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聖福寺』位於福岡縣西部的福岡市,據說是日本最早的禪寺。『聖福寺』距離博多站徒步僅15分鐘,也可以搭乘地下鐵在「祇園站(1號出口)」出站後,步行5分鐘就可以抵達。每日開放時間為早上8:00到下午5:00,無需門票,免費入場。
聖福寺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山號為安國山。建久6年(1195)由千光祖師・榮西禪師開山,源頼朝公奠基。首先由當時居住在博多的宋人建立百堂跡,山門上有後鳥羽上皇所題的「扶桑最初禪窟」之匾額,以示這裡是日本最初的禪寺。寺內所藏的六祖大鑑禪師像等,是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而且擁有禪寺典型的伽藍,被指定為國家指定歷史遺址。
聖福寺境內最初由鎌倉幕府的源賴朝賜予8町(約900平方米)的範圍,據說當時釋迦釋迦、彌勒彌勒、彌陀彌陀皆供奉於此。 當時分寺眾多,共有38座(現為6座)。據說部分地區形成了一個寺廟小鎮,至今仍然存在在博多各地。
室町時代,聖福寺在五山身世體系中排名第三(後來排名第二)。 由於室町幕府的衰落和戰爭,寺廟遭到破壞,但在 1587 年(天正 15 年),由於太鼓町的劃分,寺廟範圍縮小到四個城鎮,並於 1587 年任命了第 110 代三峰法善寺,進行第二次重建,成了現在大教堂的佈局。院內有禦使門執子門、山門、佛殿、禪堂等七座禪宗建築。1969年,包括山內寺在內的整個寺院被指定為國家史蹟。
總門:天正17年(1589年),黑田長政入筑前國建福岡城,名島城被遷移重建於此。為山牆瓦頂四足門,門上掛著足利志山所的『安國山』畫像。
勒使門:為山牆式瓦頂結構,正面9尺間隔。 建造年代不詳,但有記載曾在1827年修繕,因此估計是建於1700年代初之前。
無染池(放生池):以禪宗寺院的佈局建在欽差門和山門之間。 由於形狀像葫蘆,所以又被稱為『葫蘆池』,正式名稱為『木森池』。
山門 :現在聖福寺的山門是由初代『岩崎莊三郎所設計』施工,並於明治44年(1911)建築完成。正面三間、側面兩間、重層的入母屋造、本瓦葺(唐代建築的代表瓦型)等建築在高聳的基壇上。正面和背面任意被風吹,正面中央掛著後鳥羽上皇提筆的『扶桑最初禪窟』。二樓內部裡安置著山崎朝雲所作的十六羅漢像和佛師・高田又四郎所作的千手觀音像,中央鏡天井的龍是富田溪仙所畫。(目前正在維修中,不對外開放)
佛殿:於1589年由見峰玄熊被法元佑大修復興,觀文十三年重修。兩端均有圓窗,但據推測是榮西到訪的南宋寺院中多見圓窗所致。保留古代禪宗風格,再現供奉淨祿山大佛(釋迦牟尼、彌勒、阿彌陀佛),現已恢復到鎌倉時代的原貌。 每月十五日,聖福寺會在此舉行法會。
庫裡:1589年(天正17年)由第120代覺週覺週禪師進行重修。1909年(明治42年)由第128代東映、植榮魯士進行重修。之後,在1968年第131代弘道大師時期再次進行了改建。
方丈:由 Chuko Mimimine Genkuma Osho 重建。在方丈的房間裡,修道院的中央,懸掛著後藤羽上皇的真觀真觀寶藏。兩側懸掛著深見玄太的《暗山天行》的木匾,住持供奉著正觀音菩薩像。
禪堂:1802年,仙蓋善治搬遷了貴光院分寺舊址,重建了禪堂。前門懸有善治圓蓋題寫的『喜下之井』匾額,後門懸有善治圓蓋題寫的『後門條例』匾額。
開山堂:開山堂前有一塊匾額,上面寫著仙谷禪師題寫的『興禪護聖禪院』。正殿前的神社內供奉著衛西創始人的坐像,旁邊為木製達摩像。戒參堂有著其他禪宗戒參堂所沒有的風格。在正殿的入口處,掛著黃玄宗第二代速日王所寫的『龍淵』匾額。
經藏:由第 115 代僧人萬水玄王修於 1682 年建造。前面懸掛張九成書法《長宮海先》。經藏和輪藏被指定為福岡縣有形民俗文化財產。
鐘樓:1589年由第110代三峰玄熊所建。1976年,銅鐘(朝鮮鐘)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聖福寺境內其他部分:
此外,聖福寺還被稱為『貓寺』,浪浪貓們可以無憂無慮地在這裡生活,在如此悠閒的氛圍中休閒漫步,同時還有專人前往餵養,喜歡貓貓的朋友們來到福岡,可將聖福寺納入行程之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