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假象》讀懂這3招脫離同溫層

2019/04/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且喜歡互相取暖

當初被這本書吸引,主要是因為《人類大歷史》的作家哈拉瑞也推薦這本書,稍微預覽了章節內容後,決定開始閱讀。
知識的假象》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
社群媒體高度發展的結果,反而強化且便利化了同溫層互相取暖的現象。本書進一步解析了人類有這種傾向的原因,也給出了幾帖良藥建言給讀者。
作者提到:「思考是一種集體行為,思考是為了行動」,回歸到個人層面來說,我進一步解讀為:透過廣泛閱讀各種立場的論述來獲取集體智慧,激發思考後催生具體行動。

這本書在談什麼

作者認為,個人知識就是人類知識共同體的延伸,聰明的定義在於:
如何運用以及貢獻知識共同體,懂得協作與發揮所長。
對於人類自以為懂很多的假象,作者建議讀者要認清自身所知的侷限性,放下傲慢擁抱謙卑,時時刻刻提問「為什麼?」。敞開心胸了解不同的觀念和思維,共同責任,互相尊重。

1.認識自己的無知

作者提到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像是我們對日常用品的認知都少得可憐,例如馬桶、腳踏車、咖啡機,你是否能說出運作原理?畫出細節構造?甚至詳述零件材質特性?顯然不能。雖然我們熟稔使用方式,但真正掌握所有細節的是人類的知識共同體。
無知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影響,一般人傾向從事自己熟知的事,不會去做自己沒概念的事,無知便深刻影響我們採取的人生道路。許多人未能發揮身為專業人士、情人或父母的潛力,只因沒察覺潛在的可能。
我認為克服無知最低成本且高回報的方法,就是廣泛地閱讀和涉略不同領域的書籍,結識各行各業的社群,建立並擴展自己的知識地圖。
不過相較於無知,Stephen Hawking說過,以為自己擁有知識的幻覺才是最可怕的:
The greatest enemy of knowledge is not ignorance, it is the illusion of knowledge.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自以為擁有知識的假象。

2.理解的假象

作者認為,不該把心智視為資訊處理器,成天在腦中抽象運算。大腦只是資訊處理系統的一環,還要考量身體和周遭世界的互動和合作,才有辦法記憶和激發創造力。我很認同這個說法,思考解法時動筆寫下來更有辦法刺激靈感。思考策略時動筆畫出來更容易發揮創意。
還有錯誤的科技原理,受到個人因果模型的支持,造成反科學的現象。例如有些長輩認為電子產品都會發出電磁波有害人體,卻不了解其波長和功率的關係,以及人類本來就身處一個充滿「波」的世界裡。
關於理解社會議題,作者也給出兩個中肯建議:
  • 可以這麼做:專注於議題和政策本身,究竟支持什麼政策,該政策造成那些直接的影響,影響會帶來哪些餘波。
  • 不要這麼做:總說既有觀點的理由,引述看法相同的人士,說明政策反應的個人價值,以及前兩天從新聞獲得的資訊。

3.知識共同體

個人知識其實就是人類知識共同體的延伸,而且知識共同體有個特性,也就是共同意向性:與他人專注於同一件事情並且建立共識。
作者提醒讀者該具備的,不只是強大記憶力和快速執行力等個人資訊處理能力,還會需要理解他人觀點、輪流工作、理解情緒反應、與傾聽的能力。
從知識共同體的角度思考,智力就有了更宏觀的定義。智力不再是個人推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在群體推論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多少貢獻。


有感而發

我們簡化理解事物的方式,手法之一就是英雄崇拜。把意義重大的個人與其象徵的知識共同體合而為一。例如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社會運動,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馬丁‧路德·金恩牧師,我們對他個人的認識可能還多過於整個社會運動的枝微末節。
進一步認識這場社運的導火線,我是在《安靜,就是力量》讀到內向安靜的羅莎‧帕克絲女士,挺身抵抗白人司機歧視進而催生蒙哥利馬公車抵制事件。
讀到《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時候,則了解到這個事件的發跡,從羅莎‧帕克絲的友誼圈帶來的社會習慣,擴大到整個社群習慣,最後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出現,讓參與者們擁有更強烈的身分認同感。
若只用個人故事來取代事實真相的理解,雖然容易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常常省略了細節裡的蛛絲馬跡,對於理解來龍去脈不見得有多大幫助。
反省到新聞媒體的呈現,在報導能源政策、國安政策、兩岸議題時,往往是圍繞著政治領袖和倡議者的人身故事打轉,藉以刺激觀眾的注意力。
具體解決方法我在《真確》書摘裡提到:找那些觀察時間區段較長的研究論述來讀,注意長期趨勢的演變,詳加檢驗正反觀點,探索真因和體制而不要因人廢言。

後記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想問的就是,該如何強化自己所運用的知識共同體?如何尋找不同性質的優質社群?如何辨別不同立場的論述?不過這並不是一本工具書,它提供一個知識共同體的核心觀點去刺激讀者思考,如何行動的方式則需要讀者們自行著墨。
我目前認為,先透過大量閱讀書籍,建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後,再分析自己偏好哪種形式的閱聽方式,懂得剖析不同觀點之後,挑出不同立場的解析和評論來避免身陷同溫層的狀況。
重點在於怎麼去篩選吸收的資訊,懂得追尋資料源頭,而非一味接受經過別人過度消化的內容。
最後,《鋼鐵人馬斯克》裡 Elon Musk 提到的一段話,不但呼應本書知識共同體的說法,且更具雄心遠見:
The really tough things is figuring out what questions to ask, once you figure out the question, then the answer is relatively easy. 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really we should aspire to increase the scope and scale of human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questions to ask.
真正困難的是弄清楚該問什麼問題,一旦你抓準了問題,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我得到一個結論,我們應該立志擴大人類意識的範圍和規模,才能理解要問什麼問題。

若喜歡《知識的假象》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Waki 瓦基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是一位嗜書成癡的愛書人,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