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0140129 常見與斷見

    一位金剛兄弟說:我不需要別人的愛也可以活下去。

     

    一位金剛兄弟說:如果沒有愛,我活不下去。

     

    我想到了「常見」與「斷見」。

     

    「常見」與「斷見」,都是「邊見」。即是「兩邊」。

     

    我們常常不自覺的落入「兩邊」的「思考」與「決定」。

     

    這是教育使然,這是習慣使然,這是觀察使然。

     

    根本上師教導的是「中觀」,亦即「不落兩邊」。

     

    如果不落兩邊,那是什麼「見」?

     

    哈哈!

     

    寫一偈:

     

    斷見常見是兩邊,

    不斷不常中觀見,

    無取無捨非槁灰,

    他日自出天外天。

     

    阿彌陀佛。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88冊─送你一盞明燈  常見斷見無常見

     

       

      

      佛學中有三個名詞,是我們常常看到的:

     

    一、 常見。

      

    二、 斷見。

     

    三、 無常。

     

      常見即「恆在」。斷見即「恆滅」。無常即「變化」。

     

      學佛之人,一般都以為:

     

      「常見」一切皆有,是外道之見。

     

      「斷見」一切皆空,是外道之見。

     

      「諸行無常」才是正理。

     

      然而,有人讀《涅槃經》,認定佛性是「常」,恆在的意思。

     

      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

     

      六祖「慧能禪師」對此,卻持不同的看法:「無常者,即佛性也。常者,即善惡一切諸法分別心也。」

     

      ●

     

      江西「志徹禪師」提出質疑:

      「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六祖回答:「《涅槃經》,吾昔聽『無盡藏尼』讀誦一遍。佛性若常,則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又一切諸法若無常心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

     

      志徹聽了,如醉初醒,乃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

      佛演有常性。

      不知方便說。

      猶春池拾礫。

     

      ●

     

      我看見今日世上,許多學佛行者,為了「常見」、「斷見」、「無常見」,紛紛擾擾爭論無休止,彼此各持理由,相互攻許。

     

      我個人如此認為:

      「在涅槃了義的教示之中,我體會到常、樂、我、淨。」

     

      我主張:

      

      「真常」。

     

      「真樂」。

     

      「真我」。

     

      「真淨」。

     

      我保持著「常」、「樂」、「我」、「淨」。在我的佛性之中,窮豎三際,橫遍十方。

     

      我不理會「常見」、「斷見」、「無常見」這些紛紛擾擾了。

     

      為什麼?

     

      常即無常。

     

      無常即常。

     

      斷亦非斷。

      

      非斷即斷。

     

      我舉一例:

      

      有人以為,世上一切恆在,但在一切恆在之中又起變化,生老病死,成住壞空,豈不是無常性嗎?

     

      但無常性中,有一定的定律,死又是生,豈不是常嗎?春、夏、秋、冬是變化,亦常性也。

      

      有人以為一切皆壞,即斷滅,但死了又生,也產生了非斷滅性,這非斷滅性,在外觀,又是斷見也。

     

      「常見」一切皆有。

     

      「斷見」一切皆空。

     

      全是執著的偏見,我這真佛主張: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其他的,不去想!活在當下。

     

      我發現「眾生都可以成佛」,但,如果全部不發菩提心,佛又如何成?

     

      這是六祖的意見!

     

      我也是如此的認為,你說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