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南,沿海之旅【鐵馬遊鹽田】|訪台南濱海的人文景觀、漁村巷弄、自然風光(四)

國境之南,沿海之旅【鐵馬遊鹽田】|訪台南濱海的人文景觀、漁村巷弄、自然風光(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依然記得,2007 年陳懷恩導演《練習曲》的台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電影上映之後,帶動一波自行車的環島熱潮。位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旁的北門環狀自行車道,這是全台唯一富含鹽業歷史文化的自行車道,連結北門遊客中心、井仔腳瓦盤鹽田、北門潟湖,沿途近距離觀賞鹽田遺址、紅樹林、潮間帶、鹽灘濕地生態,全程來回六公里。
▲ 北門紅樹林自行車道

▲ 北門紅樹林自行車道

北門洗滌鹽廠

來到佔地七公頃的「北門婚紗美地」文創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北門鹽廠建築群,貌似臺北的華山文創或松菸園區,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可見這裡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

倉庫外觀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進入洗鹽場舊機房,內觀可見早期原木構屋頂的結構;導覽員領著我們介紹古老的洗鹽設備,鉅細靡遺的解說當年傳統古法「洗、收、迴」三道工序與作用,過往鹽工的人文歷史,經由口述得以還原鹽場的昔日點滴。

▲ 北門鹽廠建築群

▲ 北門鹽廠建築群

北門遊客中心背面的牆上,有許多幅色彩鮮豔的塗鴉畫作,畫風帶有童趣、紋理細膩、形式豐富,原來出自當地的素人畫家,有「東方畢卡索」之稱的洪通先生。去年參觀 2022《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他以海洋形式推出的新十二生肖 - 海洋系「嗨兔」的造型瓷器文創商品,頗受觀眾喜愛並收藏。

▲ 照片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官網

▲ 照片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官網

遊客中心不遠處有一個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的拍攝場景(前身為鹽工福利社),觀光客都會留下到此一遊的紀錄。但我對旁邊「豬哥窟、豬母巷」的狹長彩繪巷比較有興趣,但這難道會是惺惺相惜的緣故?

紅底白字的「北門豬母巷」吸引觀光客好奇的目光,牆上的彩繪真的很直接露骨,豬公擺脫不了色樣,或許是天篷元帥的豬哥精本性,基因的強大讓後代保有最原始的本能吧!巷子內有18禁的畫面,帶孩子進去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唷。

▲ 錢來也  VS  豬哥窟、豬母巷

▲ 錢來也 VS 豬哥窟、豬母巷

水晶教堂

去年前來北門一遊,但未曾到訪的北門遊客中心婚紗美地夢幻島,榮獲國際評審肯定,不僅獲頒「2020年義大利A’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螺旋天幕廣場水晶教堂的造景,也成為觀光遊客打卡的人氣景點。水晶教堂入園需要門票20元,內部的拍照場景讓你瞬間變網美,或是花100元搭乘遊園車繞行周圍一圈,起碼微風消暑,避免太陽下的人體燒烤。

▲ 搭乘遊園車繞行周圍一圈

▲ 搭乘遊園車繞行周圍一圈

嘉義布袋的《高跟鞋教堂》與台南北門《水晶教堂》都是為了紀念烏腳病患者。早年西南沿海的地下水含有高含量的砷,民眾長期飲用井水造成砷中毒後手腳發黑壞死,只能送往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的診所。在民智未開的年代,若得到烏腳病便成為大忌,不僅容易被鄰里住戶排擠,甚至會遭到家人遺棄。

▲ 2015年落成的景點《水晶教堂》

▲ 2015年落成的景點《水晶教堂》

夕鹽段導覽

導覽員洪有志先生是在地北門人,對家鄉的事物如數家珍,歡迎我們隨時提問。這一站是彈塗魚籠築隧道,竹編的地景藝術作為自行車道入口意象,接下來要騎的是 Bike Tour 31-1路線(夕鹽段)。

有志說:「家鄉的這條自行車道,美麗的風光完全不輸日月潭的環湖車道。」

▲ 騎上鐵馬準備細細品味北門風情畫

▲ 騎上鐵馬準備細細品味北門風情畫

廢棄鹽田的未來

車行不久,看著兩旁廢棄的鹽田,土壤上沾滿一層白色的鹽花,顯現出不毛之地的荒涼。我騎至有志的身邊,詢問這幾年推廣生態永續的輕旅行,面臨太陽能「種電」越來越緊密的現象,眼前的土地是否未來就會變成另一個「光電世界」?

他看著我說:「你問了一個很棒的問題。」於是,他停下車來召集大家解說。

以南10線公路兩邊來說,現在的地貌已經迥然不同了,另一邊南側原先的鹽田都已經佈滿太陽能板;而我們所在的這一面北側,的確,面臨外地人蒐購土地種電的威脅,經過多方協調道德勸說,買家認同保護生態的理念暫緩執行(或許是申請執照卡關),但誰又能保證這個暫停有多久時限呢?

▲ 往《井仔腳瓦盤鹽田》繼續前行

▲ 往《井仔腳瓦盤鹽田》繼續前行

彈塗魚

漂鳥返家愛鄉愛土的有志兄,一股熱情分享眼前所視的景物,生長於路旁的濱海植物「鹽定」又名裸花鹼蓬(照片左下角),在冬春兩季顏色會轉為艷麗粉橘、紫紅,放眼過去讓這片荒蕪的白色鹽地增加生氣,煞是美麗。它的針葉是補充鹽份的選擇,也適合摘取後入菜料理。

鹽灘濕地生態豐富,他指著爛泥裡的小洞,說起小時候與同伴放學不用急著回家,聊起捉彈塗魚的方式,他臉上那份神采和輕緩的語調,細說著曾經美妙的回味,對早已進入中年的我,聽懂也理解。

▲ 此路段的頭尾各有一個彈塗魚籠築隧道,分別是車道的起點與終點

▲ 此路段的頭尾各有一個彈塗魚籠築隧道,分別是車道的起點與終點

奉安宮

進入永華里的村落前,我們在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奉安宮」暫歇。他指著廟前的公用電話,說了一個既感動又溫馨的故事。

21世紀的今日,人人有手機的年代,公用電話已經非常罕見,電信局原本打算要拆除這具電話。但因為村內有位阿婆每隔幾天都要打電話給外地的姊妹,因此廟祝擔心若公用電話使用率太低,電信局就會執行拆除作業。

所以廟祝不僅每天都會打公用電話,若要出外辦事就請有志兄幫忙餵一下零錢。此後只要有帶團導覽都會分享這個小故事,遊客們聽聞後往往立刻趨前打幾通電話,大家都想幫阿婆保留這具公用電話。

結果有一天廟祝對有志兄說:「電信局有特別來跟他說,這具公用電話不會拆了。」原來有記者把一段故事發表出來,高層的高層的高高層對下交代,阿婆要什麼時候打電話都沒問題了。

▲ 只有21戶人家的永華里

▲ 只有21戶人家的永華里

井仔腳唸謠步道

穿越廟埕後,我們經過「俗女養成記」外國老先生失禁拍攝的高台場景;騎在庄內小路上,也是由破碎瓦盤構築而成路面,這是一條以臺語唸謠形式營造的《井仔腳唸謠步道》,全部有12首。

▲ 全部有12首的《井仔腳唸謠步道》

▲ 全部有12首的《井仔腳唸謠步道》

豬母廟

《井仔腳瓦盤鹽田》附近堤防的豬母廟,傳聞有一隻懷有身孕的母豬,因屠宰場的屠夫不敢宰殺而放生,該母豬一路流浪到井仔腳的「蚵寮仔」,母豬一連吃了好幾戶的食物,庄人氣憤群起追逐,母豬因驚嚇而不小心掉進大溝而死。

庄人分割豬肉時,才驚見母豬懷有身孕,因民信忌諱吃到「有孕」的動物,認為不祥之兆,乃畏而拋棄大海,母豬被海水沖至洪姓六房附近,夜晚常聽到母豬叫小豬的啼聲,從此地方非常不平靜,甚至常發生帆船翻覆事件。

乃請公厝 「英靈宫」(今興安宮)紀府千歲,王爺論示:建祠、雕像奉祀即可平靜。故建此廟保村民平安。

▲ 豬母娘娘 - 豬母廟(鎮海大將軍小祠)

▲ 豬母娘娘 - 豬母廟(鎮海大將軍小祠)

井仔腳瓦盤鹽田

近年《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致力推動生態永續,這趟行程夕遊北門鹽田的自行車道,再次重溫鹽分地帶的風情(請見:台南/北門《井仔脚瓦盤鹽田》的重啟人生),原來井仔腳瓦盤鹽田獲得2022年「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以及「臺灣永續行動獎」銅獎,2023柏林旅展金城門獎生態旅遊類銀星獎如此殊榮,不禁令人感受光彩與榮耀。

▲ 井仔腳瓦盤鹽田

▲ 井仔腳瓦盤鹽田

▲ 歡迎遊客採收體驗

▲ 歡迎遊客採收體驗

北門的好,需要慢遊細讀深度走,騎上自行車在美麗的步道悠悠晃晃,用時速10公里的風景,認識北門的樸實素雅的風情。歷史痕跡的舊倉庫建築、濱海村落的信仰故事、鹽份地帶的生活日常、濕地生態的衝突,以及地貌演化的擔憂。

這趟北門行留下的回憶,已經深深地種植在我心深處。

▲ 用時速10公里的風景,認識北門

▲ 用時速10公里的風景,認識北門

延伸閱讀:國境之南,沿海之旅【安平劍獅】|訪台南濱海的人文景觀、漁村巷弄、自然風光(之一)

【更多的文章】爆米花專賣店地圖車票職男茶葉蛋新天堂樂園中年大叔養小三最近在讀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

avatar-img
NOWA 沙龍
28.3K會員
442內容數
任職的公司遭逢變故,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年過五十的人生階段碰到這個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外,同時告訴自己向「茶葉蛋」學習,蛋殼表面越多紋路的越好,經由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會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OWA 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春天是賞花的季節,繁花綻放紛紛炸裂盛開,漫步春花小徑眾花為伴,遊客爭相留影,更多不知名的花卉盡展嬌顏,人比花嬌花比人豔,錯落周遭的花神舞春風,燦爛一季的美麗。最近幾日我也步上了「臨老入花叢」的局面,紅黃粉白紫橙爭妍,捕捉眼前的自然美景豈能落於人後,這回特別的是再度走入三灣茶園,目睹一片染黃的燦爛。
正當王家衛導演的《繁花》廣受觀眾討論讚美之餘,春神不甘寂寞悄悄來臨,開啟繁花綻放,紛紛炸裂盛開的時節。走一趟鹿谷瑞龍宮,沿著《清水溝溪》徐徐漫步,《九重葛花道》小徑眾花為伴,紅黃粉白紫橙的春花爭妍,遊客擺拍留影,更多不知名的花卉於陽光下盡展嬌顏,人比花嬌花比人豔,花神舞春風燦爛一季的美麗。
元宵節後也是新年假期的結束,錯過每年正月初六三峽祖師廟的《三峽賽豬公》年度祭典,倒是無妨。沿著鋪石路面隨意行走在不陌生的街頭,來往遊客的臉龐盡顯新春出遊的歡喜,《三峽老街》與《祖師廟》擠進了滿滿的人群,長輩常說「過年出門不擠人,那怎麼叫逛街呢」!的確,摩肩擦踵寸步難行的景象,恢復疫情前的光景是好事。
春天是賞花的季節,繁花綻放紛紛炸裂盛開,漫步春花小徑眾花為伴,遊客爭相留影,更多不知名的花卉盡展嬌顏,人比花嬌花比人豔,錯落周遭的花神舞春風,燦爛一季的美麗。最近幾日我也步上了「臨老入花叢」的局面,紅黃粉白紫橙爭妍,捕捉眼前的自然美景豈能落於人後,這回特別的是再度走入三灣茶園,目睹一片染黃的燦爛。
正當王家衛導演的《繁花》廣受觀眾討論讚美之餘,春神不甘寂寞悄悄來臨,開啟繁花綻放,紛紛炸裂盛開的時節。走一趟鹿谷瑞龍宮,沿著《清水溝溪》徐徐漫步,《九重葛花道》小徑眾花為伴,紅黃粉白紫橙的春花爭妍,遊客擺拍留影,更多不知名的花卉於陽光下盡展嬌顏,人比花嬌花比人豔,花神舞春風燦爛一季的美麗。
元宵節後也是新年假期的結束,錯過每年正月初六三峽祖師廟的《三峽賽豬公》年度祭典,倒是無妨。沿著鋪石路面隨意行走在不陌生的街頭,來往遊客的臉龐盡顯新春出遊的歡喜,《三峽老街》與《祖師廟》擠進了滿滿的人群,長輩常說「過年出門不擠人,那怎麼叫逛街呢」!的確,摩肩擦踵寸步難行的景象,恢復疫情前的光景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