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海劍羚的發展與可能性

2013年8月,陳永康上將出任海軍司令,提出研製新型艦載近迫防禦系統需求,以取代方陣近迫系統。 2015年國防展,中科院展出以方陣快砲基座改裝的戰系型海劍羚,可能因為受限於方陣系統的乘載,是4x4的16聯裝,基座只有兩個套件組合。 2017年國防展,展出4x3的12聯裝獨立型海劍羚,基座已經改為三套組合,應該是加大乘載重量,可以推估12枚海劍羚+雷達,應該等於24枚海劍羚的重量。更吸引人注意的則是那個小的X波段AESA雷達,跟2019年展出的海鷹眼雷達呼應。這個「劍影專案」編列24.4億,從2017年開始進行「海劍羚飛彈系統」研發,預訂2020年完成。 2018年海劍羚飛彈系統通過陸上飛控測試,光電尋標器、飛彈本體、目標識別都過關,陸地機動型「海劍羚」飛彈系統測評也相當順利。但安裝在LCC-1高雄艦艦尾進行海上測試時,發射器基座動力、發射箱旋轉與俯仰速度等軟硬體都出狀況,經國防部與海軍同意多延續研發二年。 2019年國防展,中科院釋出海劍羚3D宣傳影片,出現陸基板陸劍羚,以8x8卡車搭載4x6的24聯裝戰系型海劍羚,成為據點近迫防空系統,要搭配蜂眼雷達接戰。 2021年,高雄艦出海測試,被拍到24聯裝的戰系型海劍羚,三套組的基座。同年通過特別預算,列入陸劍二防空系統,將取代南部的欉樹飛彈發射車。北部與中部陸軍野戰防空系統則繼續使用復仇者/刺針車載系統+蜂眼雷達。 2022年,高雄艦出海測試,再被拍到改裝12聯裝獨立型海劍羚,一樣是三套組的基座,小型X波段AESA雷達進行運轉。媒體報導,海劍羚在10月前完成海上全系統初期作戰測評(IOT&E)階段,將在2023年第一季進行作戰測試評估(OT&E),若順利通過,年底將進入小批量生產前的備料工作,會安裝在輕型巡防艦及塔江級後續艦上。 ■■■■■■■■■■■■■■■■■■■■■■ 台灣的短程對空飛彈: ★天劍一型,長2.87公尺/重90公斤 空射射程8公里,速度3.5馬赫,紅外線導引,低煙固態推進火箭,最大推力14,000磅。 ★海劍羚,長約2.87公尺/重大於90公斤 射程8公里,速度約3.5馬赫,中途慣性導引上鏈,紅外線導引,可離軸發射。 ★刺針/復仇者系統,長1.52公尺/重10.1公斤 有效射程4.8公里,速度2.2馬赫,紅外線導引。 復仇者系統採購74輛,14套CS/MPQ-90蜂眼雷達(點防禦相位陣列雷達Point Defense Array Radar System PDARS),後續增加3套 天劍一因為IDF沒有升級4.5代的規劃,因此空射型只有延壽跟消失性商源更換,沒有繼續發展同等AIM-9X的機會。但海劍羚卻補上這個改良,等於是劍一的RAM版。彈體加粗,重量應該也增加到百公斤以上,讓海射型維持8公里的射程。陸劍羚會跟海劍羚同樣彈體,只是放到卡車上發射。海劍羚因為需要考慮艦艇的射界限制,有加上中途慣性導引上鏈,跟AIM-9X一樣有離軸發射能力,可360度保護船隻。這個特性不知道陸劍羚需不需要,畢竟陸地防空系統可以尋找更寬廣的射界,如果有模組化設計可以拆除,就可以增加射程或是彈頭重量。 刺針飛彈因為要單人攜帶,彈體長度比劍一縮小一半,重量更只有1/8,因此紅外線尋標器更加迷你,這是中科院技術上還沒有辦法突破,而美國也沒有解除外銷管制的關卡。但以台灣防空來說,單兵防空飛彈的效能,一定比不上有雷達搜索的野戰防空系統,加上刺針射程只有4.8公里、彈頭又輕,其實也不該是中科院要主攻的目標。 使用刺針飛彈的復仇者系統,台灣1996年採購74套,搭配14套CS/MPQ-90蜂眼雷達(最大偵測距離60公里,可同時追蹤64個目標,指揮9組以上防空火力單元接戰,相同預算追加3套),由北部與中部軍團使用。海劍羚可搭配海蜂眼PESA雷達,以及小型AESA雷達,陸劍羚也是搭配蜂眼雷達,如果在需要提升近迫防空的地點,用陸劍羚取代復仇者,會是更強力的防空選項。 而獨立型海劍羚的小型AESA雷達,會是一個很有趣的搭配,其搜索距離應該有20公里以上,以提供獨立型海劍羚足夠的作戰準備時間。如果裝到沱江艦,可以換下方陣Block 0,讓AESA獨立安裝在更高的主桅杆,取代CS/SPG-6N(T) 的搜索雷達,然後安裝24聯裝的戰系型海劍羚? 海軍強烈的防空需求,是催生海劍二與海劍羚的推手,海劍二在塔江級、玉山艦正式服役後,接下來就是康定級跟輕型巡防艦的VLS。海劍羚2023作戰測評如果過關,2024以後才有可能生產服役,因此最早安裝的可能是兩艘輕巡原型艦,以及塔江級後續7艘。康定級升級案應該也會加入海劍羚,武夷艦、磐石艦換裝獨立型也很方便,玉山艦可以裝戰系型,剩下就是沱江艦改裝。至於成功級/派里級10艘要不要安裝,就要看是升級還是除役。這樣統計下來,海劍羚至少會有2輕巡+7塔江+6康定+3輔助艦+1沱江=19套的需求,後面則是輕巡的生產數量跟成功級10艘,海巡安平級12艘則安裝一級艦等拆下的方陣1/1A,或者單人型刺針,而不需要裝海劍羚。 跟陸軍相同的是,海軍也要頭痛要等海劍羚,還是繼續購買方陣1B?一級艦新購+升級方陣1B的預算已經進行到尾聲,塔江級至少前4艘都已訂購、安裝,以跟上造艦速度。那已經有的方陣系統要如何跟海劍羚分配?康定級要找空間都裝,其他艦艇可能就只得擇一。輕巡反潛型放棄VLS,省下的空間就可以方陣1B+海劍羚各一。至於已經安裝方陣1B的4艘塔江級要不要也換,那就是以後的考量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Bob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