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指揮的愛恨情仇(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用AI繪圖軟體算圖製作成的。(我用皮克斯風格,女孩的手有點怪怪的)
寫在前面:
上一篇,講到了大學時參與、學習了中國的雅樂器,並體驗了這輩子不可能再碰觸的中國雅樂表演。
這一篇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這次的故事,就是講述本人在大二下學期和大三時,因緣際會下加入了鄰近大學的弦樂社,我其實也忘記當初是如何一個人就莫名熱血跑去加入的。(這次就不用第三人稱視角寫了,有點累)

我從小除了最喜愛的鋼琴,最想要碰的樂器就是小提琴,但當時家中並沒有多餘的閒錢給我學技藝之類的才藝課程,就連鋼琴,也是上了國中才正式去找老師,去老師家一對一教學,老師還特別給只給我一個學生算很便宜的學費,還要求我和媽媽不能跟其他家長說。
從那時候開始正式學琴、考檢定和成果發表會的獨奏會後,我心中一直對能進入管弦樂團和大家合奏,有股無限嚮往的憧憬,想著要是我在裡面和大家一起拉奏小提琴,那無數次幻想的畫面是:站在大草原上,微風輕輕吹拂臉龐,還夾帶著青草味道的溫暖感。
於是每周某一個星期的晚上,我就從學校搭市區公車到隔壁的中正大學去固定團練(大二時,我還住校內宿舍,不會騎摩托車),而我用的小提琴是跟他們學校租借的,我沒錢買二手小提琴。
於是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認真正式學習弦樂器,第一次來到陰暗的地下小團練室時,還以為自己找錯路,帶著緊張的心情,隨便亂問路上的學生,沒錯,我沒找錯路。
緊張地走進排練室時,以為會像電視戲劇那樣,一堆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拿著樂器努力拉奏練習;沒想到,只有三個人坐在那,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安靜又不失禮貌地對我和善地打招呼。
當時我就在想,國立大學的學生,好像都和我一樣比較害羞,而且書卷氣息很重(我在自己的母校大學反而很少看到擁有濃厚書卷氣息的同學),覺得大家所散發出來的氣息和頻率是跟我同一個世界時,頓時心中的不安和緊張感就消散了。
大家互相了解後,才知道我是隔壁大學來的,全都對我投以尊敬和敬佩的眼神。而社長大人(是個難得一見溫柔憨厚的暖男啊)非常親切地說他是拉大提琴的,如果我有任何問題可以去隔壁的排練室問他,他不會和我們一起練,他會和其他本來就學過的成員一起練習,是因為我們這三人都是幼幼班從沒碰過小提琴的可愛小白。
他聘請嘉義大學音樂系的正妹學生來教我們這群幼幼班同學拉小提琴和中提琴(因為其中有一個很搞笑又酷的男生說,我才不要學小提琴,拉中提琴才酷)
就這樣展開了我奇幻的幼幼班小提琴學習之路,練習從殺豬聲音到勉強可以拉出小曲子的旅程,雖然沒花上幾個月時間,但只要有空,就偷偷趁沒人時,在寢室練習拉弓啦、指法啦、基礎的音階訓練等等,有時候怕吵到人,還會把借來的小提琴拿回屏東鄉下的家裡練。
過了一輪的春夏秋冬,小提琴終於可以拉出完整的曲子了(這中間當然經過無趣的苦練),大三時,聽說期末要來個成果發表會,我們親切可愛的社長大人提議要不要來弄個弦樂四重奏,剛好有一把中提琴,二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我們可以拉奏巴哈(J.S. Bach)的《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然後我們還可以跟其他厲害的弦樂團成員和鋼琴伴奏,一起拉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
而教我們的音樂系的正妹老師跟社長大人商量討論的結果,決定讓我們兩首曲子都練習,《小星星變奏曲》對我們幼幼班來說,負責的部分很簡單,主要都是幫襯第一部的小提琴,我們只要拉第二部的合聲就行了,主旋律的部分就放在其他本來就學過小提琴另一邊的成員身上。
但另一首巴哈,用弦樂四重奏的方式演出,對幼幼班的我們來說,是一項考驗,畢竟每個人都是主要腳色,人數少,一出錯就很明顯;但社長大人的用意,是希望我們幼幼班的成員能演出屬於自己的成果和在舞台上表演的成就感,反正大提琴的部分是社長大人擔任。
社長大人和正妹音樂系老師兩人商討一番,決定問問我們這幾個幼幼班成員的意見。
酷酷的中提琴男生說:「上啊,當然就是兩首都給他演出!」另一個高材生小提琴女孩(聽說她在班上成績都很優秀)說:「當然都要試試看囉,我們學習這個不都是因為喜歡音樂嗎。」輪到我這外校的學生時,我反倒有點緊張,但又很興奮(畢竟人生的夢想欸,終於可以拿著小提琴和大家一起上台演出了):「當然兩首都要試試看,千里迢迢跑到你們學校參加社團,不上台演出,好像有點可惜。」另一名鋼琴社社長女孩(她也會跟著我們幼幼班一起學小提琴),也說:「太好了,兩首都試試吧,感覺很有趣。」
就這樣每天在排練時,都好期待成果發表會的到來,畢竟人生夢想清單上的事情,就快要達到了,就好像尼爾.阿姆斯壯第一次登月時的那種興奮又緊張的感覺,無意間脫口說出了他自己從來沒想過會很有名的偉大金句:「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終於那一天來臨了,女生全部規定要穿白色襯衫、黑皮鞋和黑色長裙,男生就是白襯衫、黑皮鞋、黑色西裝褲。
雖然這不是我人生第一次穿裙子上台演出,但有別以往都是一個人穿裙子在舞台上彈奏鋼琴,這次是和大家一起合奏,那天我真的是興奮到過頭!反而不緊張。因為夢想中的畫面就要實現了,看著自己的隊員全都面露緊張嚴肅地神情,連那個平常大嘞嘞的酷酷中提琴男生,表情也顯得不自然,不在開玩笑了,我還忍不住跟大家開著玩笑,緩和緊張氣氛。
上台前,我們的正妹音樂系老師帶著她的帥帥男朋友,兩人穿得很正式,來後台跟我們這群幼幼班的成員加油打氣!社長大人兼指揮也跟我們這群沒甚麼舞台合奏經驗的成員心戰喊話。
就這樣我看著社長大人擔任我們弦樂團的指揮,站在閃亮亮的舞台上指揮《小星星變奏曲》心理放鬆許多,演出前,我們站起來向觀眾鞠躬時,我發現舞台燈光意外地閃亮,反而看不到舞台下的觀眾,只看到溫柔的指揮大人時,頓時覺得:yes!就盡情愉快地演奏吧。那天我就真的毫不緊張地,沒有拉錯半個音,用陶醉自信的神情,非常開心愉快夢想達成的心情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和弦樂團的演出。
說真的,演出結束後,我沒太在意觀眾的反應是否熱烈,我只想要回到後台和幼幼班的大家一起相聚,感謝大家這樣完美的合作。那時候在後台,音樂系美女老師說我們真是一群很棒的學生,非常有團隊默契!那時候我望著大家的眼神是充滿感動的,那一幕我是真的永遠都忘不了。
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懷念那段待在弦樂社的時光(比起中國樂器,我是真的比較喜歡西洋樂器),真的好希望有機會再重學小提琴,和大家一起組團演奏古典音樂,也很感謝社長大人願意讓我這外校的學生加入他們的社團,也願意相信我,讓我可以租借社團的小提琴回去練習,還讓我留下難忘的舞台演出回憶。(淚)
最後,來聽聽這首巴哈的《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的弦樂四重奏演出,我真的好喜歡巴哈的音樂,他的風格是讓我覺得最接近神靈和天堂的音樂,總是會讓我疲累不堪又煩躁的心,瞬間平靜冷卻下來,脫離凡塵昇華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在前面: 上一篇寫了女孩加入合唱團和樂隊時,對兩種不同風格的指揮老師有著不同的情緒糾葛,接下來,這篇主要來聊聊這位女孩上了大學後莫名其妙、陰錯陽差地加入了中國的雅樂團(不是國樂社喔),原本看似親切溫柔的學姊,突然變成惡魔的故事。 至於跑去別人大學熱血地加入西方的弦樂團的故事下篇再和你們說說。(發現
一段淚與汗水交織而成的真人真事所改編的故事。(就是一個當年屁孩的回憶錄) 寫在前面: 看到另一個平台的文友在〈就隨便閒聊貝多芬〉一文的後記中,提到指揮在一個樂團的重要性,那瞬間腦袋中長期記憶庫的小精靈,突然丟出了好多學生時代有關指揮的各種愛恨情仇的回憶。 於是時光機就這樣從西元2023年拉到了我讀國
每年跨年的年底和新的一年的元旦時,最期待的音樂會,除了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再來就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了,而邊吃晚餐邊聆聽新年音樂會似乎已經變成我度過元旦的一種習慣和儀式感了,雖然不是專業的樂評,但還是想分享一些聆聽上的心得。 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是一位奧地利指揮家弗朗茲.威爾瑟-莫斯特(
寫在前面: 有時候,人總是會一直不斷(不小心)地走入低潮,待在那裏──屬於自己宇宙的舒適小角落裡,便把自己裹成一個小小的繭,在那放心、安心地把自己變成惡魔後,像是電影片段一樣,內心不斷地上演著與邪惡的黑暗勢力奮力抗爭;等到凱旋時,又一個人慢慢地爬起來,抖一抖身上的灰塵,擦一擦臉上的汗水(喔,應該說是
寫在前面: 原本是想寫以前一個人「被迫」看海的故事,但回憶那些故事時,突然有一層黑黑暗暗的可惡陰影爬上心頭,只覺得一股恐懼感爬升,好像有噁心的蛇在心臟裡鑽來鑽去,身體抖了好幾下,失眠不已,就放棄寫了(苦笑)。 藍色多瑙河 鱒魚 海洋練習曲 最後,以上分享完畢,感謝大家閱讀:)
寫在前面: 這幾個月來,終於把心心念念想看的陸劇版的《交響情人夢》全部追完了。之所以副標題打上這種老套的語句「互相成長的愛」,是在看完後覺得比較適合這部劇的主旨。 對音樂的愛: 對家人的愛: 在我們朝著夢想前進的道路上,不光只有對夢想的熱情和堅持,背後有家人的鼓勵和支撐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
寫在前面: 上一篇寫了女孩加入合唱團和樂隊時,對兩種不同風格的指揮老師有著不同的情緒糾葛,接下來,這篇主要來聊聊這位女孩上了大學後莫名其妙、陰錯陽差地加入了中國的雅樂團(不是國樂社喔),原本看似親切溫柔的學姊,突然變成惡魔的故事。 至於跑去別人大學熱血地加入西方的弦樂團的故事下篇再和你們說說。(發現
一段淚與汗水交織而成的真人真事所改編的故事。(就是一個當年屁孩的回憶錄) 寫在前面: 看到另一個平台的文友在〈就隨便閒聊貝多芬〉一文的後記中,提到指揮在一個樂團的重要性,那瞬間腦袋中長期記憶庫的小精靈,突然丟出了好多學生時代有關指揮的各種愛恨情仇的回憶。 於是時光機就這樣從西元2023年拉到了我讀國
每年跨年的年底和新的一年的元旦時,最期待的音樂會,除了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再來就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了,而邊吃晚餐邊聆聽新年音樂會似乎已經變成我度過元旦的一種習慣和儀式感了,雖然不是專業的樂評,但還是想分享一些聆聽上的心得。 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是一位奧地利指揮家弗朗茲.威爾瑟-莫斯特(
寫在前面: 有時候,人總是會一直不斷(不小心)地走入低潮,待在那裏──屬於自己宇宙的舒適小角落裡,便把自己裹成一個小小的繭,在那放心、安心地把自己變成惡魔後,像是電影片段一樣,內心不斷地上演著與邪惡的黑暗勢力奮力抗爭;等到凱旋時,又一個人慢慢地爬起來,抖一抖身上的灰塵,擦一擦臉上的汗水(喔,應該說是
寫在前面: 原本是想寫以前一個人「被迫」看海的故事,但回憶那些故事時,突然有一層黑黑暗暗的可惡陰影爬上心頭,只覺得一股恐懼感爬升,好像有噁心的蛇在心臟裡鑽來鑽去,身體抖了好幾下,失眠不已,就放棄寫了(苦笑)。 藍色多瑙河 鱒魚 海洋練習曲 最後,以上分享完畢,感謝大家閱讀:)
寫在前面: 這幾個月來,終於把心心念念想看的陸劇版的《交響情人夢》全部追完了。之所以副標題打上這種老套的語句「互相成長的愛」,是在看完後覺得比較適合這部劇的主旨。 對音樂的愛: 對家人的愛: 在我們朝著夢想前進的道路上,不光只有對夢想的熱情和堅持,背後有家人的鼓勵和支撐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曾經拿過獎嗎?你說鋼琴嗎?對。沒有。嗯?好像拿過一次第三名,在公開賽。那也蠻強的啊。其實,我小時候也報名參加過水彩畫比賽,是老師推薦的,拿了銅牌。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某一天,媽媽跑來問我說:「你上完幼兒園以後,還想繼續學小提琴嗎?」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吧,小學四年級我就開始上台幫別人伴奏,然後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自然有許多人因為不同需求而找我伴奏,我所伴奏的項目非常廣,包含國樂、古典音樂、流行歌、改編的跨界音樂等等。但你絕對沒有想到我曾有一段時間很後悔自己選了鋼琴這個樂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曾經拿過獎嗎?你說鋼琴嗎?對。沒有。嗯?好像拿過一次第三名,在公開賽。那也蠻強的啊。其實,我小時候也報名參加過水彩畫比賽,是老師推薦的,拿了銅牌。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某一天,媽媽跑來問我說:「你上完幼兒園以後,還想繼續學小提琴嗎?」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吧,小學四年級我就開始上台幫別人伴奏,然後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自然有許多人因為不同需求而找我伴奏,我所伴奏的項目非常廣,包含國樂、古典音樂、流行歌、改編的跨界音樂等等。但你絕對沒有想到我曾有一段時間很後悔自己選了鋼琴這個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