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記得,2007 年陳懷恩導演《練習曲》的台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電影上映之後,帶動一波自行車的環島熱潮。位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旁的北門環狀自行車道,這是全台唯一富含鹽業歷史文化的自行車道,連結北門遊客中心、井仔腳瓦盤鹽田、北門潟湖,沿途近距離觀賞鹽田遺址、紅樹林、潮間帶、鹽灘濕地生態,全程來回六公里。
北門洗滌鹽廠
來到佔地七公頃的「北門婚紗美地」文創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北門鹽廠建築群,貌似臺北的華山文創或松菸園區,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可見這裡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
倉庫外觀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進入洗鹽場舊機房,內觀可見早期原木構屋頂的結構;導覽員領著我們介紹古老的洗鹽設備,鉅細靡遺的解說當年傳統古法「洗、收、迴」三道工序與作用,過往鹽工的人文歷史,經由口述得以還原鹽場的昔日點滴。
北門遊客中心背面的牆上,有許多幅色彩鮮豔的塗鴉畫作,畫風帶有童趣、紋理細膩、形式豐富,原來出自當地的素人畫家,有「東方畢卡索」之稱的洪通先生。去年參觀
2022《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他以海洋形式推出的新十二生肖 - 海洋系「嗨兔」的造型瓷器文創商品,頗受觀眾喜愛並收藏。
遊客中心不遠處有一個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的拍攝場景(前身為鹽工福利社),觀光客都會留下到此一遊的紀錄。但我對旁邊「豬哥窟、豬母巷」的狹長彩繪巷比較有興趣,但這難道會是惺惺相惜的緣故?
紅底白字的「北門豬母巷」吸引觀光客好奇的目光,牆上的彩繪真的很直接露骨,豬公擺脫不了色樣,或許是天篷元帥的豬哥精本性,基因的強大讓後代保有最原始的本能吧!巷子內有18禁的畫面,帶孩子進去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唷。
水晶教堂
去年前來北門一遊,但未曾到訪的北門遊客中心婚紗美地夢幻島,榮獲國際評審肯定,不僅獲頒「2020年義大利A’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螺旋天幕廣場與水晶教堂的造景,也成為觀光遊客打卡的人氣景點。水晶教堂入園需要門票20元,內部的拍照場景讓你瞬間變網美,或是花100元搭乘遊園車繞行周圍一圈,起碼微風消暑,避免太陽下的人體燒烤。
嘉義布袋的《高跟鞋教堂》與台南北門《水晶教堂》都是為了紀念烏腳病患者。早年西南沿海的地下水含有高含量的砷,民眾長期飲用井水造成砷中毒後手腳發黑壞死,只能送往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的診所。在民智未開的年代,若得到烏腳病便成為大忌,不僅容易被鄰里住戶排擠,甚至會遭到家人遺棄。
夕鹽段導覽
導覽員洪有志先生是在地北門人,對家鄉的事物如數家珍,歡迎我們隨時提問。這一站是彈塗魚籠築隧道,竹編的地景藝術作為自行車道入口意象,接下來要騎的是 Bike Tour 31-1路線(夕鹽段)。
有志說:「家鄉的這條自行車道,美麗的風光完全不輸日月潭的環湖車道。」
廢棄鹽田的未來
車行不久,看著兩旁廢棄的鹽田,土壤上沾滿一層白色的鹽花,顯現出不毛之地的荒涼。我騎至有志的身邊,詢問這幾年推廣生態永續的輕旅行,面臨太陽能「種電」越來越緊密的現象,眼前的土地是否未來就會變成另一個「光電世界」?
他看著我說:「你問了一個很棒的問題。」於是,他停下車來召集大家解說。
以南10線公路兩邊來說,現在的地貌已經迥然不同了,另一邊南側原先的鹽田都已經佈滿太陽能板;而我們所在的這一面北側,的確,面臨外地人蒐購土地種電的威脅,經過多方協調道德勸說,買家認同保護生態的理念暫緩執行(或許是申請執照卡關),但誰又能保證這個暫停有多久時限呢?
彈塗魚
漂鳥返家愛鄉愛土的有志兄,一股熱情分享眼前所視的景物,生長於路旁的濱海植物「鹽定」又名裸花鹼蓬(照片左下角),在冬春兩季顏色會轉為艷麗粉橘、紫紅,放眼過去讓這片荒蕪的白色鹽地增加生氣,煞是美麗。它的針葉是補充鹽份的選擇,也適合摘取後入菜料理。
鹽灘濕地生態豐富,他指著爛泥裡的小洞,說起小時候與同伴放學不用急著回家,聊起捉彈塗魚的方式,他臉上那份神采和輕緩的語調,細說著曾經美妙的回味,對早已進入中年的我,聽懂也理解。
▲ 此路段的頭尾各有一個彈塗魚籠築隧道,分別是車道的起點與終點
奉安宮
進入永華里的村落前,我們在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奉安宮」暫歇。他指著廟前的公用電話,說了一個既感動又溫馨的故事。
21世紀的今日,人人有手機的年代,公用電話已經非常罕見,電信局原本打算要拆除這具電話。但因為村內有位阿婆每隔幾天都要打電話給外地的姊妹,因此廟祝擔心若公用電話使用率太低,電信局就會執行拆除作業。
所以廟祝不僅每天都會打公用電話,若要出外辦事就請有志兄幫忙餵一下零錢。此後只要有帶團導覽都會分享這個小故事,遊客們聽聞後往往立刻趨前打幾通電話,大家都想幫阿婆保留這具公用電話。
結果有一天廟祝對有志兄說:「電信局有特別來跟他說,這具公用電話不會拆了。」原來有記者把一段故事發表出來,高層的高層的高高層對下交代,阿婆要什麼時候打電話都沒問題了。
井仔腳唸謠步道
穿越廟埕後,我們經過「俗女養成記」外國老先生失禁拍攝的高台場景;騎在庄內小路上,也是由破碎瓦盤構築而成路面,這是一條以臺語唸謠形式營造的《井仔腳唸謠步道》,全部有12首。
豬母廟
《井仔腳瓦盤鹽田》附近堤防的豬母廟,傳聞有一隻懷有身孕的母豬,因屠宰場的屠夫不敢宰殺而放生,該母豬一路流浪到井仔腳的「蚵寮仔」,母豬一連吃了好幾戶的食物,庄人氣憤群起追逐,母豬因驚嚇而不小心掉進大溝而死。
庄人分割豬肉時,才驚見母豬懷有身孕,因民信忌諱吃到「有孕」的動物,認為不祥之兆,乃畏而拋棄大海,母豬被海水沖至洪姓六房附近,夜晚常聽到母豬叫小豬的啼聲,從此地方非常不平靜,甚至常發生帆船翻覆事件。
乃請公厝 「英靈宫」(今興安宮)紀府千歲,王爺論示:建祠、雕像奉祀即可平靜。故建此廟保村民平安。
井仔腳瓦盤鹽田
近年《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致力推動生態永續,這趟行程
夕遊北門鹽田的自行車道,再次重溫鹽分地帶的風情(請見:
台南/北門《井仔脚瓦盤鹽田》的重啟人生),原來
井仔腳瓦盤鹽田獲得2022年「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以及「臺灣永續行動獎」銅獎,2023柏林旅展金城門獎生態旅遊類銀星獎如此殊榮,不禁令人感受光彩與榮耀。
北門的好,需要慢遊細讀深度走,騎上自行車在美麗的步道悠悠晃晃,用時速10公里的風景,認識北門的樸實素雅的風情。歷史痕跡的舊倉庫建築、濱海村落的信仰故事、鹽份地帶的生活日常、濕地生態的衝突,以及地貌演化的擔憂。
這趟北門行留下的回憶,已經深深地種植在我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