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
含有「藝術評論」共 1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藝術評論
2025/06/23
《藍天白雲紅太陽》展覽中的臺灣認同
藝術家捕捉持續流動的臺灣認同光譜,將「太陽」的元素抽出,但她沒有帶著明確的批判角度,反以類博物館式的客觀展呈,對歷史抽絲剝繭。在這不安的時局中,藝術家藉探討旗幟及其上的符號如何形塑我們的認同,強調建築扮演的重要角色,並試圖發掘豔陽下的臺灣主體性。
5/5
《藍天白雲紅太陽》
#
藝術
#
當代藝術
#
展覽
1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6/08
倪再沁《超・超扁平系列》的挪用分析
立體雕塑平面化後取消了什麼?平面化在倪再沁的創作脈絡裡代表了什麼?倪再沁對於有無提出屬於自己的超扁平?與村上隆的距離又為何?倪再沁在這系列作品中,選擇站在資本主義同一側還是反抗?
3/5
倪再沁《超・超扁平系列》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評論
1
留言
Kang-Ywe Lyau的沙龍
2025/04/12
天籟鳴虛空--國美館《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
展覽
#
當代藝術
#
聲音藝術
3
1
藝術評論
2025/03/28
桌面電影與展覽結合的可能 — — 評陳琛《斷臂》
2024年8月,陳琛(1997-)「斷臂 The Severed Arm」於福利社展出,主要以桌面電影(desktop film)形式呈現。所謂桌面電影是於媒體和技術進步之下誕生的一種電影形式,以主角第一人稱進行,電影中的事件都發生在主角的電腦螢幕上,不具有明顯剪輯或轉場,有仿紀錄片之效。
4/5
陳琛《斷臂》
#
藝術
#
當代藝術
#
錄像藝術
3
留言
Deer Fine Art:看得到海的房間
2025/03/17
Waterfall on Color 在博物館看見一座流動的瀑布、日本藝術家當代作品,在英國V&A展出!
介紹Hiroshi Senju千住博的畫作《Waterfall on Colors》,描述畫作的色彩、構圖、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以及畫作背後的創作背景與心境。
#
藝術家
#
英國倫敦
#
倫敦
1
1
Sylvia
2025/05/25
喜歡
前不久去藝展,台灣有位藝術家正好也很喜歡這樣的創作手法耶~
喜歡
快半拍成長日誌
2025/03/08
《大師失格》2 我們應該支持取消文化嗎?
當你發現喜愛的藝術家涉及醜聞,你會選擇繼續欣賞,還是與他們徹底劃清界線? 「取消文化」真的能解決問題,還是只是一種情緒化的懲罰? 本書《大師失格》深入探討藝術與道德間互相影響的關係,探討取消文化、道德責任與個人感受之間的平衡。這場思辨的旅程,或許不會給你一個標準答案,但能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界線。
4/5
大師失格:如何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劃出界線?
#
閱讀書評
#
讀書心得
#
藝術
9
1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2025/03/08
2
我們對藝術的判斷有自我主觀的認知。既然有主歡,也有認知。當認知失調時就會更新價值判斷之基準,從而從喜歡變成不那麼喜歡,更可能變得不喜歡。這可能只在剎那間就改變了。
2
Kang-Ywe Lyau的沙龍
2025/01/30
AI 風潮下物質文化史寫作的未來--《色彩列傳》與《世界是什麽顏色》的比較聯想
先說結論:百科全書式的物質文化史會越來越沒有未來!單純的英文中譯,則已經沒有現在了!
#
藝術史
#
文化
#
顏色
22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1/28
《諸神與眾生》折射出的臺灣信仰
「返思」和「轉化」兩個展間與展覽主題有效地產生對話,跨越千禧年至今,拍攝媒材由底片轉變為日新月異的數位技術。但「顯影」和「追逐」兩區像是為來臺灣觀光的外國遊客準備的介紹,令人不禁質疑策展人對「神」的認知究竟有多狹隘。
3/5
諸神與眾生
#
藝術
#
當代藝術
#
攝影
3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1/22
《四月望雨》的風景、缺席與斷裂
《四月望雨》由現場作品、報紙刊物、開幕表演、講座等構成,以不同形式切入對「四月望雨」四首歌的理解。現場作品中,先是塑造出下雨的虛無風景;接著,延伸到位於巴黎的印尼餐館,指出現代社會中意義的缺席;最後,探討形象與實際人物之間的斷裂。
5/5
四月望雨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評論
33
留言
地方 賊The thief of places的沙龍
2025/01/16
【賊藝識 台北 展覽】yyin.volume 1 exhibition 筆記(node94)
《yin.volume 1 exhibition》展覽心得分享,結合藝術、音樂、網路文化與性別議題,探討「陰」的意涵。文章涵蓋展覽作品介紹、策展理念反思及個人觀點。
#
認同
#
影像
#
創作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