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無不為  文/傅佩榮

無為而無不為  文/傅佩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習老子的人會發現,有些語句一再出現,但是未必容易理解,「無為而無不為」就是著名的例子。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意即:道總是無所作為,但是又沒有東西不是出於它的作為。換個方式來說,道什麼都沒做,結果什麼都做好了。道讓萬物自行發展、相互制衡,形成某種秩序,好像一切都上了軌道。這種無為,顯然有「無心而為」的意思。

他繼續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意即:侯王如果能持守它,萬物將會自行化生。萬物化生而有人想要有作為時,我就用無名的真樸狀態來安定他。無名的真樸狀態,也就是要使人不起欲望。不起欲望而趨於靜止,天下將會自己穩定。

「侯王」在此也代表悟道者,他的責任是讓天下安定,而方法則是採用「無名之樸」,推源於原始的無名狀態,讓人們從根本上化解有所作為的欲望,使一切復歸於平靜。由此可見,無為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不存任何刻意的目的,讓一切回歸於整體的道之中。我們在面對問題時,不妨採取「無心而為」的態度,最後也會平安無事。

avatar-img
蔡老師創意寫作教室的沙龍
23會員
1.8K內容數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是中國一位教授寫的,非常值得思考。 【分享《易經》智慧】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 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 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去世了? 為什麼? 就是四個字~“ 德不配位” 。 我們所有的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 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 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 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
1983年,我們在購置道場之後就沒錢了,而且還負了債。在那片土地上,沒有建築物,甚至連工具篷也沒有。最初的幾個星期裡,我們並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從舊貨場廉價買到的門板上,並將磚頭墊在四個角落,以讓它離開地面。(當然是沒有床墊的—我們是森林比丘嘛。) 住持用的是最好的門板,那塊平的;我的門板則凹凸
這是中國一位教授寫的,非常值得思考。 【分享《易經》智慧】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 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 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去世了? 為什麼? 就是四個字~“ 德不配位” 。 我們所有的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 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 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 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
1983年,我們在購置道場之後就沒錢了,而且還負了債。在那片土地上,沒有建築物,甚至連工具篷也沒有。最初的幾個星期裡,我們並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從舊貨場廉價買到的門板上,並將磚頭墊在四個角落,以讓它離開地面。(當然是沒有床墊的—我們是森林比丘嘛。) 住持用的是最好的門板,那塊平的;我的門板則凹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