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Matresence 知識系列3》

    本次要介紹的是Matrescence (女人成為母親期) VS Adolescence (青春期) 的相似處 (上篇)
    在介紹完Dana Raphael及Aurélie Athan這兩位在Matrescence領域有重大貢獻的學者後
    接下來就來談談Matrescence概念的精髓:Aurélie Athan於2010年提出的
    “Matrescence like Adolescence”
    我們閱讀到這個精髓的感受是
    「哇……原來如此!真的是這樣耶!」
    「這樣就了解變成媽媽的過程中為何是如此超出預期的劇烈了呀…..」
    「這樣每個人都比較能想像變成媽媽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Matrescence (女人成為母親期) 與Adolescence (青春期)
    這兩個人生重要的轉變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些不同之處
    閱讀了相關文章發現真是博大精深耶
    探討的領域從臨床心理、神經科學到認知科學
    而且都只是初探而已,還有很多待開發的研究領
    相似的地方很多
    這裡分上下兩篇讓大家更能清楚了解其內涵
    經歷這兩階段都會讓個體產生生理、心理、社會….等全面性的改變
    女人轉變為媽媽時會在各種領域包括:身材、情感、荷爾蒙、身分認同、人際關係、職涯發展…等面向感受到改變,有許多媽媽甚至覺得從鏡子裡認不出自己了…腦中開始出現哲學大哉問:「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改變?伴隨這些改變的感受是哪裡來的?是什麼改變了我?」其實這樣的轉變很正常,但的確耗費精力又不受控制。青春期時也有類似的轉變,例如:第二性徵、無端出現兒童期沒有的「尷尬感」、開始很重視人際關係和情感關係….等。青少年對於自己的改變也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啊….
    這兩個階段的歷程對個體來說都有共通性也有其獨特性
    每個女人的荷爾蒙、外貌、心理、社經環境..等內外在因素都不同,因此成為母親對不同女人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女人調適得很順利,有人面臨短時間無法適應的衝擊….這就像青春期的到來對每個人的影響程度也有差異一樣,有的人會表現出外顯的叛逆,有的人可能是內隱的,有的人甚至幾乎沒有叛逆期 ..
    看完本篇文章後不知道有沒有跟小編們有一樣的感想呢?
    覺得更加理解女人成為母親後各種狀態的來由了
    再邀請大家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感想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們是兩個想提倡「Matrescence」這個詞彙理念的媽媽。因為各自經歷過新手媽媽那段忽高忽低,努力尋求平衡的時光,所以取名為翹翹板。Matrescence是一個1970年代才出現相關於女人與母親的新詞彙,意指「女人轉變為母親的階段」。我們想要推廣這個詞彙,讓「母親」能夠被重新理解與看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