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敏感的人更容易感到空氣中的氣味和濕度些微的不同。今年的雨水來得急又快,去得也急又快,沉悶凝重的空氣一直在五月份鬱鬱流動著。不像去年那點點浪漫的細雨,帶些慵懶愜意,適合用爵士舞曲來點綴;而今年的氛圍好像一位受委屈的人,一直壓抑著他那負面沉重的情緒,想爆發卻害怕四周不理解的眼光無情投射著;於是一直隱忍,尋找適合的時機點才一次爆發......
這樣時陰時晴的情緒化,讓我感到無來由的無力和匱乏,因為負面心情連帶著身邊出現一些莫名煩躁的瑣事,這就是市面上所說的吸引力法則吧;雖然我一向不太信這個,好像只要一直保持正面樂觀情緒,好運就會來,這樣根本就讓人壓抑了心中原本受傷痛苦的心情,讓人選擇無視負面,只容許正向樂觀。
但那樣的心情不被救贖、不被理解,長期壓抑無視它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就像今年五月的沉悶感。然而我嘗試躲在自己的宇宙中,與之搏鬥、抗衡、甚至找方法擁抱憐惜那鬱悶的情緒。
而在一次悶熱的禮拜五夜晚,鋼琴三重奏音樂會中,柴可夫斯基的一首鋼琴三重奏曲子救贖了我。那時,意興闌珊的我,正在安靜凝望著聽眾是否乖乖聆聽音樂會;而那旋律,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一樣,突然就這樣觸及我內心深處,瞬間放大了瞳孔,好像感覺柴可夫斯基的靈魂就站在我身旁,並擁抱著我說:「哭吧,你難過的話,在我懷裡放聲大哭吧!」
我激動著,在那安靜的空間中,我聽到了!我心臟跳動著的節拍與台上的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正互相唱和著,那是靈魂的共鳴!每當一首曲子觸及我心,都會讓我激動不己,眼淚當然是偷偷打轉再趁無人發現時,趕緊大力吸回去,免得中場休息燈光全亮,被人發現我那不為人知細膩柔軟的心而嚇到人。
*****
雖然在演出前,知道這首演出曲目是柴可夫斯基很有名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50》(P.I. Tchaïkovsky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50);但還有另一個名稱較為人熟知的,就是《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
雖然這曲子名稱很常聽見,但說真的,從來沒認真仔細聽過。我一直都很喜歡柴可夫斯基曲子的風格,帶有點神祕、情感細膩、多愁善感的色彩。第一次聽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是小學音樂課本上的芭蕾舞劇的《胡桃鉗組曲》,然後國中在CD上聽到《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23》和《六月,船歌》(June, Barcarolle),這首船歌後來被周杰倫改編成流行歌曲《琴殤》(中間的鋼琴間奏,還穿插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當時覺得周董真的改篇得很厲害!
以前讀書時,彈過《柴可夫斯的青少年曲集,作品39》,就覺得他的心靈很細緻又豐富,很多很可愛又富異國神祕色彩音符的旋律在跳動著,相比《徹爾尼練習曲》、《布爾格彌勒》和枯燥乏味的《哈農》等,這可愛又有趣多了,願意多花時間在上面練習!
沒想到若干年之後,當初年輕時的靈魂共鳴又再度被喚醒,演奏者在曲子完畢後,解釋著,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當時寫給魯賓斯坦的。所以那位偉大藝術家就是魯賓斯坦!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然後這位魯賓斯坦不是另一個比較常聽見的鋼琴家Arthur Rubinstein,而是Nikolai Rubinstein,雖然這兩位我都不太熟就是了。(被打)
然後一查這首曲子背後的故事,發現不得了!原來啊原來,難怪我的靈魂會如此被觸動。故事是這樣的(有點長喔):
老柴和老魯(Nikolai Rubinstein)兩人是好友關係,有一天呢,老柴費盡心思完成了《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想邀請好友老魯在公開場合發表並演奏這首曲子;而保守派又是音樂學院院長的老魯毫不客氣地拒絕,並批評老柴說,這首曲子並不適合鋼琴演奏,你應該怎樣怎樣修改之類的......
想當然爾,敏感細膩的老柴,不開心了,堅持不修改自己的作品,想說:好吧,既然老魯不捧場還吐我槽,那換別人來幫我演奏就是了!哼!(哼是我自己加的,亂猜想當時老柴內心的OS)。於是老柴找了當時很出名的一位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在波士頓的音樂廳公開演奏,沒想到在美國演出大受歡迎,才帶回俄羅斯首演。
後來那位老魯看到這首曲子大放異彩,便改變心意,向老柴誠心地道歉,並擔任此曲的鋼琴演奏家,會盡力向世人讚賞這首曲子的美妙,後來也證明這首曲子,老魯才是最佳詮釋者,兩人重修舊好。(恩,這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所以後來老柴創作《G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也獻給老魯,希望老魯這次一定要來幫他演奏,真可惜,這時老魯生病很虛弱,改為老柴的學生來演奏,老魯的哥哥Anton Rubinstein指揮。
後來老魯真的因病過世,老柴傷心欲絕,寫了唯一一首鋼琴三重奏,就是這首《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來表達對好友老魯的思念和緬懷。
***
唉,看完這故事,再重新聽這首曲子時,內心真是久久無法自拔,有時候內心那種無法言說的糾結,就由音樂來幫我們表達吧。
尤其是第一樂章,一開頭鋼琴和大提琴緩緩用惆悵的旋律帶出,然後小提琴接續著大提琴的旋律,一搭一唱的,好像老柴對老魯的思念啊!再來鋼琴強而有力的把那種濃烈的哀愁感直達到情緒的高峰,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渲染烘托,讓心臟跟著澎派地跳動著。感覺可以看到老柴一開始的喃喃自語表達對老魯死後的哀愁後,又激情地想起往日的情誼,而興奮地激動著譜出這樣的激昂高亢旋律!好像在對天上的老魯說:「嘿,朋友,你可聽見我對你的萬分思念啊!」
但隨後慢慢又回來開頭喃喃自語般的憂傷情緒,總之第一樂章,就是這樣的情緒互相來回交換,可知老柴那多愁善感的情緒,尤其是鋼琴的部分,我好喜歡那樣充滿情感張力的旋律!聽得我內心不禁想對鋼琴家激動地大喊說:「再更多情緒,再多一點,再來多一點,再來!」(被打)
然後小提琴緩緩停歇後,緊接著由鋼琴柔和優美的弦律緩緩帶出第二樂章,這第二樂章就是由主題和十二首變奏曲組成的,真是龐大的第二樂章啊!不過,相較於第一樂章帶點濃稠的哀傷感,這第二樂章,倒是多了點歡愉的情緒。
尤其是鋼琴有一段部分,好可愛,雙手高音區域跳動著,像可愛的小精靈在琴鍵上活潑飛舞著,讓我想起《胡桃鉗組曲》之一的〈糖梅仙子之舞〉。後來高音跳動完之後,緊接著類似圓舞曲風格的大提琴拉奏再來是小提琴,總覺得老柴寫這一段,一定在幻想和老魯往日像跳舞般的歡樂時光,因為緊接著的變奏旋律,是超級激動的鋼琴主旋律,加上小提琴和大提琴點綴,聽這幾段,我心情很是亢奮呢!看到舞台上演奏家激情的演出,是真的很激動,看到他們的肢體動作(那種激動到腳會抬起來的,你們知道的,我就不多說了),連帶著我也跟著激動起來啊!
當然激情過後,要恢復平緩,畢竟這是紀念過世老魯,所寫的曲子;於是最後第十二首變奏曲熱情激動的旋律再度超展開後,緊接著就是回到第一樂章,一開頭那惆悵哀傷的小調旋律(這一段真是、超級、無敵、極致哀愁的美!),慢慢地、好像老魯用上帝的視角,從天上看到美麗的地球、縮小到俄羅斯、再縮小到某一個鎮上、再縮小到某一棟民宅、再縮小到某個房間內、再看到老柴為他寫下這首曲子的最後一段,像一個故人緩緩遠行到另一個彼端,轉頭向你告別的旋律,最後他的背影消失在你的眼眸中......
唉,真是美極了!這段收尾!
最後,讓我們來聽聽這首曲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