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藝識 台東 展覽】臺東美術館:海島、海民,魚刺客海島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展覽主題

在島嶼南方有一群關心海洋,並以此作為主題的藝術團體,名為 #魚刺客 。取這名字便能想像,成員們勢必身懷絕技,且具有批判性,才能成為刺客,戳破隱藏在藍色海洋表面下的泡沫。

作為以喚起海洋意識為策展行動的藝術團體,他們透過實地田野而獲得的身體經驗,經過思辨後創作,具有情感且兼具想像力的作品。

不只著重在島嶼南方的海洋,他們更企圖連結龜山島、綠島、蘭嶼、巴丹島(龜蘭巴火),期盼藉由創作找回失去的海洋記憶,重新連結環太平洋島鏈的聯繫。

這次他們與2019年來台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聯展,魚刺客的意圖相當明顯。從廣闊海洋中的島嶼看回台灣本島,海洋本不應該邊緣,只是陸地創造了霸權。從島嶼回望,或許能在地緣政治下,以海洋美學重新攫取眾人的目光與意識。


作品筆記

raw-image

島嶼聯想

這次展覽由「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串連,展現台東故事的多元面向。

一推開美術館的簾幕,迎面所見是被吊掛的畫作,衝擊感還真不小。不管從哪一面看過來,無論後面是王國仁老師的 #植覺、陳彥名老師的 # 都為這次展場的貴賓,來自菲律賓巴丹島藝術家:Xavier Abelador、Mytz Abelador、Joana Jose Schnurr  


raw-image

三位藝術家的風格和筆觸不太相同,卻同樣的充滿了奇想,以及在台東駐村期間的人文觀察。我相當喜歡 Xavier Abelador 將巴丹島上的柱狀石繪成夢裡才會出現的人物。

不知道是來自未來,還是依循傳統,或許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抉擇,而是平衡兩者。而後頭的漁船,連結了臺東、蘭嶼以及南島,宏觀了這場展覽的尺度。


raw-image

這次人稱「阿殘」的王國仁老師,出了七件作品,都是 #植覺系列,從中也可以看到植覺系列前期與後期的差異及演變。以壓克力顏料與油性筆創作,早期的植覺,小草是焦點,透過聚集。而有不同得呈現方式,有如花兒盛開。

後期的植覺,則有過往街頭噴漆塗鴉的驚人想像力。在展出的四幅畫中,小草雖然不是主角,甚至需要努力去尋找。就像暗示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像小草一樣的韌性,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植覺36-39色彩飽滿,想像力也極為極為豐富。透過直覺創作,運用了不少元素:山脈、太陽、眼睛、星星、飛碟,仍有原住民的意象,包括手紋、船等,這四幅畫更貼合了台東場大環境。


raw-image

在植覺14、15、15斜對角,也有八式直幅畫布壓克力作品,是由同為高雄人的陳彥名老師所創作。置放在斜對角,有陸地與海洋對稱之感,而帶出了兩種不同的視角,作品稱為 #島嶼飄移 。

彥名老師作品的發想相當浪漫,從「一個人就是一座島,每顆島嶼都是一顆惑星」的角度出發。即使島嶼飄移的畫布分裂成八幅作品,卻可以從中看到流動的線條互相牽引著,島嶼間既分離卻又依存。如人之於環境,每座島嶼之於世界,我們從不是不孤獨存在的。

旁邊還有彥名老師早期的作品 #海洋的石器時代,這件也是挺衝擊性的作品。隕石、狂浪,幾塊方形石頭,雖然說平面的視覺藝術,但透過生動的筆繪,卻能從中聽的海浪的衝擊聲,相當有臨場感。


raw-image

生態守望

接著進入生態守望的單元,順著看展覽會先遇到 #周耀東 老師的四件油彩作品。因為東美館展間是很簡單的方形,剛好作品放於植覺36-39正對面,似乎也同樣回應了陸地和海洋兩種觀點的遙望。

耀東老師是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以本土超現實繪畫為題材,這結合了他對海洋文化的關懷,便顯現在這四件作品中。將魚擬人化,甚至童話化。用色彩斑斕的黑色童話,使觀者能將他們視為人看待,能更共情於他們的處境,而關心濫捕、生態浩劫等議題。(相當適合介紹給小朋友的作品啊)


raw-image


另外一件有著生態關懷的作品 #,海底的山怎麼了是來自豐濱鄉港口部落的藝術家 #伊祐・噶照(Iyo Kacaw)。我相當喜歡這幅結合錄像、木雕以及漁網的作品。即使此為伊祐・噶照2017年的作品,現在看起來仍具批判性。

老師擅長以碎形或切剖的木條,重複連接和堆疊的線性語彙來形塑造型,不斷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此作品的創作手法,是將漂流木梟切成木條,重複連結和堆疊而形塑出海洋流動的樣貌,讓群山與海的共生物表達出海洋流動之感。

而網子是當代港口的捕撈的方式,卻是在部落被禁止使用魚槍後,才出現的大規模捕撈方式。無法順利收網的網子,就此沈入海底,也同時埋葬海底環境,值得思考。魚槍似乎可以對應一旁 周耀東老師的 #決戰。


raw-image



走到另外一個展間,一開始還說生態守望的主題。由擅長油畫、版畫和裝置藝術的林純用老師創作的五件作品,題材相當廣泛。

上頭那件木雕作品,是一則悲慘故事,可以請志工阿姨說給你們聽,也猜猜看這裡面是什麼動物遇到了生態浩劫。一旁還有老師以 #未來考古學 手法,搜集海廢創作的作品。

接著會碰到一幅描述白色恐怖綠島時期的木雕作品,文字和圖畫的直接明瞭,鏗鏘有力,惡狠狠地告訴你那時代的故事。


raw-image

由攝影師 #盧煜瑞 的作品開啟了 #沈默身影 的主題,牆上的攝影作品,從2001-2023,跨距二十年之久。

#台東抒情 的作品集相當生活化,透過這些日常的紀錄,讓觀者能慢慢進入攝影師的觀點;進而閱讀 #水路 #漁場 的觀點。而台東抒情的創作手法,有種看不連續紀錄片的感覺,既真實但確實是創作,就像沈默身影永遠擺盪在真實人間與不被看到的陰影中。


raw-image

最後是 #夢迴部落 展間,由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舊好茶部落的魯凱族藝術家Eleng Luluan(安聖惠)所創作的作品組合。

長椅形式的作品名為 #藏在身體裡的密碼,粉紅色的座椅則為 #您你妳還好嗎。牆上兩件纖維作品,屬於比較近期的作品。右邊為 #我是誰 ,左邊為 #夢遊。

———————————————————-

海島.海民–魚刺客海島系列 –台東故事

展期:2024年 3/9(六)-4/21(日)

地點:臺東美術館

展出藝術家:王國仁、林純用、陳彥名、何佳真、周耀東、盧昱瑞、安聖惠(Eleng Luluan)、伊祐・噶照(Iyo Kacaw)、菲律賓巴丹島藝術家:Xavier Abelador、Mytz Abelador、Joana Jose Schnurr  

雖然依舊隨風所欲在行旅中,也依舊嘗試不同面向的書寫與創作:旅行、地方、音樂、影劇、藝術、展覽、舞蹈,歡迎👏私訊或mail邀約 合作邀約:thethiefofplaces@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郝譽翔的北投經驗(文本)中,疊加了藝術家葉偉力所形成的攝影展《北投複寫本》、丘智偉在福利社所展出的《河邊的巨大之物》用不同方法形塑這紀念碑的邊緣和日常性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作為賊藝識2024年的開篇,我也拋棄我過去堅持不寫懶人包的堅持,但還是用較多的文字來呈現我的偽攻略,幫助及提醒大家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郝譽翔的北投經驗(文本)中,疊加了藝術家葉偉力所形成的攝影展《北投複寫本》、丘智偉在福利社所展出的《河邊的巨大之物》用不同方法形塑這紀念碑的邊緣和日常性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作為賊藝識2024年的開篇,我也拋棄我過去堅持不寫懶人包的堅持,但還是用較多的文字來呈現我的偽攻略,幫助及提醒大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喜歡看海,尤其是我們台灣的東部海岸線。
Thumbnail
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幾所小學學生的美勞作品。 介紹珍稀鳥類丹頂鶴,濕地生態的珍貴,以及海洋魚類和生物,因人為過度濫捕,導致魚類減少枯竭,塑膠袋、吸管對鯨魚、海龜、珊瑚礁的危害,塑膠微粒污染海洋環境,進入食物生態鏈,最後受害的也是人。 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口號喊了二三十年,沒有改善,沒有變得更好,反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瀨戶內海中,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個島上都有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家與島民共存,展示著他們的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作品固然美妙,但當看到這些與自然和人類生活共存,不顯突兀的藝術作品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這種藝術竟能如此激發我的五感。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南島嶼族籌辦的臺南文學享讀市集,將在2024年1月27日至28日舉行。我將在文學市集展示潛水裝備、桔醬和新作品,以及《人魚能不能上岸》的推薦文。參與者將有機會獲得限定角色書籤和免費試吃雞胸肉佐桔醬。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喜歡看海,尤其是我們台灣的東部海岸線。
Thumbnail
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幾所小學學生的美勞作品。 介紹珍稀鳥類丹頂鶴,濕地生態的珍貴,以及海洋魚類和生物,因人為過度濫捕,導致魚類減少枯竭,塑膠袋、吸管對鯨魚、海龜、珊瑚礁的危害,塑膠微粒污染海洋環境,進入食物生態鏈,最後受害的也是人。 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口號喊了二三十年,沒有改善,沒有變得更好,反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瀨戶內海中,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個島上都有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家與島民共存,展示著他們的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作品固然美妙,但當看到這些與自然和人類生活共存,不顯突兀的藝術作品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這種藝術竟能如此激發我的五感。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南島嶼族籌辦的臺南文學享讀市集,將在2024年1月27日至28日舉行。我將在文學市集展示潛水裝備、桔醬和新作品,以及《人魚能不能上岸》的推薦文。參與者將有機會獲得限定角色書籤和免費試吃雞胸肉佐桔醬。