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羅智信1984年出⽣於苗栗,國⽴臺北藝術⼤學美術創作碩⼠班複合媒體組畢業,其創作實踐圍繞著對於多種傳統和⾮典型材料的實驗,從陶⼟、樹脂、⾦屬、⽇常物件、⾷物、化學材料和氣味中,去探索再現世界裡所隱含的精神性與⼈類困境他關注⽣產架構與模式所衍⽣的認知經驗,擅⻑捕捉⽇常⽣活間不穩定、虛幻或甚⾄妄想的時刻。
【Critic】
《像是⼀個夜店的小便⽃》羅智信⽤近年慣⽤的創作⼿法做⼀個總結的回顧展。以⼤型沉浸式空間裝置為基礎,運⽤影像、聲響、氣味、物件等多重元素的交疊,有許多的作品合而 為⼀成⼀件⼤型裝置,引領觀者進⼊⼀個像是「壞掉夜店」的場域空間,在沒有明確⽅向與時 間的遊走過程,思索⼈與物質交會之下可能產⽣的感知情境。
《浴缸沙發》以⼤理⽯雕塑成浴缸的模樣,上⾯有放肥皂的凹槽,被剖半後同時他⼜是⼀張椅⼦,是可以讓觀者坐的,展場空間設定為舞廳,但他是無聲的,希望觀眾能坐在裡⾯ 玩⼿機或拍照,這裡的燈光特意設計成背光,讓⼈看不清楚你在休息時的臉,因為夜店就是⼀ 個不想讓⼈摸清底細的地⽅,而唯⼀能被仔細看的時候,也是⼿機亮起,螢幕光映在臉上的時候。
《聽⾬軒》夜店,或說小便⽃這個場景,可以把很多東西兜在⼀起,談東西的包括地下 ⽂化、性、藥物、慾望、性少數。這作品的造型靈感源⾃於,早期的連通式小便⽃,擺著許多以磁⽯控制的藥丸,不時會震動,發出聲響,彷如嗨過頭的夜店客⼈所⾒到的幻覺場景。
《同步⽔槽》曾參加利物浦雙年展以及台灣雙年展,是本次展出中的唯⼀舊作,亦是核⼼作品。觀眾通常會先走進牆的背⾯,也就是管線配置、運作的地⽅,此處將反覆播放羅智信錄製的聲⾳,其內容與籤詩的內容相關聯,乍聽之下像是⾷譜或勵志書籍的陳腔濫調,但皆帶有⼀股古怪的⿊⾊幽默意味,聲⾳這精緻脆弱的素材,不斷嘗試再錄製,讓聲⾳的質感類似於冥想或破碎的⾃⾔⾃語。
《⽤蝸⽜畫蝸⽜》專注探索材料到底意指為何,以及藝術家如何把材料變成作品,羅智信以蝸⽜殼為材料,是因為蝸⽜並不具備⼀個固定的形象:是⾼級⾷材美容聖品呢?是珍饈美⾷ 或是獵奇的噁⼼⾷物?而牠的⽣物特徵甚⾄包括了雌雄同體。此處特別跟我們強調了作品標題的重要性,點出了作品中的物質性與概念是緊密的連結。
《百葉窗(可⾒)》空間裡的百葉窗緊鄰著北美館既有的落地窗,每隔⼀段時間便會⾃動開啟,讓⼾外的⾃然光投⼊室內,就像夜店裡的⼈當成吸⾎⿁⾒光死的概念。羅智信說這空間:「它其實有點glory的味道在,或者說是⼀種提醒,我們所在的夜店,是個讓⼈忘掉外 部世界的地窖,而這個光透進來,雖然刺眼,但也提醒你永遠存在的現實。」
【Critical&Creative】
展場已經運⽤了「夜店」的元素作為創作,但⼜刻意的將「夜店」這個強烈的名詞放⼊展覽名稱,還有展覽場域⽤到許多現成物的元素,結合成⼀間夜店的外型,呼應著《像是⼀個夜店的小便⽃》的展場主題,這樣更讓⼈會將展場與場域外的夜店畫上等號。還有存在於北美館的夜店與場外的任何⼀間有何不同?每⼀項作品就看似夜店的某的地⽅,《浴缸沙發》是浴缸、《聽⾬軒》是男⽣廁所會出現的小便⽃、《同步⽔槽》是廁所必備的洗⼿台、《⽤蝸⽜畫蝸⽜》是夜店會出現的掛畫、《百葉窗(可⾒)》是提醒你外⾯還有真實世界的⼀扇窗。但這些東西不就是夜店所有的嗎?為什麼要以夜店做為基礎,去拆解後重組成看似夜店,但他⼜不是的樣⼦,既是「夜店」也不是?好像使觀眾太快掉⼊⼀個刻板的想像,以為這裡,只是複製⼀間「夜店」。但場 域不斷的回應觀眾。進⼊展間,理解⼀種趨近於概念,但卻不會抵達的狀態。「我們好像是往那個⽅向走,但是我們不能真的走到那裡去。」
選擇夜店做為主題,也因這個場域在其中有許多的複雜性。「夜店」是⼀種意象,能夠 談論很多複雜的東西,像是夜店的低頻是具有攻擊性的,酒精與每⼀個⼈的舞動是催化的,⽬ 的在改變觀者感官。如果再縮小範圍來談,夜店裡的廁所、小便⽃⼜是更微觀與複雜的場域。
《聽⾬軒》是最能感受到圖像(icon)成為圖形(figure)的樣⼦,他明明就是⼀個小便⽃, 是如何讓他乘載更多的,羅智信運⽤加法,他並沒有將小便⽃真正的拆解,而是將只是名詞的小便⽃圖像(icon),延伸並使它承載了許多相關連的詞彙,像是吸⾷毒品的幻覺⼀般,看著根本不可能⾃⼰動起來的藥丸跳動,尤其從體液、尿液與酒精的⾓度,酒在下肚後轉換成尿液,小便⽃當中存在了「⼀種⾦黃⾊液體變成另外⼀種⾦黃⾊液體」,就是將酒與尿液的名詞轉化成他們之間的共通之處,使物質、情感在這個場域都是湧動的。
當中,展場有許多的東西都像觀者⼀樣湧動起來,像是在夜店舞動的⼈們,只有在休息、喝醉時才會停下,呼應著⽔槽與小便⽃有⽔流動著、藥丸在震動、捲菸籤詩被踢動,以及貼紙與卡⽚被隨意抽取的動態。在這當中同時⼜有作品與作品之間互相穿梭、呼應的樣⼦。
【總結】
夜店是⼈或物質彼此交會、交換的場所。羅智信以這鮮明、性格獨特的空間為背景,將 抽取出的元素再次編輯、加密、解碼、解構、重建、討論物質。
羅智信把⼋⼤場所的夜店建⽴於美術館!。聽到這個關於夜店的展覽名稱時,讓⼈充滿期 待並不停的想像美術館裡的夜店會是什麼樣⼦?當藝術與超現實的迷幻空間碰撞後,在我們的視覺還有身體感受上,產⽣的衝擊⼜會是什麼樣⼦?
從⼀進⾨尋找展場時,就可以明顯感受到他與其他展覽有所不同。以螢光⾊系搭配⿊⾊,屬實有種夜店的味道出來。展覽空間中燈光昏暗,不管在哪個地⽅都能聽⾒⼀個電⾳的低⾳頻。⼼臟不停的被重低⾳的強烈震動給撞擊著,夜店的迷幻感也漸漸感受出來。
展覽空間中有幾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物件,有灑落⼀地的煙蒂與藥丸、各類銀⾏提款卡與信⽤卡、滿滿⼀桶的蝸⽜、和擺著⽔果的洗⼿台。其實這些物件的連貫性,會讓⼈想到⼀些 解讀,不需要⽂字說明也能稍微明⽩。夜店的畫⾯感也直接迎⾯襲來,完全進⼊羅智信所營 造的空間之中。裡⾯還有⼀個神奇的空間,透明薄膜設計的窄小走道,更令⼈感到不安與精神錯亂,彷彿置身在⽔煙或是毒品裡頭。雖然沒有奇怪的味道,但那強烈的重低⾳仍然持續重重撞擊著。這⼀刻,真實與虛幻交互影響著,我彷彿感受到真正置身夜店的錯覺。
羅智信運⽤圖像(icon)的夜店與夜店物品轉換成能乘載許多意義的圖形(figure)作品,每⼀個展間都能感受到除了現成物,還有現成物以外的聲⾳充斥整 個展間,作品告訴著我:「拆解我再重組是有原因的,我有想傳達的東西,不再只是單單的⼀個現成物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