤持股數據的時間。
金融市場總是不斷循環 從經濟數據看資金流向 從資金流向看主力態度 歷史總那麼驚人的相似 #好好把握最近一波中級反彈 #經濟衰退的影響正在醞釀中 #應還有波跌勢才算塵埃落地 #從空頭活下來才算投資入門
::投資策略 股市投資要先清楚自己的操作策略,短線、長線、存股。 不同的策略就需要搭配不同的投資組合,並評估自己是否有管理投資組合的能力及追蹤持股數據的時間。
金融市場總是不斷循環 從經濟數據看資金流向 從資金流向看主力態度 歷史總那麼驚人的相似 #好好把握最近一波中級反彈 #經濟衰退的影響正在醞釀中 #應還有波跌勢才算塵埃落地 #從空頭活下來才算投資入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 開槓桿投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投資是一門藝術,開槓桿更是一場心跳加速的冒險。身為一位資深的投資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槓桿投資上的經驗與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風險至上」,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這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投資是細水長流的事,沒必要為了一時衝動押上身家。
Thumbnail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指標或財報等財務資訊 但籌碼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過往刻意選了本身股性比較活潑的個股股票 經過思考之後 從今開始會改變一下分享的個股 會開始帶一些用分點進出判斷多空 即便如此 停損停利的重要性還是要有 不如預期 一定要
Thumbnail
對沖就是一種避險方式,當一開始建立的部位已經不再是「低風險機會時」,就必須隨著目前趨勢建立期貨或選擇權部位,藉此鎖住獲利。使用對沖避險一定會比裸賣的策略獲取更少的利潤,但它可以有效控制虧損風險,防止帳戶瞬間承受巨大虧損。
一、買進股票的真正的原因,一定要基於自己的研究。不論是技術面、產業面、基本面等某一方面,一定要有我們自己能理解的原因,只有這樣,我們買進並且獲利的機率才會提高。為什麼呢,因為觀點影響信念,信念影響操作行為。 二、普通人,一定要控制槓桿,不要融資操作。資金可以的話也請分散成3~5檔。總之,風險控
Thumbnail
從2022年七月入金第一筆元大台灣50正2起,目前投入時間為22個月,慢慢見證了股市由空頭轉為多頭氛圍,第一筆投入00631L當時股價為104元,最低點跌到73元,最高點漲到217元(2024年5月)。我採取每個月都投入的方式進行(為了規避回調風險與心理耐受程度)。
Thumbnail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盤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更在第一季就繳出近雙位數報酬。這也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轉為投入槓桿型商品? 如果買槓桿型 ETF,是否就能創造雙倍,甚至三倍報酬?背後又有什麼風險?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 開槓桿投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投資是一門藝術,開槓桿更是一場心跳加速的冒險。身為一位資深的投資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槓桿投資上的經驗與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風險至上」,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這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投資是細水長流的事,沒必要為了一時衝動押上身家。
Thumbnail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指標或財報等財務資訊 但籌碼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過往刻意選了本身股性比較活潑的個股股票 經過思考之後 從今開始會改變一下分享的個股 會開始帶一些用分點進出判斷多空 即便如此 停損停利的重要性還是要有 不如預期 一定要
Thumbnail
對沖就是一種避險方式,當一開始建立的部位已經不再是「低風險機會時」,就必須隨著目前趨勢建立期貨或選擇權部位,藉此鎖住獲利。使用對沖避險一定會比裸賣的策略獲取更少的利潤,但它可以有效控制虧損風險,防止帳戶瞬間承受巨大虧損。
一、買進股票的真正的原因,一定要基於自己的研究。不論是技術面、產業面、基本面等某一方面,一定要有我們自己能理解的原因,只有這樣,我們買進並且獲利的機率才會提高。為什麼呢,因為觀點影響信念,信念影響操作行為。 二、普通人,一定要控制槓桿,不要融資操作。資金可以的話也請分散成3~5檔。總之,風險控
Thumbnail
從2022年七月入金第一筆元大台灣50正2起,目前投入時間為22個月,慢慢見證了股市由空頭轉為多頭氛圍,第一筆投入00631L當時股價為104元,最低點跌到73元,最高點漲到217元(2024年5月)。我採取每個月都投入的方式進行(為了規避回調風險與心理耐受程度)。
Thumbnail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盤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更在第一季就繳出近雙位數報酬。這也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轉為投入槓桿型商品? 如果買槓桿型 ETF,是否就能創造雙倍,甚至三倍報酬?背後又有什麼風險?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