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模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天色漸暗,暮年是否感傷?
總有人想,“我死了以後….“
我卻想著,
自個兒老了、病了、死了,
都來不及體會啥味道,
怎麼還有那個餘力,
去執著別人的明天在幹嘛….
有人忙兒女的事,
有人忙兄弟姊妹的是非,
有人忙朋友的義氣相挺,
有人忙父母的掛礙未明,
有人忙著啥?
這一刻我想著,
那些許可能為你的生命留下的害怕曾經,
就莫名地感到抱歉與哀傷,
即使推說那時年少經驗不足,
也難以彌補那些遺憾。
總歸會試想著、奢望著,
如果是現在的我,
會如何教導那時僅能一手在懷的你。
回歸這個當下,
只想好好地
為那些可能刻在你心底的傷痕,
說聲”對不起”。
如果還有那來生緣,
盼望我能牢牢記得,
教育不該留下悲、痛、恐懼等等的傷,
即使我是為人父母的模樣。
.
.
avatar-img
8會員
109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夢裡沉醉,未醒。
原是這樣的。
太陽很大, 有夠熱吧~
一種關係? 一種情感? 一種利益?
在幸福裡的不幸, 在不幸裡的幸福。
有人習慣走大路, 某些人則專門繞小巷兒, 少數人特愛腳踩土路子...
夢裡沉醉,未醒。
原是這樣的。
太陽很大, 有夠熱吧~
一種關係? 一種情感? 一種利益?
在幸福裡的不幸, 在不幸裡的幸福。
有人習慣走大路, 某些人則專門繞小巷兒, 少數人特愛腳踩土路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