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22k大家都有錯,學生有錯,家長有錯,政府有錯,教育有錯,傳承下來的文化錯了。
說實在的,就大學設置太多,學生懶散糜爛,政府勾結迂腐,家長無知盲目,一味追求名校滿足自己自尊,傳統也告訴我們唯有讀書高。
讀書不是絕對,它只是必備,使我們不愚笨,名校不是最高,它只是證明你資質不差,珍惜擁有的能力,幫助需要你的人,
家長不是萬能,它只是長大比較成熟的人,如果你還不夠教人,就請別做人,
政府不是全能,它只是盡力幫助社會造福的人,沒有這樣的目標與行動,別拿人民血汗錢當無能的人,
傳統不全都對,如果全都相信,我們讀書又是為了什麼?
讓金錢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實在荒唐,卻也真實無比,現在22k著實過著爆肝生活,但畢竟我們都不是神人,自覺錯了就要改進,新鮮人虛心追求上進,家長改變態度,政府檢討教育,當個能夠分辨是非對錯的讀書人,發展具有技能與創意思維的人,有沒有比抱怨別人更來的踏實呢?
但在這講一堆,對於高談闊論講著荒謬理論之人,沒度過拚命拿著22k的人永遠不知道這多麼辛酸,是不是也沒資格罪該於誰?
怪就怪這社會型態錯太久了......
我從來就不認為大學畢業保證高收入。
我在這講一堆,是不是也意味著台灣最代表的行動呢?
原文日期:2014/6/7
九年過去了。
現在已26k,但多出來的4k、物價也跟著漲4k,有比以前的生活更好嗎?
政府啊,如果你想讓勞工多賺一點,但老闆不願意少賺一點啊-這才是問題。
現在碩博士滿街跑,多讀書不如直接賺大錢-這才是現實。
這世界一直都是不公平的,但身為讀書人的我們,縱然我們一直都知道、也深刻了解這件事,但仍要相信那1%翻身的可能性。 如同我們不願說出,智商與天賦這種東西,其實在人類誕生的那剎那早已決定了70%,但我們身為教育家,仍要相信那剩下的30%能夠改變人生與在社會的價值。 如果一輩子也就這樣平凡地過,其實也無妨。
至少這世界或是身邊需要你的人,會感謝我們這些平凡人、得以平順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