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_許家源/臺東報導】
2023年6月27日 - 隨著疫情解封,世界各國的旅客湧現在臺東,這個被譽為觀光大縣的地方。為了迎接暑假的到來,臺東自六月開始陸續舉辦各種大小型藝術活動,其中包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主辦的「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活動。今年,疫情過後,國外藝術家再次回到臺東,來到縱谷駐地進行創作。此次活動共邀請了來自英國、泰國、澳洲、芬蘭和香港的五位國外藝術家以及四位國內藝術家,在池上鄉、關山鎮和鹿野鄉設置了他們的作品。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的柯燦堂分局長表示,近年來,該局積極推動「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結合在地景色和人文風情,打造農村的新風貌。在過去幾年中,該局持續邀請國外藝術家來臺東駐地創作,主要目的是希望藝術家能夠在駐地期間探索縱谷的面貌,了解作品放置區域的背景故事,並最終在他們的作品中展現自身與臺東之間的關係。除了邀請國外藝術家,該活動也邀請國內藝術家參與其中,將臺灣的藝術作品推向國際舞台。
今年的「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共有八件作品,分別設置在池上鄉、關山鎮和鹿野鄉。這些作品背後承載著藝術家對自然景觀生命力和獨特美感的表達,受到了泰戈爾的漂鳥詩所啟發,觸動著遊客們的心靈。
其中,來自澳洲的藝術家馬特‧希爾創作了作品《生命光環—台灣精神的韌性》,以光芒四射的圓圈象徵生命的活力,交錯的陰影則呼應了台灣人民內在的無限力量。這種和諧的展示希望點燃人們對台灣非凡精神的欽佩和團結感。
芬蘭藝術家雅科‧佩爾努的作品《捨入誤差》則表達了概念性的想法,探討人類對自然的影響以及自然對人類的影響。作品的形式並不完全是圓形的,一根未砍伐的水平樹幹引人注目,也許這象徵著在某種情況下接受妥協是明智的。
喬治‧霍華斯創作的作品《山、陽光與蛇》則以臺東的陡峭山脈、碧藍的大海、深灰色的火山岩和明亮的白色巨石為靈感,與英國西北海岸的灰色、棕色和藍色形成鮮明對比。對藝術家來說,臺東的山脈和溫暖的陽光是對冬天的溫暖,帶給他們無限的感動。
來自泰國的魯奇特和臺灣的鄭雋共同創作的作品《鹿》,設置在鹿野高台。在魯奇特的想像中,鹿是具有美好意義的動物,他將鹿設計成了他熟悉的幾何風格,展現了對臺灣的想像和對美的追求。
香港藝術家胡梓康和郭笑儀合作的作品《尋回Retrieve》則講述了被刻意隱埋的過去,歷史的空白和陌生如何演變成恐懼。作品鼓勵人們勇敢地向前探索,尋回過去的空白,慢慢補回缺失,重建完整的歷史。
藝術家蔡爾平的作品《寄居蟹有房有車》引人深思。作品喻意人類與寄居蟹一樣,都是地球的過客。當人類奪取寄居蟹的貝殼、丟棄垃圾,使寄居蟹無家可歸時,這提醒著人們對自然的反思,並警示著自然的反撲。
藝術家何彥霖的作品《心之地》帶人們進入廣袤而平靜的田野之中,尋找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那個人。作品讓人們反思自己的內心世界,並思考自己究竟是誰。
藝術家全得富的作品《阿嬤的叮囑》通過阿嬤的叮嚀,強調了「人類與自然共存平衡」的重要性。只有在尊重自然的條件下,我們才能持續地與自然和諧相處。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的8件作品將於7月1日在縱谷壯觀展出。活動結合了藝術創作和農村社區的推廣,給人們帶來了療癒和啟發。詳細的活動資訊可在「萬物糧倉.大地慶典」官方網站或粉絲團上獲取。
這場藝術季的舉辦將讓國外藝術家重新回到臺東,以創作作品的方式與臺東建立更深厚的聯繫。同時,也透過國內藝術家的參與,將臺灣的藝術作品推向國際舞台。
新聞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