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逆境才能破境,磨難讓人成長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跟幾個同業有一些交流,談到人事問題,大家彼此分享一些各自的職場感受,時常會聽到某人本事平庸,靠著巴結、耍手段而得寵。不巧在我公司也有幾人屬於這類型的,當然我也看不慣這種人,有時更對高層昏庸頗為不滿,這個情緒反射在工作上就是不帶勁,雖是無奈,但也無計可施。隨著氣溫的逐日升高,火氣也跟著攀升,很多看不順眼的芝麻小事都能膨脹放大,自己常有過激的情緒,吞噬了原本清淨的理智。
    我一直試圖自我心靈調適,使勁端出佛學法語鎮住心魔,企圖讓驛動的心稍安勿躁。想像「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觀想內心清淨就是一片佛國淨土,複習一下修忍辱心且要如如不動,再重溫《金剛經》法語金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還不夠,吾日三省吾身,人生在世短暫倒數幾個春秋,也許失去今天意謂歸於永恆,還有什麼好爭的呢?
    再則每日靜坐冥想,入定與入睡常常分不清。人間俗事、煩惱、塵勞何其多,困惑著芸芸眾生。若說我與別人有何不同,我才不會輕易掉入自掘的道德陷阱,我修我的法,他人造他的業,若真討厭一個人,沒必要翻臉爭吵,只要選擇遠離。看穿一個人,也沒必要揭穿,所有內心的漣漪波動,相信這都是佛菩薩在檢視我的定力指數。佛法的光輝映照著內心的陰暗面,提醒我不要有過多的執念。
    這些年來唸經、持咒無數個日夜晨昏,我遠離浮華的生活享樂,是賺到寂寞?還是堅守執迷?唯一確定的是,人生的拋物線已是向下回歸,我不想帶著遺憾者的身份結束我的人生,在學佛道路上,我只想用餘命時光紀錄此生的美好。
    (分享完畢)
    六度中,忍辱最難修。當我們與人計較著誰做的事情多、誰做的事情少;當我們跟家人嘔氣,計較家人都不懂自己的心;當我們責怪自己,不管怎麼做都無法盡如人意;當我們為生活打拼,累得頭昏眼花……,這時不妨靜下心想想,原先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還是真心為了別人?為自己,內心就會有所期待,當別人的反饋不如自己預期時,便會有埋怨、有委屈;真心為別人,內心便無所住,既然心中什麼想法、念頭都沒有,便無所謂的因境而生心、因境而染心,此時心中澄淨,沒有傷害亦沒有束縛。
    當我們一直反向指責對方有錯,此時的心便卡在「都是對方的錯」的框架中,越想越是心氣難平,越想越是忿恨不甘,於是,這些全化成了「辱」。當我們以自己的情緒、感受解讀這個「辱」時,已經離開自心的清淨和智慧了,所以要用「強忍」來撲滅。換句話說,當一切感受停泊在這個「辱」的港灣,此時周圍可說全是炸彈,時時、日日活在不知何時要引爆的不確定中,如此心怎麼會清淨呢?
    其實,一切都是觀念、立場的解讀不同。心境不同,天堂、地獄由此產生。《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外在現象都是自心的投射,只有內心澄澈光明,才能看破人世間的一合相,不再因別人的疏離而傷感,不再因愛情的消逝而悲傷,不再因自己的付出無所得而計較,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不能接受的就改變,不能改變的就離開。他造他的業,我修我的行,逆境才能破境,磨難讓人成長,
    願我們都能披荊斬棘、突破困境,活出自在的人生!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牟尼精舍不接受供養、不收錢、不推銷、也不強迫修行,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因果問題;牟尼精舍專解因果事件、因果問題、治因果病、...,無論婚姻、家庭、事業、家族、痼疾、學業...等問題均能請示! 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有神求到無神者。不妨一試。 *本站文章皆轉載自牟尼精舍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